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合理扯淡 于 2017-7-3 15:56 编辑
# a. V3 }0 \( p8 ?* c" `% E+ C" ]. B& G0 `7 E5 z) v. \
古人用“奴、徒、工、匠、师、家、圣”七个层次来演绎人生道路,当今也不例外。
3 Z: S. k, X4 ` 奴非自愿工作,需要别人监督鞭策( E+ }' S2 R% \ M% ]1 H
3 K# L7 J0 O2 G
大道理
8 o0 q$ P+ C0 M( b, Z7 V( w奴性不是天生的,它是暴力恐吓、利益诱惑和思想禁锢的产物。主要特征是缺乏独立思想、缺乏平等精神、对权力顶礼膜拜。 在工作中的奴性,主要表现为不愿动手、不愿动脑,出于“被工作”的状态,只有在监督、鞭策之下才会“奴性十足”地去工作。 算盘珠子拨一下动一下,这种算盘珠子在我们身边大有其人,不在少数。 车辆的前行,最少需要一档,而此种“奴性”则是“倒档”。不能推动和顺应社会发展、职场发展的,必然会被淘汰,只不过是时间和方式有可能不同而已。 不要指望“倒档”能前行,真切期望每个人都能脱离第一层次。 & A" r3 ~( \' H# _
小点评
1 y% {2 E8 ]+ F- g- F5 O+ l人类已经远离奴隶社会了,这类人必将被先进的企业淘汰,不要心存侥幸了,如果这类人还没有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 n) ~3 A5 n o7 b; |* R9 v
1 y, {+ w. e; i) K 徒能力不足但自愿学习 . ~ m( c6 W% T8 E" [
大道理 ( q% W x% J* q% d
“不会就学”,这是我们经常被告知的一句话。 “不会”是正常的。“人非生而知之者”,人类就是在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未知的比已知的要多得多。 “就学”是我们的态度和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集中学习了二十年之后才工作的,并且在工作中还在时时刻刻学习。只要我们有这种态度、有学习能力,一切都不是问题。 对于我们职场上的每个人,都时刻处于“不会就学”的状态,无论是初入职场,还是沙场老将,都在学习的路上。 能力总是存在提升空间,学习是最佳途径。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那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此层级是“空档”。空的含义有两个: 一个是:空杯心态。无论自己是不是老司机,面对新领域,都要用空杯心态去面对。这种情况下,“空档”就是新的起点,随时进入“一档”。 另一个是:空空如也。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如果不学习、不加油换挡,空踩油门是不会前行的。
; A! r0 D$ k4 _* o4 d5 u
小点评
! Q$ ~9 y0 s# f; N8 T5 [企业容许这类人的存在,但是不容许一个人比较长时间处于这个状态。换句话来说,不要挑战企业的耐性。
% X3 _' u! p# w- p
% C! U. [$ `1 }8 k9 {& c& S0 y- g
工按规矩做事 ( {7 C( l* M2 o! n m) W' h
大道理
3 Y9 c+ }$ z, D规和矩是古代用来画圆的工具,后来引申为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发展壮大、国家民族振兴的基础。规矩是一个企业良性发展的动力,没有规矩便成了绊脚石,没有工作效率,没有对事物的正确认知,最后发展成企业的衰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工作中我们要讲规矩、守规矩,坚持原则,遵守有关规定,做到公正无私,要真正把严格纪律作为一种工作风气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必须始终坚持的职业道德,必须严格遵守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 这个层级,特别强调的是“原则”,较少强调“技能”,现实社会中经常看中“技能”而较少看中“原则”,这是一个病态的现象。 新司机从“一档起步”能练成老司机,老司机也要“一档起步”才有良好心态、符合开车规范。 + l. e) d/ {; u8 z; X4 L
小点评 : X+ d" m. C3 }$ }1 S8 R" ?; y9 V
企业对这类人是有很大需求的,人才市场上有大批这类人,从供求关系来说,供大于求。
3 r7 O( E3 E1 F9 C$ l: h
/ X. [, R0 v8 C) N9 J/ b* S6 w8 X 匠精于一门技术
" B3 t8 d& S( m- n) D
大道理
8 q/ K, q6 r s* ]/ q _( W工匠精神是指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忽略品质、灵魂,因此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在喧嚣的闹市,更需要我们去除浮躁、沉淀下来,静听自己的呼吸。心静之下,方能重视品质、正视灵魂,方能摸索出一技之长,方能爱自己、享受生活。 我称这个层级为“二档”。此档位,已经“起步”,可以适应行车,如果能找到机会,就可以提到“三档”进入中速行车阶段。
6 v- y! [5 A$ r; v, E7 m J小点评 + D0 T9 t" k, _/ F# n1 U9 M0 \9 d
现代企业提倡工匠精神,此类人越多企业越强大。
& u" t9 i# H2 w/ K8 Q
9 d& ^* l# ~: _5 l1 M; |+ [ 师掌握规律,并传授给别人
0 x5 b8 P8 h# p d: v( W( Z
大道理 ( N% _8 X( {# d* E* e* a" Q: x5 c
有“徒”就有“师”。 任何事物规律都可以总结、传授,任何知识、技能都可以总结、传授,从而推动社会、职场的可持续发展。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在规律、知识、技能的总结和传承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仅是“匠”上有很好的造诣,更是在“工”上值得敬佩。品德高尚的匠人才能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职场上,我们都要感谢带领你进入职场的同事和领导,他们是我们职场起跑线上的导师。 进入“三档”,就有超车的动能,超越他人。
+ ^" |- j/ h3 d
小点评
' |3 E& S" B9 S9 k6 o" N能称得上师的人才,是有很大市场的,需求旺盛。 ! o5 v. a2 w' e: J- Q& d; m, ?
) j% K' U8 d2 [* k, R 家有一个信念体系,让别人生活的更美好
( {% w: G! Q, B% B9 r
大道理 2 q! K/ ]; G5 I0 j
家的信念系统是指家的信念、价值和规条,是每一个人都有并特有的思想发动机,每个人都能凭这套系统去处理人生里的每一件事,因此,这套系统决定了人的成功快乐、情绪感觉和人生成就。 一个企业,无论大小,都有自己的信念体系,或明确、或模糊,或高尚、或实际。如果一个企业有“家”的信念体系,那就能聚人气、成大事。 “家文化”是中外知名企业中最为共性的、长期的文化。
$ |6 w0 b+ N! x$ k/ b; }& T' r
小点评
5 k5 \ t+ N$ B! V家文化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要避免家天下、避免一家之言。
) `- ?8 S! \9 Z: \' e j% ]0 e8 E
8 F' P- i- W- k6 o! Q9 l 圣精通事理,通达万物,为人立命
# H+ ]& B) A' k5 v) Y
大道理 K& c% u. V; T, U3 m9 Z4 X W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足以说明“圣贤基本上不是人”。 " w" ~5 a, y" b; r8 x
小点评 ?% Z8 o: R2 Q0 g
我们光天化日之下是见不到“圣”的,请大家注意防骗防盗。
! u" ?/ @+ p5 j% D5 [2 ?3 ?
I5 V7 r3 ]' x2 l* J
7 W' Q- `8 f- L2 Y7 X' T
9 V! i) [5 ~1 {8 x转载自网络. D- q2 ]0 y# N1 W" t) n
# E1 e' x* B' F$ D
7 K* ?& x& o! Q9 M4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