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家公司是一家多元化集团公司,老总将生意交给自己的弟弟还有儿子打理,自己时间多了,就琢磨搞点事情做。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东北的一个老板,这位东北的老板业余也喜欢做点“小玩意”,而且还申请了几个专利,其中一个是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也就是这两家老板准备合作上马的项目。, M9 p' l0 [3 ^4 }& U
8 X) X7 y. c7 q$ H1 L 东北的这家老板之前做了一个小型的垂直轴风机,是5KW的,高度大概10米,扫风面积大概14㎡,而且还带了偏航系统,增速系统是普通的平行轴齿轮增速。开始增速比为1:4,发电机发电,灯泡(100W)亮,老板很是高兴,还不是很信任;后来,增速比一直到了1:16,这下老板不仅是高兴,而且非常信任了。准备下大力气搞这个项目,而且准备是上马大功率的垂直轴风机,先准备上马3MW的,增速器准备用行星齿轮增速器(也是后来我咨询998大侠的那套装置)。
% T4 i1 o- r9 c$ ^' |. j
# J7 x& x% Q0 f, m5 N) j1 { 各位如果是业内人士,或者是有心在网上搜一下就会知道,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成功案例,甚至连1MW的成功案例都没有。东北这家老板没有经过正经的“科班训练”,但是有些小聪明,对于大功率垂直轴风机的研发信心满满。而我总觉得不靠谱,告知几位老板其中的难度,奈何他们总是不听。我们在研发的过程中,出现的事情让人哭笑不得,老板在开会的时候让拿出一个设计方案。东北老板说,放心吧,都在我脑子里呢,然后第二天拿了两张用三维软件画出来的两个部件,说这就是设计方案,然后就给我们讲原理,我晕。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叶轮的尺寸拍脑门定,先让我们用三维画出来,看着不舒服再调整。直到最近的一次,由于之前我极力劝他们叶轮部分宜采用复合材料,他们执意要用不锈钢,重量达到了60多吨,这在70多米高的高空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此时叶轮的自转轴和拉紧所采用的圆管壁厚都已经非常薄了,最厚5mm,最薄2mm,外径40mm到200mm不等,长度都10m左右。
# l$ o2 `8 ?2 F) z: q3 J4 g( @7 M9 l& X1 k
于是他让我优化叶轮,只准减轻重量,不准增加重量,我当时就和东北那老板理论,说优化肯定要根据受力分析,不能盲目减重。他立刻就火了,说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下班之前必须完成。我也火了,顶了他几句。后来他气得拍桌子,我当时也是怒火难遏,也拍了桌子。再后来,我就在那位东北老板的“帮助”下,离开了公司。" j- D% U# r: V+ v7 \1 L) M0 O
9 S5 P! D+ q) Q) `
昨天看到998大侠说的,你拿了别人的薪水之后,你就“不再是你”了,我立刻就懂了。当时的确是有些冲动,也给社友们一个提醒,有时候的确是不能义气用事,古人说的三四而后行有道理。3 t. S0 q/ n6 T0 i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