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几篇帖子是加工铝件的,实际上铝件加工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成品出来的工件很光亮,但是之前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而且铝件很容易变形,引起铝材质零件加工变形的原因很多,与材质、零件形状、生产条件等都有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毛肧内应力引起的变形,切削力,切削热引起的变形,夹紧力引起的变形
. @0 a! s# r. }5 n5 E5 {9 w- X& x+ j- f% ]# {0 @
一、降低毛坯的内应力 7 E# R b L/ D6 J
采用自然或人工时效以及振动处理,均可部分消除毛坯的内应力。预先加工也是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铸造出的毛坯,由于余量大,故加工后变形也大。若预先加工掉毛坯的多余部分,缩小各部分的余量,不仅可以减少以后工序的加工变形,而且算是预先做了时效处理
+ b5 u! k9 [$ y0 k* C& V3 c$ Z. k' `) X# m
二、改善刀具的切削能力 。
# E$ [( I* U% E. O" g/ i0 U' `$ e8 C
9 D9 q) d2 T7 y; M: G P' y# |& D ① 合理选择刀具几何参数。
2 O6 W0 |. T* [& Y X0 c 前角:在保持刀刃强度的条件下,前角适当选择大一些,一方面可以磨出锋利的刃口,另外可以减少切削变形,使排屑顺利,进而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切忌使用负前角刀具。
. u2 J& K6 x5 M" s% z! S8 w4 f
; t+ j' l3 D; D( T- y 后角:后角大小对后刀面磨损及加工表面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切削厚度是选择后角的重要条件。粗铣时,由于进给量大,切削负荷重,发热量大,要求刀具散热条件好,因此,后角应选择小一些。精铣时,要求刃口锋利,减轻后刀面与加工表面的摩擦,减小弹性变形,因此,后角应选择大一些。' e8 X! l# ~$ y9 ?- A
5 w6 B4 i* Y; V2 L3 x9 u+ O9 \$ G5 ^- V 螺旋角:为使铣削平稳,降低铣削力,螺旋角应尽可能选择大一些。 x( h0 _6 F! l; S- Y
. J' `! [8 S6 Z. ~% v' \ 主偏角:适当减小主偏角可以改善散热条件,使加工区的平均温度下降。2 j2 A* F0 ]9 N9 V( j
2 N. ]6 a2 i+ t/ l
② 改善刀具结构。减少铣刀齿数,加大容屑空间。由于铝件材料塑性较大,加工中切削变形较大,需要较大的容屑空间,因此容屑槽底半径应该较大、铣刀齿数较少为好,以避免因切屑堵塞而引起薄壁铝件零件的变形。" p5 x0 Y# U& g. o( p
0 W( j& M; A0 |! e 精磨刀齿:刀齿切削刃部的粗糙度值要小于Ra=0.4um。在使用新刀之前,应该用细油石在刀齿前、后面轻轻磨几下,以消除刃磨刀齿时残留的毛刺及轻微的锯齿纹。
- K) e, [" `% }$ q* W6 j6 i2 d' p, }( O, W' T5 a4 s, U
严格控制刀具的磨损标准:刀具磨损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增加,切削温度上升,工件变形随之增加。因此,除选用耐磨性好的刀具材料外,刀具磨损标准不应该大于0.2mm,否则容易产生积屑瘤。切削时,工件的温度一般不要超过100℃,以防止变形。
* R$ G7 Z% \# E0 k2 {' n8 \) O/ j* ?
三、 改善工件的夹装方法。8 `: R% A# G2 a2 S! x$ c) _, o
& D2 ]- o+ B+ O' G% C; p# i/ e 对于薄壁衬套类零件,如果用三爪自定心卡盘或弹簧夹头从径向夹紧,加工后一旦松开,工件必然发生变形。此时,应该利用刚性较好的轴向端面压紧的方法。以零件内孔定位,自制一个带螺纹的穿心轴,套入零件的内孔,其上用一个盖板压紧端面再用螺帽背紧。加工外圆时就可避免夹紧变形,从而得到满意的加工精度。- r* \3 d/ S, L/ n d) E
! T8 W6 ^0 \0 s4 j 对薄壁薄板工件进行加工时,最好选用真空吸盘,以获得分布均匀的夹紧力,再以较小的切削用量来加工,可以很好地防止工件变形。: T* J# f- R7 B" w. M" ]7 u
5 o, b3 }; k- Y4 D* r* R
另外,还可以使用填塞法。为增加薄壁工件的工艺刚性,可在工件内部填充介质,以减少装夹和切削过程中工件达变形。
, J: n f1 p" B W; T9 K
, b) L) p! W0 C8 |3 F! G/ V 四、合理安排工序。3 c, N4 q* g8 R/ }. O
高速切削时,由于加工余量大以及断续切削,因此铣削过程往往产生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所以,数控高速切削加工工艺过程一般可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清角加工-精加工等工序。对于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有时需要进行二次半精加工,然后再进行精加工。粗加工之后,零件可以自然冷却,消除粗加工产生的内应力,减小变形。粗加工之后留下的余量应大于变形量,一般为1~2mm。精加工时,零件精加工表面要保持均匀的加工余量,一般以0.2~0.5mm为宜,使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处于平稳的状态,可以大大减少切削变形,获得良好的表面加工质量,保证产品的精度。
. k7 M9 ~# {7 w: g. v$ w6 Q' M8 }7 {/ H1 F) g0 C
4 \% d7 ?9 I2 Z
: ?7 G; W L( }+ 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