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概述
4 P- L5 A9 Z; p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激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及微加工等的一门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是涉及到光、机、电、材料及检测等多门学科的一门综合技术,它的研究范围一般可分为:3 ^/ N/ T2 v3 r. T* m( a
1.激光加工系统。包括激光器、导光系统、加工机床、控制系统及检测系统。! q# g5 n. g# _# H! d
2.激光加工工艺。包括切割、焊接、表面处理、打孔、打标、划线、微调等各种加工工艺。
% y1 C* N3 z7 D: b
" T0 R$ Z/ M) n1 Y
7 |8 @) f6 z7 l$ I$ v1 M0 A0 A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 x% Y5 {/ }4 M+ n8 y# d$ s作为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和现代信息社会光电子技术的支柱之一,激光技术和激光产业的发展受到世界先进国家的高度重视。2 y7 g$ W2 g g; r- e& Z( K
: c) {( T! @! C: O1 ~) o激光加工是国外激光应用中最大的项目,也是对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手段,主要是kW级到10kW级CO2激光器和百瓦到千瓦级YAG激光器实现对各种材料的切割、焊接、打孔、刻划和热处理等。据1997~1998年的最新激光市场评述和预测,1997年全世界总激光器市场销售额达32.2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4%,其中材料加工为8.29亿美元,医疗应用3亿美元,研究领域1.5亿美元。1998年总收入预计增长19%,可达到38.2亿美元。其中占第一位的材料加工预计超过10亿美元,医用激光器是国外第二大应用。1 h- {9 s2 r) h8 ]# M7 x, h
- g. G& Z2 D! {) R) u! g( L8 F
激光加工应用领域中,CO2激光器以切割和焊接应用最广,分别占到70%和20%,表面处理则不到10%。而YAG激光器的应用是以焊接、标记(50%)和切割(15%)为主。在美国和欧洲CO2激光器占到了70~80%。我国激光加工中以切割为主的占10%,其中98%以上的CO2激光器,功率在1.5kW~2kW范围内,而以热处理为主的约占15%,大多数是进行激光处理汽车发动机的汽缸套。这项技术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都很高,故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O( Z0 j% w2 M2 L9 }& ]* x1 i
$ C& @7 n) C6 r9 h: l
在汽车工业中,激光加工技术充分发挥了其先进、快速、灵活地加工特点。如在汽车样机和小批量生产中大量使用三维激光切割机,不仅节省了样板及工装设备,还大大缩短了生产准备周期;激光束在高硬度材料和复杂而弯曲的表面打小孔,速度快而不产生破损;激光焊接在汽车工业中已成为标准工艺,日本Toyota已将激光用于车身面板的焊接,将不同厚度和不同表面涂敷的金属板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冲压。虽然激光热处理在国外不如焊接和切割普遍,但在汽车工业中仍应用广泛,如缸套、曲轴、活塞环、换向器、齿轮等零部件的热处理。在工业发达国家,激光加工技术和计算机数控技术及柔性制造技术相结合,派生出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可以快速制造模型,而且还可以直接由金属粉末熔融,制造出金属模具。
+ ]' F0 m! X0 Y
0 K. I* \2 Q* C) C2 }3 Q2 z/ h到了80年代,YAG激光器在焊接、切割、打孔和标记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作用。通常认为YAG激光器切割可以得到好的切割质量和高的切割精度,但在切割速度上受到限制。随着YAG激光器输出功率和光束质量的提高而被突破。YAG激光器已开始挤进kw级CO2激光器切割市场。YAG激光器特别适合焊接不允许热变形和焊接污染的微型器件,如锂电池、心脏起搏器、密封继电器等。YAG激光器打孔已发展成为最大的激光加工应用。! g; n5 C6 A8 I5 k* x5 g3 h }
/ u6 w! }) b* V9 ^$ G5 W1 i. q目前,国外激光打孔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仪表、化工等行业。激光打孔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打孔用YAG激光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已由5年前的400w提高到了800w至1000w。打孔峰值功率高达30~50kw,打孔用的脉冲宽度越来越窄,重复频率越来越高,激光器输出参数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打孔质量,提高了打孔速度,也扩大了打孔的应用范围。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激光打孔的应用是在人造金刚石和天然金刚石拉丝模的生产及手表宝石轴承的生产中。& C) x" t& Y# o- w
, o& p3 k4 q0 [
目前激光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可归纳为:
