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53|回复: 7

你不知道的机床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0 09: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淡然 于 2017-6-20 09:16 编辑 0 Z% @/ o+ G5 F" v! D3 F

: O7 ?3 ?, H4 _+ u! T

640 (9).jpg

7 T0 I! V* B% E/ _

震惊世界的“东芝事件”


; Z( E# }" J- T
说这个故事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个概念。冷战时由美国主导的“巴黎统筹委员会”,严禁对苏联等国出口战略物资和尖端技术产品。可是欧美国家确实技术先进啊,所以最先进的数控机床技术和产品全部在别人手里,我们就看看。
: E! J6 n; T  X6 }6 x: O4 `
装备制造与军工业密不可分,没有高端的机床产品无法生产出更先进的装备零件。就在这种禁运的情况下,有一天美国发现自己居然无法再探测出苏联最新潜艇的噪音,绞尽脑汁也没想通到底是什么情况。

+ B% b' e' X$ M
“我们当中出了一个叛徒”,因为分赃不均日本东芝的熊谷独由于内部分赃不匀愤怒地爆料了整起事件,一时间日美朝野舆论哗然。
$ c" C- {  \8 D9 E2 J6 J) q
在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下,日本警视厅对东芝公司进行突击检查,查获了全部有关秘密资料。

+ s. Z6 z2 \7 X
640 (1).jpg

' \2 }7 w5 m3 K, e
日本媒体就“东芝事件”的报道

: E+ w! P2 V( r, H) x8 U* h8 Q
一切都真相大白,1982年日本公司东芝冒巴统禁令之大讳,联合挪威康克斯佩鲁克公司向苏联供给了4台高精度的MBP-110S九轴五联动数控加工中心,这些加工中心搭载了康克斯佩鲁克公司的NC2000操作系统以及软件,可以用来加工复杂的船舶和潜艇螺旋桨。
& _' A; x8 S! v! e) E3 z
除MBP-110S外,东芝还在后续几年陆续出口了几十套配套给MBP-110S使用的刀具以及2台MF-4522型五轴磨床用于设备的后续加工,这2台数控磨床同样配备了挪威康克斯佩鲁克的NC2000操作系统。
$ T1 |+ G: k9 d/ j" @' o9 @. w
640 (2).jpg

) {' [  L5 o5 C3 `% V
东芝出口到苏联的MBP-110S,是一台高度复杂的大型龙门桥式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有两个旋转的工具刀头。

6 ?$ b" ?: _! `! r1 \& j由于加工精度提高,使得螺旋桨在水中转动时候噪声大为下降,以至于美国的声纳无法侦测到前苏联核潜艇的动向,苏军潜艇能很好的隐藏在海底下。该数控机床的销售,也使得苏联的装备制造业上了一个档次。  o9 o- l* I5 s, S5 b/ e: w
640 (3).jpg
: ]$ ^  X7 @1 O! |+ U9 e
装备MBP-110S加工螺旋桨的维克多Ⅲ改进型潜艇
6 H# x; ^8 p$ {7 p* M. F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美国朝野群情激愤,再三谴责日本,并对东芝公司进行了制裁。作了泼天大死的日本东芝花了1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
$ c+ A) }7 Z. ~8 k! D8 ^$ C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东芝公司违反巴统输出事件”。这次事件的后果对于美国乃至北约来说非常严重,美国海军再也不找到深海中的苏联潜艇,只能面对着茫茫的大海发呆。

& e0 c% K4 v( M. y- A
“东芝事件”是东芝业务部门的领导在苏联开出的高价诱惑下做出的冒险之举。不过从这事就能看出来,高端数控机床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是如此的具有重要性。
/ n# y, ?$ T2 A6 T3 a
下回有空再详细说说“东芝事件”的始末,今天继续给大家说一下机床进入数控时代的发展历程。0 K# r/ h1 K  P3 K

+ k  x1 y  L$ t( G- G

数控机床的发展

5 U  C& f9 s9 O
持续多年的二战结束后,制造业还是维持了战前的发展水平。操作人员通过手工操作电动机床,将加工零件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制作出来。这样的生产方式虽然比起蒸汽时代效率高,但是人心永远是满足不了的。

$ h+ t! u" m" F. f6 L2 i4 B2 O
怎么样才能更快更高效率,怎么样才能解决一些制造中无法解决的工艺难题,这点很关键。
640 (4).jpg
640 (5).jpg
二战后各种式样的电动机床
1 a: \& Y  P2 o7 Z- s
数控机床的出现还得感谢美国军方,没有美国军方的需求就没有数控机床的研发。

3 {6 E4 I. v4 F3 _6 i+ d# L
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一个叫帕森斯的美国工程师构思了一种方法,在一张硬纸卡上打孔来表示需要加工的零件几何形状,利用着一张硬卡来控制机床的动作,虽然别人最初只是想一下而已。
) @; D, X. `( j8 h/ n

( i) U1 s" D0 E. x& N2 U* ~! I- W
1948年帕森斯向美国空军展示了他的这种想法,美国空军看后,表示极大的兴趣,因为美国空军正在寻找一种先进的加工方法,希望解决飞机外型样板的加工问题。

