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067|回复: 29

过度管理,卸磨杀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7 22: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只有快乐 于 2017-6-7 22:40 编辑
1 F7 D! ^0 B7 ]. v( v. T4 t+ h: _) \+ @6 [) [3 X8 F
近,有一篇据说是获得了“2017年机关单位论文大赛一等奖”的文章《卸磨杀驴》在网上颇为流传。看完后觉得颇值玩味
/ A+ N. I. |& c9 I  e: t2 y# ] 1.jpg
5 v+ w9 b' `# g6 o+ B
        改革是在刀尖上跳舞,媒体上看到的永远都是成功。可现实很残酷,如果以服务战斗力为旗号,堂而皇之胡乱作为,抬头争食的驴将越来越多,埋头拉磨的驴会越来越少。还没死掉的毛驴,此时此刻,何去何从……现分享给大家,请勿对号入座。
* v& M7 X% |- v! n- B4 b; q
        它死的那天,我跑到现场。看它躺在磨旁,骨瘦如柴,毛色杂乱,瞪大眼睛。死相十分凄惨,唯独一条腿还使劲前驱。我知道它死时,仍是要拼命拉磨。因为昨天晚上,它说马上过节了,要最后努努力,把剩的400斤豆子磨完,完成任务,然后再回家好好休息。只是没想到,还是死在了磨上。
' r+ t/ c  }" y% o& X
2.jpg
- B. U2 g7 Q' l# i
        我刚刚认识它的时候,它还是驴中的劳模,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我见过它磨面,步伐稳健均匀,面又白又细,没有一点杂质,而且一直勤恳任劳任怨,年年得到主人的称赞。我听它说,磨面一开始也并不那么紧张,每天按时上磨,然后卸磨回窝。可后来事情突然起了变化。
/ x7 k) |" b  W" e  D' j 3.jpg

# |9 g+ q6 w, r# w  T>  1  <
  I  F; p8 ]1 S: q

# x9 K% \7 G' ]; E
主人决定改革毛驴磨面机制,谁磨的面,谁要负责,还成立很多的监管部门。) b$ p  {7 }, z
这样一来,
原本干活的50头驴,硬生生的被分成了不同的种类。* m: d' Y( o- D/ k  x1 u
有宣传驴,负责高喊生产口号,宣传驴的先进事迹。. ^8 o; @0 Y, ^' ~
有监工驴,负责监督驴干活。研究驴负责研究,先进的磨面方法。
3 h9 F8 ~; k( d- Q
还有计划驴,负责制定工作计划与任务。7 j0 E, w8 R0 N, |! f' a5 i0 X- U
当然还有一些驴级别更高,负责管理其它的毛驴。8 ]: I1 x5 v: O+ t) t! v
最后剩下的才是这一线驴,等改革完毕,它一数才发现真正拉磨的一线驴,已经不到40%了。
& d$ z, r) _, R& |5 Y( h4 X从那之后,驴就明显感觉累了,原本50头驴磨的面,现在要20头驴去磨。加强管理后,驴的种类不断增加,一线驴的数量急转直下。
/ E& c; Y: Z5 v
很多驴不拉磨了,跑去干别的了,有的驴写生产计划,有的驴搞调查研究,有的驴还去搞文艺节目。
, H& C2 b4 a; o$ o4 U7 K8 ]
于是驴的种类越多,干活的驴越来于少,活多驴少的问题,日益突出。
>  2  <: T, Y& A2 y% ^: D
驴分了这么多类,每个类别都得具体干点工作。
+ C/ q$ F* d, M7 |2 Z6 G
磨面的工作也要求,不断的推陈出新,来配合宣传工作。原来老老实实拉磨围着磨转圈不行了,不符合时代的潮流。0 N' Q+ \  B+ w: {) O. U
于是先向大马学习,借鉴马拉车的先进经验,大步拉磨,后来知道驴马差异太大搁置了。又学习牛耕地的方式直线拉磨,发现技术上做不到,也失败了。很多驴没办法了,就只能变着花样拉磨。有的跳着拉磨,有的爬着拉磨,有的跪着拉磨,有的打滚拉磨,折腾一天,腿都要断了。5 F" B7 e. @  G* I0 b
折腾一圈,很多毛驴怨声载道,干劲不足。

