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19|回复: 11

雷军:你要坚持多久,才能等到逆袭的那一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3 15: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nsigne 于 2017-8-23 15:28 编辑 7 C+ U6 _4 O0 K+ t

' C* R; x% d8 ^# k4 Z! H0 F
1、大家希望用奇招来逆转,这是错的  G/ b: ~) V1 s% A2 p! ~% R+ l

( v1 O& P' p7 e1 i2 }$ Z+ P
“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我们第二季度出货2316万部,环比增长70%,重返世界前五。”
这是雷军在8月17号发的一篇名为《小米如何成功逆转》的文章中的一段话,他称之为小米“又创造了一个奇迹”,就是他之前说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能够成功逆转,除了小米”。
其实吧,看看OV的增长势头,想想华为的稳健,现在说小米成功逆转,为时过早,但对比三星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大溃败,对比没落的昔日王者诺基亚、HTC,雷军确实不容易。
5 G7 `5 r( c7 N( }( q
20178231136393578.jpg

; l5 P3 q) R" }+ `9 i
小米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还是近两年消费者的结构的巨大变化,智能手机的增量市场从一二线城市转到了三四线,从线上转到线下,死守终端渠道的OV等来了春天,线上线下全面开花的华为稳守第一。
* e( S+ j* L1 H9 t2 X" x5 w
那些来不及转身的大部分对手,包括小米,就只能望梅止渴了。

1 h( {# ]8 @, K$ L
“逆袭”这两个字,除了领先者,人人都想要,但用雷军的话来说,“大家希望用奇招来逆转,这是错的”。
4 p5 U" o& W, N  r! f) x( n. C; N  p% d5 ?# g
什么是对的呢?
8 R" `  u: b+ B, o* g$ b; p
“守正比出奇更重要”。

0 K6 _8 n, @$ ?% U& L  R
2、为什么小米不能卖得贵一点?
9 z+ G0 `6 A4 G2 H$ k
之前看过一篇采访,有记者问小米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有没有让您觉得比较困惑或者痛苦的时候”,他说:

0 {5 ^7 I( M9 e9 t# f, s9 ^
“苦恼就是,老有人为你担心,整天说要给你支招,说小米不行了,然后要找你聊天。”
! t) C) j: O5 C6 w. u/ w+ @- j8 Z
回顾这两年,所有分析小米为什么失败的文章都在支招,其实就是两招:先是要小米学华为,后是要小米学OV。

( G/ C$ L  D- z" Z( Z& V! i7 P1 k: |
学华为干嘛呢?进入中高端市场。学OV干嘛呢?提高对线下渠道的控制。

1 d9 @1 R# x. |5 |5 z, t9 |
这两招都有一个共同点,要提价,要提升毛利率。
* [" n, @, @' \  L1 W
《国际电子商情》的首席分析师孙昌旭说,他每回见雷军,都建议把小米手机卖贵一点,提升品牌形象,有更多的利润空间提升渠道的积极性。

% A" R/ t$ C3 p
卖贵点儿就能提升品牌形象?这就好像以为到国外留学一圈,回头就能拿高薪一样。

+ H$ t( ^7 |2 v% c3 Y7 I$ `! t6 ^
众所周知,小米当年是打着“高配低价“的旗帜进入手机市场,一路冲上出货量No.1。
5 f; N1 G' v6 x6 [# W# j
又要高配,又要控制成本,小米的代价就是“整体上的平庸”,没有打动人的特色,但也圈了一群很有特色的米粉,主张“手机不是用来装逼”、“配置性能决定一切”。
% Y2 k* A+ e' g8 N
这个策略用久了,就成了品牌价值的核心,轻易不能打破。

) E8 O" a/ G5 a0 ?/ n7 P
雷军很懂小米的用户,每回上旗舰新机型,总要在媒体上放风,这回要上3000、上4000,但发布会上PPT一打:2499!这就是在不断强化“高配低价”这个品牌核心。

& y. h$ d) Q) V1 m1 E
小米下了大决心和血本做了MIX全面屏,既然是概念机,完全可以定到5000元,最还是落在3499——宁可被骂,也不能破坏品牌认知。
+ S' B% r  F. L. D% m
就像雷军说的:“按照这样的定价策略(高配低价)如果要4000元以上,除非镶嵌一颗宝石”。

4 c5 c; ?4 P: S  t( W. v7 }/ |
用雷军自己的话来说:“把产品做好做便宜,让用户不要思考,买东西的时候不看价钱,这样的销售效率才能做到最高。”
2 Q( f; e* G$ {4 r" O: e
我用过三款小米手机,最烂的小米3,一充电变成“电熨斗”,半年就坏了,但在换机时,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继续留在小米阵营,不为别人,就为相信小米是“购买效率最高”的产品。

