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家家一样的CEO 为什么让雷军“可畏”了? 有个创业公司, 只有300个兼职员工,还分散在全国各地,通过QQ群沟通; 公司开发出了几款软件,但下载量只有几十; 公司成立两年多,到现在还没有营业收入; 公司不给员工工资; 公司CEO本人也即将去国外读书…… 你大概已经猜到了,我说的是最近因为一段短视频走红网络的“中国首位00后CEO”李昕泽。
/ I/ r7 y+ c _4 T4 Z& C
连雷军都感觉压力山大了 # f2 i; W% a' v8 y; q! F/ t8 s
网友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呢?大部分的人,根本无视李昕泽公司存在的明显的问题(如我在本文开头列出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李昕泽的年龄上了,基于年龄去做一系列的评判。比如: + F& [; b& R7 E4 }% |
( n3 S9 [( P6 O7 r
你可能会说,大家这么评价,是不是因为大部分网友不懂怎么评判一家互联网公司好不好啊?但即使不看公司运营情况,单单看认知,从视频中不难看出,李昕泽在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偏差,比如:
% n$ |( q" g( a, H
8 d4 k; s6 V3 j7 R/ F$ z4 j F4 }$ ]
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就是三四十岁的人当年搭建起来的,他居然认为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不了解互联网!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在这么基本的认知上都存在这么大的偏差,很难去想象其他方面。 ) L; z4 r7 F9 B. Z
神话破灭! 果不其然,不到5天时间,这场“00后CEO”的“神话”就被打破了! 这位00后却被曝光涉嫌“抄袭” GitHub上的开源项目!这个项目的作者质疑李昕泽:“素材图都不会换,连抄袭都不够格,简直是‘赤裸裸的复制’!” 9 `3 j A- E7 X/ A) P2 e5 o; J" Z# b' z1 c
3 M; |% K( B) A8 b
而也是在今天,一位自称曾经是李昕泽公司员工的人,曝光了这家公司的一些内部情况,更是让人跌破眼镜! 比如: “LY在当天早上才刚加入了这个群,至于‘CEO助理’的头衔则是‘瞎写的’。 ” & a4 E0 j+ J, l( G
“当然,关于安卓、开发、前端、github的讨论也夹杂在其中,但没有人能把一个话题从头到尾讨论清楚。你一言我一语,初进入这个群的年轻人们还无法找到聊天的逻辑、以及该顺着谁的话题说下去。” “目前崇才有六个人在管理层,分别是‘CEO、COO、运营总监、交通部总监、新闻部总监以及管理开发团队的人员’,当被问到交通部是做什么的,张泽昊解释不清楚,先是说吸纳了一批铁路迷,而后又说主要负责线下集会。”
* l- s9 Z7 y$ P/ d8 ~! u
“有人在群里探讨到崇才的业务方向,张泽昊和李昕泽两人推让了一番‘你说还是我说’,最后却不了了之了。而后再有人问起崇才的业务方向时,有人擅自作答‘应该是人工智能吧,听说这个很厉害。’”
4 Y" F$ e( [3 L2 r. q & B& x& W5 o5 P7 w1 ?7 `
这多么像是一群小孩子在过家家! 2 k" E' M( `# z2 Q2 h( V) L# O
历史总是如此的相似! 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李昕泽因视频走红之后,短短几天之内,就有十几个投资机构和企业找到他,想要投资或合作,甚至“部分投资已经进行到实质性阶段”。 7 D& L5 o! k) h$ F* b
这难免让人联想,这也许才是所谓的“00后CEO”视频的真正目的。 走到这一步,是不是觉得情节越来越熟悉了?
! d9 k \5 }: E( J u! U
你一定想起些什么了! 是的!还记得超级课程表的余佳文吗?还记得做情趣App的马佳佳、以及神奇百货的CEO王凯歆吗? 拿到了第一笔投资、火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余佳文只有22岁,马佳佳只有23岁,王凯歆只有18岁。而之后不久,余佳文食言“拿出一亿元给员工分红”的承诺,被周鸿祎指出“虚伪”、“不诚信”,成为人们眼中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创业者的典型;马佳佳的情趣App到现在已经听不到什么消息;王凯歆的神奇百货被曝出数据造假、闪电搬家、非法辞退员工,随后官网关闭。 1 g3 g8 I7 z' X* m1 m* _3 S
为什么那么多人看走眼? 一个相当有趣的点是,李昕泽目前所公布的投资方最知名的是高榕资本,而这家投资公司也是当年马佳佳最主要的投资方! 为什么一家投资公司会反复被同一种气质的创业者吸引、跳同一种坑呢? 因为高榕资本辨识能力太差吗?作为在成立刚满三年的时候,管理规模就突破100亿元、3年投出8家超10亿美元公司的中国VC,高榕资本的辨识能力应该在同行中并不算特别差。 哪怕是雷军,作为著名的天使投资人,在看到李昕泽让人啼笑皆非的“老一辈企业家不懂互联网”的言论的时候,居然也表示“长江后浪推前浪”! 1 D: ^% p G( j' ~
当然,雷军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必然是为了显示自己作为互联网前辈的大度,表示自己欣赏年轻人的新玩法、欢迎新事物。高榕资本的态度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高榕资本“玩”得更投入而已。 有这样想法的不只是雷军、高榕资本。 马云有句名言:“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
) J+ {4 [7 A9 C5 s" z6 K7 M
有人进一步诠释说:每一批成功人士都是当别人不明白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任何一次机遇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任何一次财富的缔造必将经历一个过程:“先知先觉经营者;后知后觉跟随者;不知不觉消费者 !” 0 f" A# f. M' d0 y2 t& t1 K6 O
在这个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各大领域格局基本形成的节点上,很多人深刻觉察自己错过了太多机会,越来越相信马云的这个观点。 但趋势是大家好像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新机会,哪怕它看起来有点离谱、甚至不可思议,也要去尝试。大家对新事物、甚至是年轻人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点子充满了“敬畏”。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四处蔓延。 当在旧格局里面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人们会选择去冒险,去选择那些疯狂、不合常理的人或事来打破格局,哪怕Ta看起来,目无道德、践踏规则,对你也绝无诚心,因为在你看来,Ta可以帮你翻盘。
- F+ ?' f: e1 y& A
这种思潮在今年年初兴起的新零售大潮中,被体现得非常明显。亚马逊推出了一个无人便利店的概念,投资机构、线上线下的商家就一窝蜂地去做无人便利店,哪怕有些无人便利店根本就在效率、成本、体验等这些基本的零售标准上毫无建树,甚至在倒退。 这跟投资机构愿意去投资李昕泽那样一个连软件下载量、营业收入等基本指标都不合格的公司,网友们因为李昕泽只有17岁就忽略他公司运营不佳、认知偏差严重,为他的“宏图大志”摇旗呐喊,将其奉为“创业奇才”的行为,又有什么区别呢?
/ A! f( A/ P1 W9 t8 G
所以啊,捧年轻人、捧技术、捧人工智能、捧机器人,大家热衷于这种未知,是因为普遍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对当下充满了怀疑,对自己充满了焦虑!这种焦虑,已经让人不分青红皂白了。 微信公众号:调戏电商
+ {6 I2 U6 D'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