& D+ S) p/ A! U2 R( Z. T
4.PNG
: m+ r, x! ]& N# m/ l! Y# u8 ~
>  3  <
/ Z4 W; f& h; [7 N
主人为了激励毛驴拉磨,就制定了一个计算工作量的办法。; A2 K; W# {# n8 b
将驴每天拉磨的数量,磨面的数量、质量,都进行指标化管理,年底考核谁磨面多,就有奖励。奖励多的就可以积分,然后晋升为管理驴,不用再拉磨了。
" H5 D0 q# J: z+ O6 I
我当时就提醒它,不要再相信主人了,他曾经在驴面前放过一根胡萝卜骗你们。  , P  E8 {& o& O- c
可它不听,还是拼了命的干活,连续三年都是第一。它自己带上大红花的时候,都觉得要熬出头了。
. t. k4 V, E) H* M' }- n  {* v/ [
可后来,主人却提拔了另外一头驴,原因竟然是那头驴会唱歌,是稀缺的驴才,给主人挣了面子。从那时起,它的信心受到了摧毁性的打击,慢慢的开始心灰意冷。* m. Z1 z  _; \% i
我看它意志消沉,无心磨面,也曾劝过它离开,找一份轻松点有前途的工作。很多毛驴出去拉车、载客,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 ~0 r4 w1 |" J) X8 _
可它自己坚持认为,磨了这么多年的面,什么都不会了。年纪大了,拉车载客都不容易,已经学不会了。拉车自己没有那么大力气了,载客弄不好会伤到客人。现在虽然不如意,但总算安稳,就这么混着吧。7 s0 O8 t  P+ w1 ?# y' ~2 z- g% G" f" C1 a
可就算混日子,也还有那么多的活要干。我看它每天依然上磨磨面,下磨回圈。转磨的时候没精打采,脚步散乱,磨出来的面有粗有细,有的还带着土,精气神完全不复当年。
: r, b, o! Z# s( h! k& O! C; F3 m
终于有一天,毛驴还是倒在了磨边,就像主人号召的“好毛驴就要死在磨边”。主人来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哭了半天,一滴眼泪没有。只是说起来它曾经多么优秀的毛驴,把一辈子献给了磨面事业,号召活着的毛驴们向它学习。
2 |1 u+ V( y9 E5 \! _
5 [2 Y* [) o9 |! R: @  C& P

