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89|回复: 5

这里面的灰色部分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3 11: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说一下前题条件:
( L" E( `7 j  H0 C( L4 P: i* y照片中的硬质合金件是钴含量是13%,其他的是碳化钨(其含量在单上写的是Balance,我不清楚是什么意思),硬质合金件是别的厂做的,我们拿回来后会通过高温和超高压(80MPa左右)及相应加热过程。现在照片中的合金件是通过之前的80MPa左右的高温高压及相应加热过程后再经过一道耐热检测(花3小时从35℃升到450℃,在450℃保温30min,再花3小时从450℃降到250℃,然后随炉冷到室温),通过冲击得到的一个结果。
7 V( x" l" @/ x: o: z' [
/ D$ g1 A, a. ~0 n: e0 t& q! ]请问一下,这个照片中灰色部分是咋回事?6 U+ @. x) T" }1 K  N4 `3 _3 k
0 O& r6 I% {. B0 E
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0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3 1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是先做金相分析吧,初步判断类似于夹生饭原理

点评

自己厂条件有限,无法做金相,只能外发,但那时间太长,另外可能老总还不一定同意。  发表于 2015-7-13 13:1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3 12: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995655@ 于 2015-7-13 12:52 编辑 % m4 L4 b+ H  b7 O7 u% ~% i

" t3 s% j# o0 n* W从颜色和表面光洁度来看,和金属外表面的差不多。# G/ B" s3 Y3 ]* o& j( c

# f7 m( I$ A8 L& p/ S猜测:碳化钨的含量没有写明,其熔点为2870℃, 而铁的[size=13.9099998474121px]熔点为1535℃,[size=13.9099998474121px]沸点为2750℃[size=13.9099998474121px]。有可能在熔炉中根本就没有加热到碳化钨的熔点。这些没有融化的碳化钨,成了粗大的晶粒,在铁结晶的时候首先是在这些粗大晶粒的周围结晶成型。那么整个产品就由几个逐渐长大的晶粒形成,最后结晶的时候,某些晶粒间未能相互连接在一起,或者连接强度很差。灰色部分就是晶粒间的未连接的部分。
$ H: P4 U* F" }) h1 Y+ K& F5 I5 D- _( h) j* B, h
即使熔炉的温度让碳化钨融化了,其结晶也早与铁。也会先形成晶粒,但是这个时候晶粒会细小均匀很多,而且一部分到它结晶的温度,还是不会结晶形成晶粒。这样的材料均匀很多,各向同性的一致性更好。7 ]/ A% Q2 }0 k' @+ A  e+ s% ?0 V

点评

是否可以认为是在超高压高温条件下的加热不到位呢??还是说和其他的一些条件有关?比如说原材料,后期的耐热检测等  发表于 2015-7-13 13:16
金属外表面是氧化层,因为耐热时没有隔绝空气的,耐热检测前是光亮的硬质合金表面。  发表于 2015-7-13 13:1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老鹰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3 16: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货应该是用在石油平台钻机的钻头上的刀片。9 G2 p+ n* h% _- H* r
还是要用金相分析,扫描电镜,x光衍射,高附加值产品不能图省事!9 Y: |0 e% e7 J4 ^

点评

扫描电镜我们有,不过通常是用来看抛光的金刚石表面  发表于 2015-7-14 0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3 18: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781995655@ 发表于 2015-7-13 12:50 ; `' t9 [8 ~/ j) s$ z! m+ Z0 ]
从颜色和表面光洁度来看,和金属外表面的差不多。; z; L$ h! j+ d- N9 H) _! W

' g7 q/ p$ W% n  h6 H- x  y猜测:碳化钨的含量没有写明,其熔点为2870℃, 而铁的 ...
' w( L; y& }2 C: o( e4 R2 l3 x
应该是原材料带来的。其铸造过程中形成的。
% R) G9 E$ u& ]7 R: k2 \0 b5 q* }& [& X3 ]2 k6 M1 O: G% }
你的温度没有达到共析的温度,而且还是在高压环境下(水在高压下其沸点的变化是什么样的?)。所以在你处理的过程中,你的工件内部组织应该没有发生变化。是买来的时候都是这样的。! T1 J$ W9 g# a0 J9 `3 @, _

, M; n9 m( Q0 C+ }材料是买国产的吧?
& s" Y$ }# T9 W) M: O; n- Q/ q/ i; r& S: ?/ y: ^3 }- M# d, q

点评

之后也没出现这种情况,就那个批次的有问题,现在我是想找清楚问题所在,决定隔离出来的剩下的部分怎么处理。  发表于 2015-7-14 08:46
材料是国产的,一直用的是国产的,之前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发表于 2015-7-14 0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9 08: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5-1 17:08 , Processed in 0.07270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