|
发表于 2009-9-28 21: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庆阅兵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一个象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军史专家姜廷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反映了解放军几十年来武器装备发展变化的历程。从骡马化到摩托化,闪蒸干燥机再到机械化,及至信息化,这是中国军队武装力量的时代标签。新中国十三次国庆阅兵,无疑是十三个中国国防现代化的鲜明注脚,可以勾勒出中国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发展脉络。
! U. e$ {8 H8 g R# Z9 Q z姜廷玉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从引进到仿制,再到自行设计制造,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
8 v. J4 ^: x! Q7 ?3 I: }开国大典的装备都是战争年代缴获来的,带式干燥机各国各式武器很杂,被称为“万国造”;国庆五周年阅兵时,解放军装备无论是引进的还是仿制的,型号、口径已经逐步统一;到一九五七年国庆阅兵就出现了国产的飞机;一九五九年就有了国产“五九式”坦克。当时在受阅的六种火炮中,有五种是国产的。
: k2 T+ s7 Q1 e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入和平时期建设轨道,同时逐步走上“科技强军”的道路。武器装备建设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气流干燥机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建设稳步发展。% Y! [4 F2 q' r8 |1 R( e
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国产战略导弹亮相。当时受阅的飞机、导弹、火炮、坦克装甲车、火箭布雷车等基本都是自行设计制造的。当时,邓小平向受阅部队发布嘉奖令时指出:“(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深刻反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冷库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军武器装备已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 b! L7 U* T" d$ [. v* O$ s
一九九九年国庆五十周年阅兵时,受阅的四十二种装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新装备,绝大部分都是自行设计和生产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已开始成为解放军冷库门主战武器。从新式主战坦克、新型步兵战车、新型自行火炮、新式自行高炮、新式重型反坦克导弹、新式防空导弹、新式反舰导弹,一直到新型地对地导弹,其中绝大多数装备都是首次在国庆大阅兵中亮相。
) j2 ]0 e( \: o- J+ Y姜廷玉说,不同时代的喷雾干燥设备阅兵反映出国家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也反映了军队现代化的程度。5 R7 j2 k- e! S9 z
——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是中国人民以崭新精神面貌站起来的庄严宣示;
& e6 _$ k1 ~# X8 g) {. B. x2 o——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国庆阅兵,此次规模较大、展示装备较新、机械化程度较高,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展的一次政治昭示;+ M; ~) o% T9 f) @1 F" O3 Y. Q
——国庆五十周年阅兵,是在世纪之交阅兵,受阅兵种最多、装甲阵容最大、导弹亮相最多、科技含量最高,此次阅兵是把建设有干燥设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象征。
7 V3 f6 a5 k7 l- y% e; X国庆六十年阅兵,是共和国在新世纪的首次阅兵。距离上次阅兵,中国军队和国防又经过了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其现代化程度又有了新的飞跃。新世纪以来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就,将在今年十月一日集中展现。振动流化床中国国防部此前称,今年阅兵将展示中国特色武装力量体系建设的成果,以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为主,将展示一些新型的武器装备,装备类型将更加多样。
( R, W! g9 {% k( i
& J* i" A& h2 y0 U; `9 k' z. }在新中国60周年庆典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 1 y4 W8 y4 l3 R, V6 ?