. q! I- M! x; a$ L; p ~---新一代工业激光器研究,目前处在技术上的更新时期,其标志是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的发展及应用;; K- h- G# H Z; V% D) f
---精细激光加工,在激光加工应用统计中微细加工1996年只占6%,1997年翻了一倍达12%,1998年已增加到19%;; U, s6 l7 \- S7 @- i
---加工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不仅是加工本身,而是带有实时检测、反馈处理,随着专家系统的建立,加工系统智能化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 V5 E2 }7 c2 c* M4 p激光技术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上千项科技成果,许多已用于生产实践,激光加工设备产量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解决了许多问题,如激光毛化纤技术正在宝钢、本钢等大型钢厂推广,将改变我国汽车覆盖件的钢板完全依赖进口的状态,激光标记机与激光焊接机的质量、功能、价格符合国内目前市场的需求,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
9 S4 a- n* g8 X1 j$ o/ n% q& A6 Y
' ^! R% U4 Y# n: J& o存在的主要问题:
- A) z4 {) O9 a, b7 V/ f+ l---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差,许多有市场前景的成果停留在实验室的样机阶段;
3 w1 z; {) }. } F, y2 M' K---激光加工系统的核心部件激光器的品种少、技术落后、可靠性差。国外不仅二级管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已用于生产过程中,而且二级管激光器也被应用,而我国二极管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还处在刚开始研究开发阶段。8 m1 z& X- D$ o9 k! l- Y, L
---对加工技术的研究少,尤其对精细加工技术的研究更为薄弱,对紫外波激光进行加工的研究进行的极少。
3 E- L9 V. N' x! k/ T4 O9 n---激光加工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可维修性、配套性较差,难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 }" I$ L/ S9 [4 e
5 u* |% F2 @+ a
" b3 L' P' L) g! I# X n% _三、“十五”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Y$ M1 ~- z, Q/ J
1.目标- q9 o6 x& e2 l! r9 }9 E
“十五”的主要工作是促进激光加工产业的发展,保持激光器年产值20%的平均增长率,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在工业生产应用中普及和推广加工技术,重点完成电子、汽车、钢铁、石油、造船、航空等传统工业应用激光技术进行改造的示范工程;为信息、材料、生物、能源、空间、海洋等六大高科技领域提供崭新的激光设备和仪器。# t) |( n" ]; ?9 {. t
- l3 ?, ^% Z5 a0 h& [0 s
2.主要研究内容$ l7 A4 Z9 @- U( W
(1)激光加工用大功率CO2和固体激光器及准分子激光器的引进机型研究,提高国产机水平;同时开发和研制专用配套的激光加工机床,提高激光器产品在生产线上稳定运行的周期,力争在国内建立较全面的加工用激光器的生产基地。
% `1 P. X' T; g+ E& L(2)建立激光加工设备参数的检测手段,并进行方法研究。+ b8 M5 L/ z8 L2 \% O+ ?$ E
(3)激光切割技术研究。对现有的激光切割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和产业化,提供性能好、价格便宜的2-3轴数控CO2切割机,并开展相应的切割工艺的研究,使该工艺广泛用于材料加工、汽车、航天及造船等领域。为此应着重在激光器外围装置,如:导光系统、过程监测和控制、喷咀、浮动装置的设计和研制以及CAD/CAM等方面开展工作。
4 u& z; l! P, x) I8 o' C(4)激光焊接技术研究。开展激光焊接工艺及材料、焊接工艺对设备要求及焊接过程参数监测和控制技术研究,从而掌握普通钢材、有色金属及特殊钢材的焊接工艺。
4 S1 U b5 } `& p( J f(5)激光表面处理技术研究。开展维CAD/CAM技术、激光表面处理工艺、材料性能及激光表面处理工艺参数监测和控制研究,使激光表面处理工艺能较大幅度的应用于生产。
. k2 Z: I1 z3 T, w$ {- n& C2 Y( z(6)激光加工光束质量及加工外围装置研究。研究各种激光加工工艺对激光光束的质量要求、激光光束和加工质量监控技术,光学系统及加工头设计和研制。: u5 U( J( |# s
(7)择优支持2~3个国家级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激光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重点是材料表面改性和热处理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开展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应用研究,拓宽激光应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