; ^) w, b7 ]/ p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认知的“最大公约数”,轻易不会变化。“提升品牌形象”这句话,绝对是广告传播界的大忽悠。
: g4 e4 ~2 j1 r1 H2 t$ g' W/ }
3、为什么小米不能走OV模式?
0 q0 u9 w; v  Y. A, C% O: h: \  I
3 p. w  B9 D$ g* C: m
再说说小米该不该学习“高定价高毛利高渠道补贴”的“OV模式”的问题。
$ r4 u5 @, K6 K! g+ _+ ^' k7 n' d) w
这倒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毕竟90%的手机还是在线下实体店卖掉的,就算是首先打出互联网模式的小米,线下也占了一半的销量。

4 }! O* y; j! _5 x* K# b+ ?. j
OV的渠道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当“中华酷联”为运营商定制千元机时,OV在重组步步高留下的终端;当“小米”凭借互联网模式横扫手机市场时,OV还在精细化铺渠道。
8 o& n$ ~5 P* c2 q# U8 y, r% N
OV模式的本质是“精细化的终端布局、激励手段、团队建设”,这种古老而有效“人海战术”,互联网企业反而非常不适应,就像BAT做不了团购、外卖、打车、共享单车。

& P6 a& e; n1 Y1 K
就算是学习能力爆棚的华为,当年很容易地把小米模式copy到荣耀上,但也学不了OV模式。

* a- b) ?+ Y1 b3 o% j( N+ `
更重要的是,小米在线下遇到的问题,不是渠道控制力的问题,而是产品方向的问题。

5 w2 r! m7 t/ F. V
很多人(包括我)以前对OV总有一种偏见,认为它不过是骗骗那些不懂手机的四五线消费者。

) G  B: A$ t2 z) `* A8 ^$ u4 ?
直到有一回,我在浙东某小镇上,被热情的OPPO销售员拉进店里,亲手从盒子里拿出一台R9(还是R9s?),为我打开,并送到我的手上时,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它会成为2016年最火的机型。
! f' u, {, ]  ^" B" F% z: d; r
OPPO的特点是强化那些在第一次接触时特别容易被消费者感知的卖点,比如,触摸的手感、相机的体验、甚至开机画面所表现的屏幕特质,这样一来,促销员就很容易说服那些想买2000价位手机的消费者,硬生生地提升500元的预算。

2 Y) b* ~3 D6 ^7 J* S8 I7 `
小米的体验则完全相反,发布会上跑分的那一瞬间是燃点,然后小米营销的重点就是要把“性能怪兽”的话题传播热度一直到维持到正式开售,直到你下一单的那一刻。

  T+ Y! F! y% l0 J0 q1 U) s
同样是以营销为引擎的企业,基因却大不相同。如果说OV是为了面对面推销而生的产品,那么小米就是“为跑分而生”的手机,大家彼此彼此。

! g9 D. ]& Y! C( l( y
“为跑分而生”的手机,天生就是为了满足性能配置类网络传播话题而设计“科技宅男”,不可能成为整个手机大卖场里的“第一眼美女”。

+ X* F% m, H- k( [9 C
想学OV?你不想想OV当年为什么不学小米呢?学习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尤其是在困境中,你很可能在学习中迷失自己本来的优势。
, D- b/ }, ?4 n0 g+ `+ t" u( k+ B
小米上半年回归前五名,如果仔细分析上榜机型,口碑很好的小米6刚刚上市,被称为 “黑科技”的小米MIX,供应量有限——仍然是那几款红米在贡献销量。
8 p* L7 b6 g6 A6 _- P
雷军在文中重点讲了创新,但包括“小米之家”的新零售模式、小米硬件生态链,等等,都和手机业务无关。

- L( `+ j* [: e" D( A( H- x& l; R
小米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小米,但小米手机仍然是之前那个小米手机。
- V1 K1 S* X7 \4 ]
一个巨头企业的衰退是很可怕的事,上升的时候,有多顺,下降的时候,就有多背。那么大的研发生产团队、那么多上下游合作渠道,会一下子从以前的资产变成负担,一点点压垮你。

