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回声报》5月29日报道,中国的巨浪将会偃旗息鼓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看看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在国际上交出的成绩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汽车出口19万辆,同比下降了12.9%。因此,该行业正走向连续第四年国际销量下降。2012年突破的年出口汽车百万辆大关,只是一个遥远的回忆。; |9 E, {, ?# |
$ o9 Q6 r9 z% f8 a蒙萨尔维咨询公司的顾问让-弗朗索瓦·迪富尔认为:“很明显,这是一种失败。几年前,所有大集团都制定了非常高的销售目标。”2 r# U" k, m4 j
. r7 J( u: @. E+ S
2011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制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出口80万辆,这相当于中国汽车工业目前的出口总量;同样,力帆汽车(2015年12万辆)和北京汽车制造厂(2020年40万辆)的雄心壮志看起来也都难以实现;至于吉利汽车,去年的出口量下降了57%。
# t5 E" `: J. x' p4 b+ c0 G
5 k% ^$ K* e) G, I+ o这种全面退缩既是形势所致,也有结构性原因。! a- Z5 l! f' J/ m7 r
% N# e. r& {: W! F首先,中国汽车制造商受制于新兴国家遇到的困难。中国汽车价格适中,但技术上存在限制,新兴国家是其最主要市场。俄罗斯和乌克兰市场崩溃,南美洲(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和乌拉圭等国)出现经济困难,中东和非洲(海湾地区国家、埃及)的某些市场萎缩……在这些地区,中国汽车品牌在过去几年占据了一席之地,现在销量明显缩水。唯一的例外是在伊朗,中国企业利用国际制裁、全球性汽车企业缺席之机,扩大了在当地的市场份额。
/ t8 t3 c, d& x' r& u+ {1 ~# ?+ s8 Q/ R
中国汽车企业并未全力以赴来实现其国际目标。不论奇瑞、吉利、东风还是北京汽车,首先关注的都是中国市场。中国汽车市场近几年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种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成效,因为中国汽车品牌成功地分得了部分市场份额。
7 ?2 G! p, d- Q9 o7 p6 r- T) {& U P5 l+ @ N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要想发展一个品牌,需要包括各种档次汽车的网络。这是真正的战略投资。”* i' a1 e! V+ v, d8 b, Y"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