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 l# e8 U7 {) V5 f 核电机组中的泵、阀产品属于关键零部件,占设备投资的近四分之一。由于国内目前尚不能完全自主制造,所以国外公司获得了大量垄断利润。岭澳二期核电站仅采购进口阀门就达7000万美元,国内采购量不足4%。
0 ?! H0 Y: e c, H/ M8 I, @
, F% S+ Z4 m4 R8 D/ R: \: O 核电建设大量进口国外关键零部件的情况还远不止泵阀产品。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日前透露,他曾经在走访国内的核电公司时,建议采用国产控制系统,但说来说去,“谁也不敢用国内的。”
" A' U q' P' w. S$ Z0 ? / b- r0 V4 H* j/ ]9 c1 U
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介绍了其他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受制于人的情况。# f. R- p- F: |+ J' C5 ~6 p- s
* \: m8 a. a2 Q
' R$ Q5 A; j$ h7 X8 I “我们发电设备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亿千瓦,但实际上发电设备里边所用的耐高温、高压的管材,进口量还是蛮大的。尽管我们的发电设备产量由过去的每年1000多万千瓦跃升为现在的1亿多千瓦,但是仔细看看,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耐高温、高压的优质管材、板材,都要进口。”
+ H! W% p1 w$ B. S3 |# P, q
& I/ U w1 q# }& T- \+ x “轧机现在国内已经做出来了。但尽管是国内总成,里边的很多电器元件,或者控制系统,却是进口的。”
: D1 U1 o- x# e% l# }+ L8 S; Z 4 X9 x% k4 d8 ^2 F3 V9 Q8 F
“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国内企业也有成果,但是里边的操作机构,用户对国内产品还不是特别放心,所以要求我们操作机构的生产必须和国外合作,或者干脆就用国外的。”
% A$ J! |+ W6 m1 }7 h- M0 L$ R
& o1 }" l, w) H# E# Z “变压器做出来了,但是像特高压变压器里边的套管,用户也不放心。虽然有的装备制造企业声称自己能做,但是用户总不能投出信任票。”
7 Z' O! ? E0 h( t @ $ ~% Y. T. b) q3 J4 V
“机床行业的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数控机床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制约高档数控机床水平的配套关键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发展更是缓慢。”蔡惟慈连续列举了五个领域的现状。% u1 d2 U4 J) n/ `
2 M4 m$ W+ D# X+ J0 P0 ` 张国宝的话也印证了蔡惟慈的说法:“有些产品,虽然实现了国内制造,但缺乏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并未掌握核心技术。对于大多数装备产品,虽然国内已基本实现了自主化,但可靠性、能耗指标等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8 y8 Y$ _9 Q8 X; o: w7 { & ^7 k) Z3 ?& M1 o, w
事实上,诸如大型抽水蓄能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等,国内企业都不掌握核心技术。另有部分产品开发尚属空白,如深水海洋石油工程装备产品、大型民用飞机等。9 v$ E9 o* m! e, Y6 c; [
% V I k7 `7 Z9 R% L& |
" L9 g# o# M6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