* L4 ^) m5 S ~5 h: N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近30年来经济保持了年均10%的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政治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中国的这种发展是否具有持续性,未来发展路径如何选择,为世界瞩目。 7 r# A% K1 q J# W1 I% n
3 h8 i* b) h2 L* a1 D0 [ 接受采访的专家大都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不会很平坦,风险与挑战无处不在,但在以过去60年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的基础上,农产品干燥中国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 H$ V/ y. ~9 u. g! h" g
5 E: i, _' q/ r* e
中国发展令人瞩目
) [+ `! M, w, k/ r8 b- h6 p" k# D- C) y
从1949到2009,中国从一个贫困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 `; e+ } X$ Q7 c$ R5 @% {* [$ j$ W' W1 K {9 C
一系列数字展示了这一变化。1950年,中国外贸出口额只有5.5亿美元,近60年后,这一数字增长了约2600倍。又如资本市场方面,上世纪80年代中国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超过1640家,境内资本市场累计为企业融资约5.4万亿元人民币。
u; V' d0 A- x) B9 @5 l, \
; @5 s; ^" Z3 P: J s, x+ r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新中国60年首先使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其次,中国的综合国力发生了闪蒸干燥巨大的变化,从一个贫困的大国,变成了已奠定现代化基础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条件都很成熟了。” / H2 I1 [" l# ]5 F
0 r3 ~0 K4 { Y8 C: r, E 张立群说:“经济体制的变化也为人瞩目。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体制,让10几亿人拥有了自由发展的体制环境,使10几亿人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可以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
l$ x9 e' i8 ~% l. Z: {. _4 U3 ^. Y: |3 X$ n2 T
张立群认为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也让人印象深刻。 6 Q3 T! N0 M3 M) K- I/ J: c/ k
% t, `* y: }8 d “1949年,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在国际上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人的尊严也得不到承认。现在中国在独立的基础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和尊重,中国经济广泛深入地加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而且,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8 W+ M* I5 \) f# g
+ D8 s% s" r6 G' O, {
: n$ M2 P$ [% A
发展模式面临转型考验
3 l" g/ p* I- j- e+ b, w5 j
' N' z$ _, K" v: l 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正义和环保压力等。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努力寻求发展模式转型,可持续发展、环保和社会公平成为新时期的发展主题词。 : o% }. G( f) j' C+ y
' z5 a- g" _( P; Z& S" O" b7 t# v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说:“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历史性转型中,历史赋予中国的,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的改革,喷雾干燥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生态环境制度改革,这五个改革,环环相扣。” : s$ B- O" C) P" B2 h- Z b7 H
! H8 V: q- n# z w2 r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经济市场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心是政治民主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中心是社会和谐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是价值先进化;生态环境制度改革的中心是生态文明化。”
3 S r+ s7 s: Y6 E. w
0 B7 N; c7 k- T: N 常修泽认为,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是上述“五化”的中心,是总的价值取向。
; W- `0 c. G3 q+ o- y6 u1 s" N ^. i$ K" L9 b- f6 A- k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中国未来在收入分配、区域平衡、环境保护、增长模式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x! k _5 \! S6 q4 l- h; S
0 k7 S( }& m0 W2 d# g 汤敏说:“中国面临的一个大的问题是城乡二元化,城乡之间的差别很大。下一步要走城市化道路,2-4亿人要进城,他们进城的方式,还是候鸟式的,不是真正在城市定居。如何让他们从候鸟式进城到真正定居,这也需要一系列改革。”
7 ~8 ?/ l* C; a1 Z# H
' a( V( L4 x9 M 张立群认为,协调好经济现代化气流干燥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大的考验。 o; M) w# w2 h1 i
3 M1 {/ T2 F( g) \& [2 {- ^$ A/ J
他说:“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大量资源消耗,也伴随着大量污染物排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成为巨大的考验。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与发达国家的不同点之一就是,这是一个伴随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发展成本会较高,发展速度可能也会受到约束。”
' A0 u( ^! u$ O. e' e* u& l# Z# ~9 L: v6 S: X, r" u
张立群说:“第二个考验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整个经济活动活力比较充足,但是秩序和规则还不完善。进一步推进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和必要约束,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现在推进改革难度很大,涉及到一些群体的基本利益,不推进改革的话,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 U% x U& v5 k Q- G& n! J0 C d" X- }4 y+ x# T
“第三个挑战是,如何在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中,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很多核心技术,仍以引进为主。” : p: d9 p6 G8 F+ A
) ^) @, R$ h9 C& J8 y# w& G3 W 张立群说:“人口的老龄化可能会比较快地到来。而且由于中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老龄化一旦到来,就会比较快地发展。冷库这对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体系都会提出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如果不能解决好的话,未来社会问题可能会比较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