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高端机床的制造更是体现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其中代表机床制造业最高境界的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一直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为此美国还牵头成立于“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巴统由17个成员国组成,日本也是其中之一。
5 V0 Y4 a; j: H( m
: T! ^, E+ e. C4 U" z i 东芝机床事件的历史背景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冷战敌对关系与军备竞赛。谁的加工设备更先进,谁就能造出优与对手的武器。. f+ `( W$ |0 ~6 u
3 w# Q5 o! X m, U6 @
东芝事件始末:& }* f* Y2 Q8 z# U7 R* e# ~
& F( w) e$ u2 ]( c4 A 由于技术落后,潜艇噪音过大问题一直困扰苏联海军& y, ?& U8 f' G9 Q3 _6 q
苏联潜艇噪声过大,除了设计水平低,加工制造的技术太差是最大的问题根源,苏联机械工业一直在使用着技术落后的装备和工艺来生产军事装备,导致产量低质量次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潜艇主要噪声源是螺旋桨产生的流体动力噪声,而要减少这个噪声就需要用多轴联动精密加工设备获得具有极低形位公差和高表面光洁度的新型螺旋桨。苏联缺少的就是加工螺旋桨的技术能力和先进的加工设备。
7 f- W5 f' ~) l; U 4 ]. m( s7 k( Q% p0 S4 ]- h
于是,苏联军事工业部门决心彻底根除这个问题,他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从西方国家获取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9 X+ U$ S1 S! i2 \$ }+ {
# \" B. i2 ], U" n9 Z6 ? 1978年由于寒潮的影响,苏联粮食产量锐减,政府不得不用有限的外汇储备来进口粮食,其他进口项目被严格限制,以保证粮食进口所需的资金,工业机械设备的进口几乎全部停止,而当时日本是苏联主要的工业机械设备提供者。为了获得极其有限的出口订单数十家日本公司四处奔走,这其中也包括东芝机械公司。8 d+ w* b8 K/ q8 B5 I/ Q
- ]+ n3 S+ K% ~& d$ p 1979年,在一场由日本东芝公司代表熊谷独主持的商业酒会上苏联技术机械进口公司的副总裁奥西波夫悄悄告诉熊谷独:“苏联正需要一种制造大型船舶推进器的数控机床,东芝是制造工业机械的行家,这种数控机床在日本已经可以生产了。”酒会还没结束东芝公司代表便急忙将这个消息发回东芝总部。4 D4 _4 G& E, C. C7 V
/ H8 f. Z2 e4 l3 H3 T; d 很快两家便达成了合作意向, 苏联需要尽快进口四台的MBP-110S型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配用22000×10000mm的工作台,并开出了37亿日元的天价,见钱眼开的日本人很快就把“巴统”的禁令抛掷脑后,1981年4月21日,苏联技术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代表奥西波夫和托洛特斯基在伊藤忠商社驻莫斯科办事处与日方很快签订了一份供货合同,并且为了绕开“巴统”的管制,日本人开始和苏联人一起策划这起阴谋。1 G. c, L5 u- I% b" W" p1 g) R, M
3 ?4 [ E3 j0 Y8 L- j
首先,奥西波夫的身份不是什么副总,而是一名克格勃的资深特工,他和日方签署的供货合同上明文写着的是日方向苏联提供四台TDP-70型两轴联动数控镗铣床,但事实上这份合同只是为了掩人耳目。奥西波夫早就和东芝签订了一份秘密的供货合同,内容才是苏联真正要的MBP-110S数控螺旋桨铣床。
/ p1 y7 Y- I! k2 p7 j
+ Y7 H! A0 W& v6 c/ Q( L" y ~6 y' Y; u9 L+ K
东芝公司随后向通产省提出了出口申请,申请内容为对苏出口四台两轴联动数控机床。由于两轴联动的机床并不在出口管制名单之列,所以通产省很快就批准了,东芝公司顺利的拿到了出口许可证。 X% Z# N3 [# D: P* Q
0 |, H( N! C/ r4 D% {
接下来,要解决数控装置的问题,苏联和挪威早已签订了一份合同,内容是挪威康士堡公司提供NC-2000数控系统,NC-2000一般是用于两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的,同样不受出口管制,正好配合日本人演完了这出“偷天换日”的把戏。这些系统被发往日本,由东芝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其配线进行了更改并且重新编写了程序,使之适应九轴五联动的机床。1 `3 |& H0 Y( F: W( O
: K0 g; e+ a6 ~( q 1982年12月,到了合同规定的发货日期,熊谷独立刻从莫斯科飞赴日本东京,来到芝浦码头督促发货工作。东芝公司早已将第一台数控机床各系统分装在了几十个箱中(因这种机床重量高达200多吨,而且绝大部分是电气设备的重量),为了防止日本海关横生枝节要开箱检查,熊谷独上下打通了关节,并且向海关人员出示了那份所谓的TDP-70两轴镗铣床的出口许可证和相关文件,最终被免于开箱。巨大的吊车将一个个大箱送上了苏联货轮“老布尔什维克党员”号,一桩交易就这么完成了!