- U2 S! k6 v8 n+ c1 h9 v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雷军能够让小米手机走出衰退的泥泞,尤其是在“要不要坚持高性价比”这件事上,雷军顶住了所有人的质疑,是相当不容易的。
. [7 R* f, v% O" j- k4 Y* r; k
除了小米硬件生态链的提前布局,除了管理上的“补课”,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持核心竞争力不动摇。
8 G* M, O- u( i7 N! H3 h6 ?' Q
用雷军的话说:“遇到困难一定是某个基本功出了问题,守正比出奇更重要。其实企业都是被自己击败的,只有当你守正了,立住之后至多是好一点差一点,然后你再想奇招怎么胜出。”
2 l8 z0 E! Y" u6 j+ N7 I, ^5 N" D
4、为什么汉王的坚持不能逆转电纸书的败局?
' Z6 M  u0 t! |
当然,并不是说只要坚持你就一定能等到逆袭的那一天。如果偏离了核心竞争力,你的坚持只能让你在麻烦中越陷越深。
汉王在电纸书上的惨败就是最好的例子。

9 l* ]$ T+ k0 |- F4 K- |8 T
汉王在2008年才开发了第一款电纸书,到了2010年,电纸书产品已经成为占公司营收71%的主力产品,并且创造了创业板的第一个高增长神话。

$ R0 L6 N: {1 y9 d0 R$ u  F# C* ]2 `
于是,汉王对电纸书产品加大投入,包括持续增加研发、广告预算、版权内容购买等。
# k( s' }5 A9 d  {& l1 p
20178231136409166.jpg

3 A" d  j6 }) J9 g6 q7 D
然而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汉王的电纸书业务收入反而迅速下降,导致2011亏损近5亿元。
* l4 Q. S* p9 K
相比雷军的稳健,在电纸书上遇到困境之后,汉王的坚持更加激进。

3 o4 K5 ?" t) S& H3 j
为了支持电纸书业务,汉王竟然收缩产品线,卖掉了前景看好的智慧交通子公司汉王智通。

3 q, ]1 y7 J4 P! q
为大儿子上私立名校,不惜卖掉小儿子,可结果更悲惨,汉王的电纸书业务从此一蹶不振,到2016年营收仅一千多万,比2010年下降了9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 N" n8 ]* N' j
20178231136415613.jpg
0 R. e4 K3 j2 o; I3 I7 ^
为什么汉王的坚持,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

  W( M# ~" H0 _- w' n: x$ u% \& ~
打败你的,未必是你的老对手。2010年4月IPAD的上市,使得电子阅读器市场的高速增长嘎然而止,全球市场整体出货量,由2011年的2320万台下降到2015年的780万台。
$ {; g  E+ Y  R9 X( t
20178231136422888.jpg
+ }' |. B: m7 U$ ?5 p( G/ j  d
(中国市场同样在不断萎缩)
风已经没了,猪还在假装飞。

' h& [; U: `4 u  }9 z: \# z: \7 @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理由,毕竟其中的大玩家kindle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高。

' m& m/ |2 g6 O+ o" |: s6 ]
问题还最出在核心竞争力上,汉王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 V# C. k4 e8 k' s! H2 K5 \2 Y# g
汉王在电纸书之前的核心技术是“图片和手写输入直接转化成文字”,这不吹牛,我还买过他们的扫描笔,识别率很高,非常好用。
但这个技术跟电纸书没有半毛钱关系,生产电纸书的核心技术是E-ink生产的电子墨水,汉王不过是一个下游厂商。

2 I/ T6 s' z* I6 j) F2 q$ [* u
我的第一本电纸书就是汉王,阅读体验很好,但也就是不伤眼而已,任何一个电子阅读器都可以提供。所以两年后换机时,就换成了可以直接推送网页的kindle。
! B) R7 ?) ?3 z7 K& k) P
一个自己涉足才三年,没有核心优势的业务上,为什么汉王当年会如此“执着”呢?

* e4 n$ M" ~& D: n7 r6 O) b
这又是一个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迷失方向的故事。
! x5 f! h$ p; B# C( j
2008年汉王申请上市时,并没有电纸书业务,所以发行价不高。中国市场的魔幻在于,二年漫长的上市等待期,足以让一个全新的业务横扫95%的市场份额。
+ W7 F. o% `* h, g9 C& V# P
上市后,汉王以“电纸书概念第一股”的身份一路暴涨,一度创下过A股最贵上市公司的辉煌。

$ U" C% B  H( h, Y1 u+ v$ e- ]
一贯低调的“技术男”,变成了资本市场的“网红”,上市公司拿到了钱,当然要承受投资者对高增长的期待。
0 n! m9 V$ x0 r1 h3 F
拥有核心技术的智能识别业务在当时还太小众,汉王骑虎难下,不得不在“看上去很美”但却是非核心领域的电纸书上下重注,惨败的命运实为必然。