5 k' K& R; O! E0 Y7 H6 f; X
由于样板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一般的设备难以适应,美国空军立即委托及赞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研究,开发这部硬卡纸来控制的机床。
640 (6).jpg

* e* A, S% f/ Q9 F1 P3 [. U9 P+ q1 B
实验室中的数控机床模型

, v* p( X3 l% V
终于在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和帕森斯公司合作,成功的研制出了第一台示范机,由于大量采用电子管元件,控制装置比机床本体还要大。
7 f6 m. @+ |/ P! `; B# w% `
1960年开始,各国陆续地开发、生产及使用数控机床,中国于1968年由北京第一机床厂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1974年微处理器直接用于数控机床,进一步促进了数控机床的普及应用和飞速发展。

) Q( H+ |2 y) o/ v% q6 Q6 S
640 (7).jpg

& f" f9 O" {5 c6 y) X% E4 {4 c0 Q
% U- d2 z/ h! e
早期的数控机床,都由军方所有应用于军事产品的制造

3 G# p) M6 V& {5 r
数控机床也经历了六代的发展。前三代为第一阶段,数控系统主要是由硬件联结构成,称为硬件数控;后三代称为计算机数控,其功能主要由软件完成,从1990年开始,数控机床开始采用通用的CNC系统。

( T1 K" R- B8 F
近20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成熟,对数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化时代的百家争鸣


8 I* Y3 d, Y: V' i# u* v# c1 C0 f
连计算机都有了操作系统,数控机床当然不甘落后。2003年在米兰举办的EMO展览会上,瑞士米克朗公司首次推出智能机床的概念,现在说到这个牌子的机床只能用高端来形容。

. a3 t) ^" V% A5 N  U. G: n# M
2006年,在美国举办的第26届芝加哥国际机床制造技术展览会上,日本Mazak公司以“智能机床”的名称,展出了声称具有四大智能的数控机床,这一步代表了数控机床的未来发展

  e& y6 k  B. {; \5 `% t2 t; q7 }
数控机床的重要性不再复述,就拿之前举的“东芝事件”作为例子,这绝对是帮助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4 L% E+ t3 C9 i3 d: C
所以各国都在竞相发展高端的智能数控机床及系统,其中又以德国与日本的发展势头最为迅猛,大量产品出口国外市场。
7 A5 Y1 b' V8 r6 p* D) [3 u
各国数控机床发展到现在,出现了日德混血的森精机德玛吉、日本马扎克与德国吉特迈等一批机床厂家,国内也出现了以沈阳机床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
- H& r: |7 o6 ^  h% E
但在数据技术上,西门子、发那科等日德巨头一直垄断着数控技术,造成中国企业高价进口该项技术,沦为世界机床巨头的“贴牌”制造商,甚至出现生产高档数控机床不比普通机床赢利的怪现象。

; A# F8 v/ q5 S3 \
640 (8).jpg

8 `) `" K5 f4 }$ d) o  V% S4 I, q8 F% H
搭载FANUC操作系统的发那科T14J机床

# B% O: e& _* u5 \9 E+ g* Y7 q
终于在2012年,由我国自主研发并搭载世界首创的智能化运动控制系统——i5数控系统的系列数控机床在北京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首次对外亮相, i5智能装备数控系统于2012年7月由沈阳机床集团研制成功,标志着配置i5数控系统的智能机床进入产业化阶段。
! j( \0 n5 H8 {( e0 {- Z! R$ S$ _# q
640 (9).jpg
- x, J; t$ B- h! ^& c4 b) T8 I
                                                                          搭载I5智能系统的i5T3.1机床
8 I3 A' S6 b6 z  L( M3 s/ [* m! K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智能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行业列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必争领域之一。产业转型发展离不开工作母机,但外国不会轻易将最先进产品和高端技术提供给我们。
% W- a' F1 \% e1 t( I- q4 ^* Y
所以智能数控机床一定是制造行业拥抱智能制造的坚定基础,没有优质的自有国货,依赖于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与技术将成为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阿喀琉斯之踵”。

+ ~# F( k0 b/ g  o" G
借古喻今,机床每次的大规模发展都与当时所处的时代格局紧密相关,借着这轮东风智能数控机床将走向何处,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 B; K" ?. J, Y; {/ X

: b( j" A: j, H& h. J
0 W/ ~( p* d2 ^' Q' H0 e- C

8 X% o/ f( P+ Q4 g2 e' S7 c' F5 _) @, @' t5 }) Y- F; p
0 T3 W" ?5 P# F( g8 w& w0 G

- b4 d; z* W1 P* e
3 ~" Y8 U2 k2 |4 B( A) E, N( T# [
7 \7 z& E; Q+ E8 q1 y" E
' V& ?0 Y0 g" h% n8 F, s& i0 l  D6 |2 e3 m+ h3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09: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呢?精彩需要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10: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了解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13: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很精彩,女神分享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14: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15: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20 20: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I5现在是数控机床的风向标

点评

的确,还好,还有I5。  发表于 2017-6-21 08: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1 17:23 , Processed in 0.06916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