8 ~$ Y( e. d2 ]# D3 C" J% D. ^ 6 U3 _: f* a) q2 v
从1982年到1983年,四台MBP-110S数控机床陆续运抵苏联北部军港列宁格勒。1984年,苏联和日本又签订了一份备件合同,东芝公司提供了12个铣刀铣刀头和大量的备件,并为他们的数控系统提供了扩展包,可以实现更多的附加功能,这批备件也被以同样的“调包计”方式被发往列宁格勒。9 L; B) G) j9 p
/ J: E$ R' H. F; u! p/ O8 z3 j$ _ 在这批先进设备运抵苏联之后,被安装在了波罗的海造船厂。头两台由日本人负责安装,苏联人在旁学习。后两台由苏联人自己进行安装。波罗的海船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白天在观摩日本人干活,然后记录,晚上再如法炮制安装另外两台,很快四台机床就都安装完毕了。
, E9 T; k. @6 j- X) S+ q: `
2 f( R% h# _0 o6 q, O3 w 本来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原本就苏联自身加工水平造出的潜艇,美国海军要追踪它们简直易如反掌,就算远隔200海里也听得清清楚楚。渐渐地,美国人发现苏联潜艇的噪声越来越小,别说监听站了有时靠近身边了都没法发觉。甚至在1986年发生了美国和苏联潜艇相撞事故。事情随着当事人熊谷独的揭发和美国情报人员的调查,终于东窗事发,美国勃然大怒东芝公司遭到制裁东芝机械公司高管也锒铛入狱。) z$ O& s* m& |- b) b2 ?$ C6 [
; M( d5 v1 f$ j' h/ ?6 O' [ 通过这件事 可以看出,五轴联动高端数控机床对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制造能力乃至国防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o' |! ^" b( [2 p2 @
3 W* h+ S0 @: w/ v8 u( ^ 现在普遍认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系统是解决叶轮、叶片、船用螺旋桨重型发电机转子,燃气轮机转子等加工的唯一手段,所以在设计复杂曲面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往往选择向五轴联动数控加工系统求助。& K$ j! I( z. T& l/ s
& O9 ^# l* Y6 v/ r$ A 随着对高端机床越来越重视国内企业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步,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从零到一第一步总是艰难的。
+ A& _5 L, M% |. A( a
& _2 F+ C4 [" O8 ^& e/ k9 x0 o' ~) R6 A) n( h
“巴统”的禁运货单中,中国禁单所包括的项目比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所适用的国际禁单项目多出了500多项,虽然随着国际格局的改变,和全球化的出现“巴黎统筹委员会”于1994年宣布解散但其制定的禁运货品列表被后来的瓦森纳协定延续,尖端技术领域的制裁封锁与贸易渗透之战,依然在世界这个台面上下无声地持续着,自立自强刻苦研发才能无惧这一纸禁单。. C' c4 ~( {+ a; O$ r, V9 h% }, @
' m4 U9 c2 b: @- h" Q' e
. L% p5 r: M. O5 e4 Y* A+ f" H* s1 Q; |* u0 k& ], c
$ c! f( h K+ q4 u' Y3 s6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