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12 22: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8爷已经讲了很多了,我觉得挺清楚的。大侠不该有什么质疑还。1 ~! o9 b! d7 V) A) ?
简单得说,冷缩装配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冷装的时候处于无过盈状态,这样温度回升的时候,才能压平,才能过盈配合。才有计算中的39吨力。5 n2 W; f5 k1 ^( V- `+ q
你说你8个的销钉,过盈2丝,呵呵,这个变形比已经相当大了,你靠冷缩很难达到的。你要知道35钢的热胀系数才有多少?那个量级你就达不到。退一步说,我们不纠结这个2丝。8个销钉,横截面才50.3mm^2,我算你600的屈服,也不过才3吨的力。哈哈,你那个4、5吨就一点意义都没有。; L" d, {/ l* l3 T( B& U
4 Q5 {9 V: O: m1 y/ z
8爷说得那个阶段锥配是高深的理论。得深入学习和研究才能搞明白。大侠也根本不用置疑。
$ X/ U4 P* ^ C0 N# X- s谈两句软件。天花板大侠的回复我看了,本质上说得没错。有限元,特别是SWS的有限元,在处理这种面边界局部定义时,其实是通过优化合并面节点,然后假设整体再进行计算的。无穿透也好,接合也罢,摩擦系数并不影响面节点的结合,作用只是判定极限移动条件。因此,这种前提下,你再算这个过盈力就没有意义。因为这个面合并节点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你这样玩很难讲结果了。
+ z' s' P0 R& O
8 q' }, O3 j; H6 ^另外,给大侠一个建议。尽量不要有限元+理论公式结合计算。因为基础未必相同,细节处理各有侧重,把两个值简单拼凑起来是要出问题的。利用有限元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是比较切实的路。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