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25|回复: 33

摩擦副配对材料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2 09: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最近了解摩擦学相关知识,翻看了很多资料,没有找到相关论述摩擦副配对材料选择的相关书籍:请各位大神支招。工况:平面滑动摩擦副、边界润滑状态:, N. K! T% K4 d% w! L2 R
现有配对材料如下:钢(表面氮化)/铅青铜……钢(表面氮化)/铅黄铜……球铁(表面软氮化)/铜……3 t) f; y# N1 W: r. n; [2 @4 _7 ~0 ?
请各位大神分析这几种摩擦副的性能区别,此外为啥很少采用钢(表面氮化)/钢(表面氮化)摩擦副?4 f  J+ V5 S, K# a
问题延伸:硬硬摩擦副和硬软摩擦副根本区别是什么?为什么多采用硬软摩擦副?8 g* m% y& g( r; Z7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22 09: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探讨(高端) › 摩擦副配对材料探讨
3 N, n) H' _: `5 K+ o9 L( ?
9 m5 z) c* X6 F, v+ z5 c这些都只是在书籍手册里的基础知识吧!

点评

前辈能否推荐一些关于介绍摩擦副配对材料如何选择,及不同的选材与应用方面的书籍,谢谢!  发表于 2016-5-22 10:45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0: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16-5-22 09:35
& ~9 q: R0 ^) Y2 y理论探讨(高端) › 摩擦副配对材料探讨 # ^! A% s( G  e, b  w

) r6 ^7 A3 b& K( i+ f! S这些都只是在书籍手册里的基础知识吧!
. g6 p6 ?+ o& A/ ?* f
是的,虽然是基础知识,但是针对特定工况,从使用要求,到配对选材,考虑到成本,为什么这么选择而不是其他,怎么说服别人信服您的方案。
3 x* }8 k$ q+ Y( M) |; U+ {' U9 {把这些全部串起来,能说的有理有据也绝非易事。
' O7 F. }. b. Z" R) I
发表于 2016-5-22 10: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shxin 发表于 2016-5-22 10:436 v+ k' v3 q0 Y6 A, R) k# v
是的,虽然是基础知识,但是针对特定工况,从使用要求,到配对选材,考虑到成本,为什么这么选择而不是其 ...
" E2 ^( q9 `! D; D" C- K
摩檫副的重点在材料选择吗?8 v: D7 U' v' ^3 z- f6 @

, @3 d0 J6 m& Y6 N' n1 Y: n& |2 ^0 \- r楼主是以干摩擦在考量摩擦副?
# A* y, [9 K* ?6 x7 |
5 \6 w, {/ I  Z% S( i9 Q若不是,则考量点在哪儿?
: `6 m4 j; K0 T! ?1 M0 B& W
0 p7 t6 R3 m. F& S; u/ x回到基础面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吧!6 A- n# M3 k) H1 k! d/ _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1: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16-5-22 10:53+ N$ }* l1 y- k- U1 \
摩檫副的重点在材料选择吗?3 I5 e. `) A4 w4 d
5 r1 l: T. q9 Y9 _" r. u0 d
楼主是以干摩擦在考量摩擦副?
/ e/ ^5 w. t3 W; L9 _0 @3 G/ ?6 l
回到最初的条件:平面摩擦,边界润滑状态。3 @. J& O& Z: G( a" z! v
个人的理解:首选根据使用要求与工况,选择摩擦副配对材料,然后根据设计参数要求调整材料的力学性能,制定工艺,核算成本。" j" {0 s( G7 d% W  B( Z/ t
选材犹如地基,直接决定了后续方向。您怎么看?- F. s  k' r: ~
发表于 2016-5-22 11: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xiaoshxin 发表于 2016-5-22 11:04# u3 j: k# J# U; ?. w% _) j
回到最初的条件:平面摩擦,边界润滑状态。6 P+ c8 ]/ Y9 h/ j
个人的理解:首选根据使用要求与工况,选择摩擦副配对材料, ...
$ j4 L" Y. _2 t. P" E1 x! d- h
在这个议题下,俺倆的着重点不同,楼主着重在边界润滑,而俺会将时间与精力用于保证油膜润滑。) W/ L" b2 v. |9 d/ x: g8 D

, n! x# J, g* V- {* \0 e边界润滑状态已经是润滑失效态,用这样条件来考量平面摩擦副,倒不如直接就是干摩擦来考量,选合于工况条件下摩擦系数低的、耐磨性高的,强度能满足材料。若还是不得满足,便要用上表面改质手段。
) E9 w8 ], D3 b1 Q6 U" `; _8 I1 Q
发表于 2016-5-22 11: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6-5-22 11: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鹏.G 发表于 2016-5-22 11:22
( m# ^5 p% c1 G( ~% @  [这绝对是个高端理论探讨的问题。跟着学习一下。纯粹的油膜或者油楔,就不是摩擦学讨论的范围,而是流体,呵 ...

, ~& R9 g  K6 R. Y# l4 r俺接受批评与指正。

点评

是的,看似很普通的使用,很显而易见的东西,但是又有几个人能有理有据的说明白为什么是这样?  发表于 2016-5-22 12:05
大侠,没有这个意思。就是单纯的觉得,这个东西,对我来说,是个很深的东西,我不懂,所以觉得深奥。  发表于 2016-5-22 12:01
发表于 2016-5-22 1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 为啥很少采用钢(表面氮化)/钢(表面氮化)摩擦副?
复制代码

1 e$ }1 R; |8 g. R6 f1 z同质材料在晶粒组织上亲和力高,容易出现胶着,而在低速工况下并无不可,表面氮化有提高硬度与减摩的效果。

点评

正解  发表于 2016-5-22 20:13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11: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16-5-22 11:19. P- k* H; k) N
在这个议题下,俺倆的着重点不同,楼主着重在边界润滑,而俺会将时间与精力用于保证油膜润滑。# ]0 g3 T+ }6 w, D8 T* [8 u0 m
4 n! w' h' `6 n5 i, O, K' B
边界润 ...
$ f( j& S9 f5 L
保证油膜,达到流体润滑,这当然最好,但是适用范围窄的多,很多情况下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接触到的滑动摩擦副大多都处于边界润滑状态,当然边界润滑也是有油膜的,个人觉得和干摩擦察觉很大。6 E+ g! w5 x# K% n7 }$ w
正如您说的:选合于工况条件下摩擦系数低的、耐磨性高的,强度能满足材料……难点就这三句话?如果对摩擦配对副材料性能,工艺及摩擦磨损美能搞明白,也许也能设计出摩擦副,而且也用的很好,但是后续改进,出了问题怎么分析肯定会带来困难# V; T: ]4 B. z& O%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30 02:08 , Processed in 0.08327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