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善梅 于 2016-3-23 19:20 编辑
/ _9 F& E3 n' L/ z' O3 i% H6 n4 P% f
如今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离不开的通讯工具了,手机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接打电话了。什么QQ,微信,.....等很多社交软件,人们通过小小的手机便可以上网聊天,轻松的进行网购,通过手机银行进行网上支付与转账,可以说小小的手算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啊!7 q n: f9 f. t, X/ a/ U: Z7 `5 E
+ O. ]; p- v X+ F, c- ~ 我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未的时候,当时的我都不知道电话是个什么玩艺儿。当年的我正在马厂中读初中,那年代里也只有在镇上当官的人家有电话,我也只是偶尔听别人在我面前提起过,但却始终没有亲眼看到过。当年我们那一带也只有马中的传达室有一部固定电话,还是那种老式摇把子的黑色电话机。打电话的时候,左手得先拿起话筒放在耳朵边,右手则要去快速的摇动话机上的摇手柄,等待总台那边接通了,方才能实现通话。
0 Z) J' m( P1 L8 k% W9 X- ~. T$ \. a
一九八八年之后,我便回乡务农了。那时仍然没有电话,人们平时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系时,只能通过写书信进行交流。当年我家也不例外,哥哥当年在河北上班,父亲与哥哥每个月都要进行书信交流,于是写书信的任务便责无旁贷的落到了我的头上。
& _3 }8 t$ x/ J) m; ]& ^. |: }/ {% R, c% L& B% a8 p* y% k% `$ n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家的书信都是请人代写的,后来姐姐上了初中之后,父亲便叫姐姐代写,姐姐一开始写不好,为了这事,父亲还动手打了姐姐好几回。等我初中快毕业的时候,姐姐说什么也不愿意给父亲代写书信了。父亲逼她写时,她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将只写几个字的信纸与哥哥之前寄过来的书信偷偷塞进我的书包里。于是父亲因为找不到哥哥寄来的书信便大发雷霆,姐姐则趁机讨好父亲说,“你去翻一下小妹的书包,看看信件是不是被小妹做作业时,随作业本一起误装进书包里了。不明就里的我便果断的将书包里的课本与作业本,统统倒在桌子上面。父亲便把我书包里的每本书都翻一翻,未想到果真找到了哥哥的信件,而且就夹在我的物理课本里。我当即晕倒!* B9 w$ P' |# W6 h/ o
$ r. g# v. b# R( x
_3 ^8 X u: U. B* D& P9 E1 a 父亲则怒不可遏,扬起巴掌当场就甩了我两记重重的耳光,我一下子被打得眼冒金星,脑袋里嗡嗡作响,下意识的用双手捂着被打得火辣辣的脸颊,抬眼看着凶神恶煞般的父亲,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姐姐则在一旁,很得意的拍着手怪笑着说道,“打得好!打得好啊!这下被打了我才快活呢!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再跟我顶嘴了!”
# c1 T( Y$ U$ Z, O5 U8 Q# i8 D/ s8 H$ e, a, U' }
第三天的早上,我便在父亲的打骂声中,开始一字一句的艰难写着,每写完一句话,必须要念给坐在我身旁的父亲听,如若发现有语句不正确或是父亲自认为言语上有冲撞哥哥的,则立马扬起右手照着我的后脑壳上就是两个光栗子,打得我痛得龇牙咧嘴。想哭又不敢哭,一直熬到了中午时分,在父亲的严格指点下,经过七改八改,好不容易写成了一封父亲自认为免强才能过关的书信。4 q/ j2 D; U$ [
第四天早上,父亲一大早便赶到街上把我写的书信寄出去了。当年的平信是八分钱,保价信是两毛钱。如果家中确有急事时,则要通过发电报的方式通知远在他乡的家人。电报速度快,价格很贵,每个字好像是一块钱。如果是加急电报的,则价格更贵。5 b. w+ t6 `+ Z/ E9 ~
8 ?/ h. s3 ^9 l+ g( I1 f: y 一九八九年之后,固定电话相对多了起来,当时邮局的柜台旁边就有一部固定电话。哈哈,此时的电话机已经是一种转盘式拨号的。那话机上边有一个圆形的转盘,转盘上有0~9的数字,每个数字都对应着相应的拨号圆孔。打电话时,还是先拿起话筒放在耳朵边,然后右手去拨动转盘上相对应的数字圆孔。. c$ U9 d5 R% r1 f4 k4 q! {7 h
U' H, H+ \8 w8 o2 Z3 P( f" Z8 m& Q) A# Q 一九九一年之后,固定电话的话机已经是按键式的,功能也比之前多了很多,可以实现免提拨号。到了一九九二年之后,广东那一带有钱的老板们便用起了大哥大,乃是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移动蜂窝式电话。那可是手机的老祖宗哦,块头特别大,相当于现在的一块红砖那么大,厚度则超过红砖,大哥大头顶的一角上还带着一个天线,机身的宽度正好一手能抓得住,很笨重。哈哈,当年若是有大哥大的,则必定是大老板啊!
) L8 M8 N0 U# ~6 Y* e% w
: y1 |$ x P/ S: Q# V 一九九三年年底,我去广东打工时,看到我四叔手上就拿一个大哥大。办公桌上还有一部固定电话,是红色的话机。
! f8 b9 \- b9 Z9 |8 W7 S1 v/ p5 W0 \8 {
大年初一的中午,父亲去街上的堂哥家给远在广东打工的我打去了电话,当时电话是我三叔接的,然后三叔下楼来到培养金针菇的菇房里,喊我去楼上接电话,当我第一次接过三叔手中的话筒时,尽然紧张得忘了词,我把话筒放在耳边,只听到父亲在电话那头问我,“小梅,你现过得怎么样,在三叔那里生活还习惯吗.....”此时的我却一时无言以对,手拿着话筒只是机械的跟着后边嗯!嗯!,站在一旁的三叔则语重心长的说,“看你,怎么一下子变得傻傻乎乎的了?你老爸给你打电话,你都不会接听电话。呵呵,瞧你这个乡巴佬的! ”最后还是在三叔的悉心指点之下才免强学会了接听与拨打电话,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电话,由于心里害怕,所以才会一时语塞,说话支支吾吾,语无轮次。
6 v% G- Q& @$ x4 h o3 G/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