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面壁深功 于 2017-7-3 04:31 编辑 |& a2 h( o3 O x! d
% R5 b8 s" k1 w# J% ~ (说在前面的话:1、本猜想内容为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2、仅仅只是猜想,如按此操作,后果自负。)
, V7 D9 L$ P7 c2 J5 `
2 ]; ]8 T( ]4 S5 B# B; G3 I o 机器人普及后的猜想十二:电荷图对比识别系统
' ?1 R; m+ x6 Y; g5 H) C# z* l 如果你看过《碟中谍4》,肯定会记得这样一个场景:茫茫人海中,特工利用隐形眼镜的人脸识别功能迅速锁定目标。
9 _) G1 @$ B; D7 E( a 再来看看近日炒得火爆的支付宝刷脸支付,以及脸识别系统协助公安从地铁抓获潜逃犯。
. m& t) k9 a, V7 E 上述归根到底只是停留在形色识别技术领域。而这领城古有皇宫狸猫换太子,今有911事件。说明一点,当作假者“认真”起来,真假也有难以辨别之处。8 {- n( B2 z' f& Y9 E
识别系统,广泛运用于经济和社会管理。在前面谈到过嗅觉系统用于安检中,虽然在对付人的识别方法有优势,但这嗅觉系统无法对付造假的情形,并且适用范围相当狭。* V+ j p6 C/ C; f3 f1 j
而要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造假,蒙关现象,并且使用成本要低(系统要在使用方所涉到及的领域进行分享)。这就对识别系统提出了更为广泛性的要求。
- [% _' u& E- }5 @0 [) j7 M- ? 最可靠的“生物电”研究就此成为新的焦点。但苦于数据难以取样而无法深入。
* L# r& ]$ |8 S! ?6 O; Y" k* y6 v. n 机器人普及后,使“生物电”这种识别系统应运而生。
+ f, j, ?" z; m' |! |: W: M, f 机器人伴侣将存在于各类生物体和人和动物所接触过的非生物体中的“生物电”进行搜集、记录后整理出一个相当于现在的二维码性质的电位图。然后作为接受检查所提交的资料中的主要内容。$ w+ Z/ u% o, m7 T& N
到那时,只要用识别装置对物体进行扫码,就会出现一张电位图和另一张对比结果报告。; N1 ^6 L* e5 Y" }$ d
就这样彻底地解决了人们面对众多假冒问题的识别。
0 @4 t9 P: T8 e5 Z% D8 r
$ C7 G0 c5 r& n, _$ i- \8 U* [& }/ a
9 K, I* J { A0 Q
- Y5 b- _; W: v, ?0 O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