5 d. j1 ?5 m  W$ X;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0 收起 理由
陆小鸡 + 200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8 06: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8 07: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止个别,极大多数志士。不过“死”的踏实总比生得悬乎强
发表于 2017-6-8 08: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到现代,中国到外国,踏踏实实拉磨的驴永远在拉磨,既然有唱歌的,计划的,管理的,研发的驴,为什么不去当那些驴。不要把不学习,不思考,老老实实干活当借口了。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大家都是想尽了办法往上爬的。
发表于 2017-6-8 08: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想起了冯巩牛群的《小偷公司》
发表于 2017-6-8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人决定改革毛驴磨面机制,谁磨的面,谁要负责,还成立很多的监管部门,为啥要改?一个几个人的公司当然不需要管理计划之类的人员,如果企业扩大了,难道不应该有这些管理人员吗?同意楼上所说:不要把不学习,不思考,老老实实干活当借口
发表于 2017-6-8 08: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啥时候拉磨的驴没了,这个公司也就快倒闭了。上一代人的想法是踏踏实实的做一份工作,安稳。这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不会这么想。
% y& {, ]$ V- @! p. g
发表于 2017-6-8 08: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如此,人才需要得到保护啊
发表于 2017-6-8 08: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个其他网站的回复:也算是我的观点吧,作者:老张" C; K. n) N- R: q4 o
来源:知乎
( k1 C7 u+ W5 [+ D) Z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y& R/ T; Z" A" q$ a# \0 G
( Y# {& N( N+ a: p7 L3 `) @近来看到一篇据说是获得了“2016年机关单位论文大赛一等奖”的文章《卸磨杀驴》在网上颇为流传。稍微看了一下,结果发现和时下另一篇流行的文章《三个和尚是怎么被管理折腾死的》几乎一样。浓浓的负能量味道,没有一点进步的思维,把愚蠢的结果放大之后强加给现代科学。就好像因为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都是辍学成功的一样,就说上学没用,要关掉全世界所有的大学……  这世上本没有管理,要管的人多了,才有了管理。管理是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两篇文章中所描述的文明的倒退!没有最好的管理制度,只有最合适的管理制度,当一个优秀的企业或者寺庙再或磨坊,规模快速扩大或者缩小时,必定会涌现出一些过去不存在的问题,这时管理必须要变革,顺应规模的变化,所以解决新的问题才是管理变革的目的。  这两篇可笑的文章,都没有体现出管理的目的,《卸磨杀驴》里50头驴拉磨拉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分出30头去做别的事?原文:“主人决定改革毛驴磨面机制,谁磨的面,谁要负责,还成立很多的监管部门。”看上去应该是某头驴磨的面出现了质量事故,所以才进行了变革,但下一句话居然增加了宣传驴,研究驴和计划驴,完全前言不搭后语……被作者的逻辑搞晕了!在《挑水》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然后后来这个原本只有一个和尚的庙迅速发展到了几千个和尚的规模,在真实的商业里,这说明这座庙的香火起码也从一个和尚的规模迅速达到了几千个和尚的规模。在我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成功案例,能够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商业模式和管理哲学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此外这个快速发展的案例最终戛然而止,其实故事里没有说清楚具体的原因,假如真分析清楚,应该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失败案例。  这两篇可笑的文章,展现的都是浓浓的负能量,以及不思进取的底层逻辑,似乎领导都是白痴,似乎所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都是不可行的。首先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成功的企业家不可能白痴到如此程度,其次管理理念的执行不成功,大多还是因为执行的问题,而不是管理理念本身。每一个管理理念都有成功的场景,一个一万人的企业的ERP系统,直接搬给一个三个人的企业用,怎么可能成功,依然是说领导是白痴,才会制定这种策略。  这两篇可笑的文章,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憧憬回到最初的状态,50头驴继续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拉磨,那座后来越来越多和尚的庙,回到只有1个人的状态……这个目标太保守,太消极,甚至太……了!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可能这个50头驴的磨坊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变化,随后被崛起的新一代磨坊挤垮,结局是多了50头下岗的驴;而那个只有一个和尚的庙,只有水喝,没有香火,最终成了荒庙……  《卸磨杀驴》还有一个论点,就是勤恳的驴,一直戴大红花,但是没有被提拔,仿佛是个大罪过?!  从先进的管理理念来看,仿佛也没有什么逻辑错误,绩效考核合理公正,评选出了最勤劳的驴;激励措施得当,每年都颁发大红花;人事任用合理,会唱歌的驴去唱歌,会拉磨的驴去拉磨。在那些先进管理理念的国家,欧美日本,一个员工在基层干一份工作干一辈子是非常常见的。我实在看不出什么问题,结果这头驴居然意志消沉了……  最奇怪的是,这头驴在拼命努力的时候身体健康,在不认真拼命后居然累死了……  理工男表示非常不理解这个作者的逻辑……也许是文理科永远无法沟通吧……我的个人意见: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不断的进步才能保住现有的一切。2、管理的目的不是每个人都能一目了然,但提出了新的管理方式,一定是因为发生了某个问题需要去解决。员工和领导需要相互理解和沟通,不沟通的领导不是好领导;不管不顾就认定领导是白痴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3、先进的管理理念非常值得学习,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的企业发展中是很好的尝试,但是不要任命这两个故事里的白痴做这项工作!(PS:这种白痴想找也难)(文章的最后一段我又凌乱了……主人吩咐厨房把这头累死的驴杀了……请原谅我的视角独特,我只是实在想不明白这头驴是先被杀的还是先累死的……)

点评

你根本没看懂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意思。  发表于 2017-6-8 11:26
发表于 2017-6-8 09: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8 11:56 , Processed in 0.07741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