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83|回复: 42

是树立典型还是行业的耻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11 22: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的寒潮似乎来得早了点,十一月初的天津就已经寒意凛然,老百姓盼着供暖眼都绿了,临近供暖的日子吧,看到一则新闻,新闻描述的是一个供暖基层领导的日常工作,意在树立典型吧。有两个镜头真的恶心到我了。
7 Y/ o2 ?/ \) K% K4 A      首先声明,没有对供暖工人的不敬之意,毕竟他们是听从安排。
. r* W! `7 ?% V" g2 J      镜头一,几个工人爬上供暖管施工,在施工中报告基层领导,此处保温层破损严重,需要修复。领导下令,立即连夜抢修。务必尽快完工。
- m3 x2 R0 w& X+ o! J' `3 f" O      镜头二,几处管道试压期间接连出现问题,有的是管道锈蚀,有的是管件连接处,更有甚者主管道破损。工人们冒寒抢修。水流遍地。有的地方水流成河。
$ i7 f3 f) \- i4 e6 B      问一。我就不明白了,天津市每年都是三月十五号停止供暖,雷打不动。多冷三月十五号都停了。十一月初供暖。我们把零头去掉,整整七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单单就在供暖初期才发现保温层破损紧急抢修?七个月的时间,从从容容的检修不行吗?
2 R6 g4 @) U) @1 M5 a5 O' b      问二。作为供暖管理部门,保温层的寿命是多长时间没有概念吗?为什么非要破损后抢修呢?水管的寿命没有概念吗?
& F9 Y0 c6 R$ Z4 W1 C      问三。作为管路系统,有没有一个点检标准或者点检流程呢?整体的管路工程分为若干个节点,七个月的时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点检也应该能完成吧。比如,我先关闭分支管路阀门,试压点检主管路。有问题修复,记录,同时更换临近主管路水管,使其锈蚀穿孔前更换掉。主管路完毕后分支管路,入楼管路。到最后临近供暖期统一试压入户管路。
; U2 O$ p- o* B      问四,像保温层这类需要抢修吗?定期的更换总好于救火吧。
- |, i0 |6 m7 b! P$ {% X) T      也许我没有身处其境不知其难,但是一家企业也罢,一个行业也罢,点检性检修永远大于救火式的抢修。而临界前更换永远要优秀于报废后的更换。表面看把备件用到报废再更换似乎节约成本,但是其中给设备带来的其他隐患以及给整体运行带来的隐患,损失是非常大的。
( }2 M  m- R3 s' ~8 E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管理团队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08: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典型机械人的思维
发表于 2016-11-12 08: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你这是不了解中国啊!
发表于 2016-11-12 08: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惯性思维,就是到时间了该做什么做什么,习惯了!
) u) t8 m9 `" Y- T5 P6 Y. ~如果都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意识,我们可以少看很多光荣事迹!
发表于 2016-11-12 08: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要在阳光灿烂的时候修补天花板!
发表于 2016-11-12 0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扁鹊和他三兄弟的故事应该听一听...
' D) o- e( ?5 l% e" ^& @7 g6 ]5 ~9 z& v/ x- D" J6 e7 g7 I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 3 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 z% ]" Q8 w0 M+ V( Y

/ [, Z* c% }7 |+ B/ k6 E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0 g1 k8 J! w0 q* f! |' w, R
9 y. e  b3 C' D; V+ ?- Y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2 p" J; b1 _5 C5 ?% C0 I" S! X* o

' H7 m3 C! s( W" P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用麻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

点评

两个县长的故事一样一样。  发表于 2016-11-13 14:33
一直是这种状态。  发表于 2016-11-12 23:51
我在《管理学》书上看到过这个故事  发表于 2016-11-12 19:04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 收起 理由
默笑沧海 + 1
huiyu788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1-12 08: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嗨,说的有理,给楼主点一万个赞!等楼主当总理就好了,中国很多事情,是人为大于制度、大于规程的。

点评

就算当上总理,也未必是总理一个人说了算,总理只是一个代表,制度在哪里,一大帮利益集团在哪里,动的了吗?  发表于 2016-11-12 23:12
发表于 2016-11-12 09: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句老话"船到桥头自然直"很多事情都不是主动去做的,而是逼出来的!人也是逼出来的!
发表于 2016-11-12 09: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陆架 发表于 2016-11-12 08:558 z7 m/ p  S! g9 ?% {3 m3 v
嗨,说的有理,给楼主点一万个赞!等楼主当总理就好了,中国很多事情,是人为大于制度、大于规程的。

( S1 ~3 `9 o; e1 n- F0 X; ]哈哈,你认为当总理就行了,当的官越大,越。。。。。。。
发表于 2016-11-12 09: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朝的国情是什么:官只向上看,从不向下看。百姓只顾己,不管他人事。

点评

当官的都是一级糊弄一级,俺是亲身体验过的。  发表于 2016-11-12 23: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 11:13 , Processed in 0.06376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