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态势整体低迷,工程机械行业作为中国装备制造的一个重要分支,也依然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
0 L& X! f, y# F1 m
1 J T7 ?# S! y$ I9 U% K0 k8 w; Q 据悉,2015年上半年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2014年上半年的707.44亿元下降了29.31%;18家工程机械及重点零部件上市公司完成营业收入500.09亿元,同比下降29.31%;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整体亏损5.9亿元,较2014年上半年盈利39.6亿元,同比下降114.89%。
" R! T. C0 m* O; E) o' j为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实现制造大国到强国的转变,要求工程机械行业要进一步提高产品销售的技术附加值,转变目前的不利局面。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会给中国工程机械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成为了业内焦点。 . \* G! T. I! w) {+ p) I1 g
~9 V3 V$ k/ Y3 O& R6 S8 E
创新是驱动
+ B( i {8 y4 G% C$ L. a! |3 o$ q v( ?0 K6 e, P
近几年,国家各项政策的提出以及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产业链的逐步完善给低迷期的行业渡过难关增加了信心。业内企业也抓住行业下行的阵痛期,开始修炼内功提升技术水平。
1 w7 p7 h2 Q) O- M& U1 h. W& F# j* z1 L" p5 p7 V( G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优势地位明显,工程机械产品自给率大大提升;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全球化服务质量大幅提升,预计2015年出口为2010年103.4亿美元的近2倍,11家工程机械企业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行列;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2010~2014年行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并有百余项产品获中国机械工业及省部级科技奖。
7 z* N% j c& I0 a7 r: Q/ _* x+ h
行业研发人员占比由2003年的7.2%增加到2013年的约15%;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成果丰厚;产品优势明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工程机械产品类别、产品品种最齐全的国家之一;智能化、信息化发展取得成效,大部分企业搭建了以ERP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形成了采购、计划、制造、财务、销售、仓储一体化管控平台;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新进展,工程机械产品“走出去”获得了中国标准的支撑;企业高度重视产品售后服务,积极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用户满意度大幅提高;满足了国家重点领域的应用。
/ c8 e, ^* _5 }- p% P! r+ }* g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子孟表示,“未来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要以创新思路为核心、以质量优先为重点、以强化基础为切入点、以优化环境为目标。”% l7 _2 L9 t) _1 z" d, a4 D- N
提质是关键 " j V( h }/ ]( g
3 o2 d, f- W, {+ p% A 据悉,201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上,11家中国企业的营业利润仅相当于6家美国企业的8%,但总资产却相当于后者的一半多。如果和日本企业比较一下,结果更是惊人。11家中国企业的利润相当于11家日本企业的11%,但中国企业的总资产却是日本企业的1.2倍。我国虽然是工程机械使用和制造大国,但是产品含金量同国外同类产品依然存在差距,提质增效是未来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产品是两化融合要点,只有优质制造基础支撑才能托起上层高端装备的发展。
( e$ s6 b1 p; j5 n. A 业内专家认为,针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过剩严重,包括产能过剩、土地面积过剩、设备过剩等问题,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点:如不满足新阶段排放标准的原有设备需要尽快退出市场,按规定2016年4月1日,满足二阶段排放标准的设备包括新机将不能在国内销售,同时排放相关监管法规亟待完善。此外,行业后市场秩序已成当务之急。最后,企业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品的性能有待提高,高端产品相对缺乏,大型与超大型产品不足。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提质是关键。
$ u4 J* G( N/ E) \ 发展有机遇
_: A S% u. Q& y! f 目前,行业进一步的发展还是有很多机遇的。节能绿色产品最具市场发展潜力,如城市生活与垃圾处理设备等。
: R2 Z. S0 l8 Y" b+ c, E! B 高寒、高温、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下的工程机械产品也将会有很大发展,如海洋工程机械、大型和超大型挖泥船、水下推土机、海洋大型机等特殊需求产品。非道路机械的排放虽然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随着智能化工程机械时代的来临,工程机械后市场潜能巨大。
( t6 l, h% U7 p u 苏子孟曾表示,未来五年内,工程机械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配合国家引导工程机械产品结构向中高端方向发展,通过环保排放、安全、能耗等技术与法规标准,限制低端产品的入市,在“十三五”期间要使高端产品的比重达到相当水平。
2 Q/ m; Z& R1 K4 c* @. e- j& P; \. T7 M# D6 y- T% I, Z
$ q" ?% N4 A7 {$ @$ C% v+ c Z
/ U, ` H8 q) f; P
) _. A5 |& F4 j
H( q& \0 f. q+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