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调试阶段,三座大山,功能,稳定性,节拍。
, C! l/ _% Y$ o% L$ C项目一旦全部安装好开始调试后,正常情况,一个中型项目功能调试2个月,稳定性又2个月,节拍又2个月。最终一个项目到客户现场半年才能验收。 所以,这里要求大家,在调试功能的时候,工位空闲时间要调试稳定性和节拍。不要等功能完成再去考虑稳定性和节拍# ]3 o6 K( F. O, V, H+ \: W% I
8 U$ l# x0 h( R/ Y# m6 J2,非标是设计出来的,不是调试出来的。
) b, `1 A! b, K7 l! o8 c正常非标自动化九分设计一分调试,但是,我们现在的工程师都在进行的九分调试一份设计,都希望调试把功能,稳定性解决。一个工位,如果几天都调不出来,请我们工程师要重新考虑方案。即使这个方案没有问题,但是调试需要的时间长,也说明这个方案不合理,没有考虑调试的方便性
9 Q+ W! l4 W# m1 p5 E$ I
; j- ?6 r8 z4 G; g- \1 W- m: I" a3,非标设计功能阶段,目前主要有两大难题,一是定位,二是机构功能。3 [& t8 O) o: t& c9 x/ e3 r
除去工艺问题,基本所有自动化非标归结来,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最后难啃的骨头都是定位不准的问题,希望大家把各个项目上的定位方式汇总回来,大家一起探讨这个硬骨头。, u! l( P5 @" S9 u4 @4 D( h8 ~ a
+ _# i$ |+ W+ i" a- A4,没有调试规范,没有调试复制工装和方法
! r6 u' ~' y2 _5 t; @( {* I" L整个项目实施中,调试会占用整个项目大半的时间,我们在前期的设计,采购,安装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规范,但是在调试阶段,目前是没有任何规范,没有任何辅助调试的工装和方法。整个调试过程应该按照一个什么顺序,每个项目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公司后期会出一个指导方法。关于调试中的辅助工具,例如:我们调试的时候,总是远远的在电控柜触摸屏上操作,需要两个人调试协助调试一个工位,没有人把触摸屏放在调试工位旁边。再例如:我们的倍速链线体很长,我们的人员总是跨过来跨过去,从来没人做一个梯子放在两边。没有调试的桌子,天天蹲在地上。这些都是我们后期项目调试需要改善的。) m* U S; @; n
% K: @3 {9 f F! |/ `' 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