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32|回复: 15

如何不漏发零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6 2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道友,
. u! H( p/ h0 E+ E6 v, T9 d% I! o) x    大家设备细化完发包时是如何避免漏发的?自己的方案效果如何?0 B7 N9 d% R% t. `6 j2 M
    先说说我的 0 F* R1 g3 F4 y+ X! z
     加工件料号按顺序编写。不跳号。属性里增加数目一栏反应到工程图里。(一个前辈教我的)
4 T( E8 C( V) R/ e4 h     市购件第一次发的时候小心些,然后组成套装放在一个通用BOM里,下次用到直接一套捞出来。(自己想的)
( `" u) i4 T( V  W3 A% Q; h    结果是还是有漏发情况。想知道有啥更好的,更有效率的检查方法。
! `+ \  S- G4 s2 `& K% G4 q+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6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库房发货用一个表单装箱,然后你再有表单对一下,这样两次的确认可以减少漏发的几率
发表于 2017-6-26 21: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调试车间有产品明细,库房有详细的出库单,质检或销售拿着发货单,三码合一!

点评

这些都是根据我的BOM来的,如果我的BOM错了 他们肯定错了。我想知道如何更好的防止自己出错。  发表于 2017-6-27 15:56
发表于 2017-6-27 08: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么做,必须细心谨慎才行。
发表于 2017-6-27 08: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BOM要有人性化

点评

把易漏件标注为主要、重要、特别零件  发表于 2017-6-27 17:12
比如说。。。。。。?  发表于 2017-6-27 15:55
发表于 2017-6-27 08: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只能控制好自己的工作范围内,即使你BOM表做的再合理,也保不了别人的失误啊
发表于 2017-6-27 08: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你怎么搞,漏发无法避免,好的方法只能减小发生的概率
发表于 2017-6-27 08: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漏发的情况肯定是会有的,能做到的就是尽量避免
发表于 2017-6-27 1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表按照小装配图分,这个多人协作难免遇到马虎的,
发表于 2017-6-27 13: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1,3D图要包含所有的部件(要体现出3D软件所见即所得的优势);
8 ~$ b( s8 p) X2,做BOM时一定要仔细并核对;
: K2 C, X! L. o  K4 m, Z3,重点:要有人审核/核对(工程师一定不要有排斥心理,以为是别人挑刺)。
% [) U6 P6 }7 q4 }
' m8 \: ^( q% K补充内容 (2017-6-28 10:29):8 {, |+ p. V/ u1 O
严格来说是要的(虽然工作量增大了),至少电气装配人员不会经常抱怨少了固定线路的螺丝孔/线束过线孔

点评

马达驱动器 编码器线什么的 兄台也搞上去?  发表于 2017-6-27 15:5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17 12:53 , Processed in 0.07212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