  A" a6 b  z- S  s4 Q" N& O3 c
汉王科技最初脱胎于中科院自动化所文字识别工程中心,2017年的年报中,汉王的业营又回归到人脸、文本、图像识别等核心技术领域,但经过这几年的折腾,曾经在这个领域遥遥领先的汉王,已经跟众多玩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浪费它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企业基因。
% I" Z( X* y0 Y& N# K0 @( p2 ~
当你的坚持,不是因为核心竞争力,而仅仅是因为别人对你的期待,仅仅是因为你吹过的牛逼,那么,你被打脸,是早晚的事。
3 Y' I. _  W! [! v! F$ O' G
5、做好内功等风来
$ I7 ?/ k9 F! K$ H3 c3 L
" X: m9 ]. N6 l. a) Z7 \
2015年,喜欢找标杆的雷军找到了新榜样——美国会员制连锁超市Costco:

7 G. ]$ E5 q1 @5 c6 i7 C1 }  X( C
“结果晚上回来大家说东西太好了,我就问怎么个好。其实就一件事,便宜。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Costco了,站了15分钟我说我懂了,正好跟我想的东西一模一样!”

; i! Y. ?1 @, P( W8 S. @
“这个创始人用了15年的时间才让美国人民相信Costco,因为大家都觉得无奸不商嘛,你肯定蒙我了。进了Costco,不用挑、不用看价钱,只要闭上眼睛买,这是一种‘信仰’”。
6 F: _! T$ P! K
几年前讲互联网思维时,雷军的想法是市场主流;但到了今天,大家都在讲“消费升级”了,还在讲Costco的雷军,绝对算是一个异数。
' n  ~4 R. p/ ?7 N
2013年,全国学小米的时候,OPPO内部开会,CEO陈明永认为OPPO不能过分强调互联网思维,并在随后两年,继续专注线下,5万多家门店扩张到了20多万家。

) d4 z3 r2 ~7 f; D$ Q" C
其实做生意这件事,永远有一种最简单的做法:守好自己最擅长的一亩三分地,做好内功等风来。/ ~4 `0 m" O6 z

- p% F# P8 D9 i: S0 h
当年OV不也是守着乡镇的专卖店,被业内笑称“厂妹机”吗?

$ q% f3 Y. u4 T# \. C0 K
微信公众号  人神共奋

3 Y2 y4 R0 j8 |* I$ _: Y/ _! B%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3 16: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小米不是坚持走这种饥饿营销路线,我可能也是一位忠实的米粉。新品抢不到,开放购买的又是快退市的,至今都没有买过一部小米手机。

点评

我本人也没有购买过任何一款小米手机。人家的这种模式自有他的市场,不在你我而已。  发表于 2017-8-23 17:16
发表于 2017-8-23 16: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性能怪兽不过是句玩笑,同样的配置数据(其实硬件区别很大,但参数一样),小米被甩几条街,夏天打电话差点把脸烫伤可不仅仅是个玩笑。一个mi4带给我的伤,结局就是我不会再买小米的东西——哪怕它现在好的掉渣。5 ?. f: A) d3 f7 j6 L8 g& ~
( E3 i6 F( c$ p* S; g, x4 |! z) L) c
PS:虽然诺基亚已死,但我还是果断买了它的新手机,以人为本也不是句玩笑,系统优化的一个小细节都让我觉得发自内心的舒坦。2 _( b, `) A) j  l8 @* V+ @3 P

- q. g4 x  F& f, sPS又PS:自打duokan被小米收购以后,我在duokan的消费直线缩水……原谅我的品牌情节

点评

在小米那个价位来说,配置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卖点了。  发表于 2017-8-23 17:17
发表于 2017-8-23 18: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谈性能不谈啥,买不到就是原罪,喜欢抢到手机的那一刻的爽,但是我没有耐心; H: T  u- T2 F8 h

1 G6 t- I6 W- F) q" h4 b; D所以,没买小米6而是选择P10,最大的原因是买不到,买不到还挂在那里,去你妈的

点评

看着吹嘘的性能之王,关键是要能买到啊,预约,抢购,幸亏是手机,不是头牌小姐,否则是不是还要决斗啊,哈哈  发表于 2017-8-24 11:15
哈哈,大侠自是无感。不过还是有很多学生党对于这种模式乐此不疲,邀约三五好友,多管齐下,只为拿下一款手机。  发表于 2017-8-24 10:21
发表于 2017-8-23 2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过的人都知道!
发表于 2017-8-23 20: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手机的线下体验店在我们这里有不少啊,并非只有线上销售
发表于 2017-8-23 20: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行业是一个潮起潮落的行业,如过山车一样刺激/ o& P" V/ `$ O# W0 l+ n* h
发表于 2017-8-23 2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米手机确实质量不行,没有专业的生产技术是硬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7 17:13 , Processed in 0.0732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