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2266998

聊聊‘其它那25种文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1 16: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wxjwxj 发表于 2016-5-21 14:33/ F9 I% |; h! R$ ?
数学,比珍珠还真,看公开课,人家时不时来这样一句,最近看液压,深刻体会到,数学不行,学到的全是碎片,
& y" c' s1 g) a  p5 Q4 K8 W
2346大侠,数学是处理工程问题的利器,就是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不是说微分方程学的特好,人家妞就看上咱了,没有必然性的
+ O/ |) e  |# J! U6 `5 G
发表于 2016-5-21 16: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数学,让我想起张益唐,我读过他故事,我记得有一点,就是他当初送外卖,仍然去图书馆查阅数学期刊,我想到一种执着,一种热情。前几天我又读一篇文章《论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g2 _# a/ T* r& Q1 d
其中有一段让我想起纪录片科学的故事:权力、证据与激情& u# b5 q. _" U- k; K% Z9 e8 N3 x( j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的父亲是位铁匠;他自己则在一位装订商那里当学徒。1812年,二十一岁的法拉第被一个朋友领去了英国皇家协会,在那里,他聆听了汉弗莱·戴维爵士(Sir Humphrey Davy)关于化学学科的四场演讲。他做了笔记并向戴维递交了笔记的副本。1813年,法拉第成为了戴维实验室的助手,专门从事化学问题的研究。两年后,法拉第陪同戴维去欧洲大陆游学。 1825年,34岁的法拉第成为了英国皇家协会的实验室主任,这一干就是四十四年。”我感觉最有趣的是法拉第最后成为实验室主人。
发表于 2016-5-21 16: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中广为流传的美国学生在数学试卷上闹出的笑话

中国人的数学为什么好

在经合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上海的中学生在数学水平测试中超过其他75个城市,排名第一。英国人不胜羡慕,立刻邀请了60名上海中学数学老师赴英介绍经验。

5fdf8db1cb13495420aea93a554e9258d1094a3f.jpg

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的“数学天才”柳智宇(左)现已在龙泉寺出家,法号圣宇

1988年,13岁的陶哲轩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鲍勃·霍克手中接受国际数学奥利匹克金牌

貌似中国理解的数学和国外理解的数学。差入很大。一个是解题,一个是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7 Y2 d5 U% Z9 A  O, V

点评

龙泉寺正在修庙,你去看看吧,能惊呆了,什么人才都有,铲车都是和尚自己开,哈哈,人才济济啊,比俺见到的‘巨型项目工作组’要厉害,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师,要感觉自己惭愧了,确实不如和尚,哈哈,  发表于 2016-5-21 17:20
发表于 2016-5-21 16: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高中有位物理老师,叫陆家曦,研究组合数学,死后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该奖的至今仍是凤毛麟角)。活着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说他有病,和陈景润一样每天研究些没意义的东西。他在60年代就证明了一个数学定理,国内没人懂,数学杂志不给发表,70年代国外数学家也有人证明了这一定理,他直到80年代才知道这个消息。接着他就又去研究另一个课题并在国外杂志发表论文,国内才认可了他的研究成果,但是为时已晚,83年10月死于心脏病,享年48岁。
. E8 Y9 K$ J! r请大家记住陆家曦,民科的典型代表,生前在学校受到各种质疑,研究成果不被国内学院派认可,即使国外认可也得不到国内学术界重视,死后虽有荣誉,仍受到各种非议——和陈景润研究1+1一样,有啥用?直到90年代计算机飞速发展我们才知道,这东西原来有重大的价值,可惜。! m1 d/ z) ?/ L% h, a

点评

这个人,我知道。是一本杂志介绍的,类似于《哥德巴求赫猜想》的那么一篇报告文学。你有幸是你们学校老师。他当时研究的是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曼系列,我也不太懂,只是很钦佩他为了完成一件事情,能那么专注和执着,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5-21 17:28
他不是民科,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受过正规教育的,这人算是时代的悲剧  发表于 2016-5-21 16:53
发表于 2016-5-21 16: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呆 发表于 2016-5-21 16:37
7 {" L% ~, U4 I# R网络中广为流传的美国学生在数学试卷上闹出的笑话中国人的数学为什么好在经合组织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
" Q$ G4 J' k6 m. Y
以前听过一个考研讲座,学生表示曲线积分无法理解,希望老师讲的详细些9 g% u( x) r8 N2 f3 N8 A* V
7 R5 b$ F; G( Z1 @" U
然后老师说,曲线积分,考研就出一个大的15分的计算题,你们不用理解,把公式记住,到时候直接套公式就行,当然练习要多做,免得公式不熟到时候用错$ `! \9 g# R1 b5 T& j: f, z1 Q

2 M% n4 Y# G* c: ?% {6 y我想起现在社会上充斥着各种高考命题人培训班,应该也是这个套路,结果上来说是皆大欢喜,老师收入不菲,学生考得了好成绩进了好学校,学校获得了极高的升学率名气大增,但是我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却给毁了
2 f/ B" z4 e7 [$ E

点评

背出来的大学生,哪有什么独立见解。很多人说小学数学题:一个管道给水池进水,同时另一个管道排水,这有啥意义,我敢说很多人大学毕业也说出来这有啥意义  发表于 2016-5-22 00:19
我认为凡是以单纯考试为目的的学习都是耍流氓  发表于 2016-5-21 18:13
发表于 2016-5-21 17: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缸活塞泵 发表于 2016-5-21 16:49# N0 }+ c. y) k* j, P, d* U& \1 z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高中有位物理老师,叫陆家曦,研究组合数学,死后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该奖的 ...

3 t; K: a( K- s/ s( b$ F这个人,我知道。是一本杂志介绍的,类似于《哥德巴求赫猜想》的那么一篇报告文学。你有幸是你们学校老师。他当时研究的是斯坦纳系列和寇克曼系列,我也不太懂,只是很钦佩他为了完成一件事情,能那么专注和执着,这个给我很深印像,当年也立志向他学习,成为那样的人才,噢,当年我也四十八岁了,幸好还活着!
4 \* V0 p3 A' C. Q6 c! N

点评

69年的,我也48了  发表于 2016-5-22 00:15
大侠,请问你磨什么刀??  发表于 2016-5-21 22:36
打错了,“今”年我也四十八岁了,幸好还活着!  发表于 2016-5-21 17:32
发表于 2016-5-21 17: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数学就不能研发,什么东西做到个熟练就不能进步了。

点评

道理就在这里了,俺说,就是没有禁运手册,现在的技术都给你了,5年以后你什么样子?这是民族特征的问题,不是技术数据本身的事情,  发表于 2016-5-21 18:12
发表于 2016-5-21 18: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还是要耐心学下去的,我原来高中数学分数很低,但是到了大学,尤其遇到8爷以后我就踏踏实实的学了,诚然数学的有些概念是非常晦涩的,我认为慢慢想仔细琢磨还是多少可以理解的,现在每天看会菲赫的微积分,莱的线性代数,还有一本统计推断,每天看5页左右,多了看不懂,尤其微积分和统计推断,看完了理解概念,做题,每天傻呵呵的,这种大学生活也不赖。不过有些人还是拿来主意,有个学弟问我一个建模的题,我说你用灰度模型吧,结果最后非得让我写帮他编程写论文。理由是他不会安装MMA,我说你应该说不会Word,我就能帮你打字了

点评

哈哈,同感,现在的毕业生问问题就直接需要答案,不要过程,教他都不想学,就要最后答案。  发表于 2016-5-21 22:04
发表于 2016-5-21 18: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在龙泉寺,果然不假。啧啧,
发表于 2016-5-21 20:1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好数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1 09:23 , Processed in 0.07156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