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394|回复: 11

插装阀自制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7 1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真知灼见 于 2015-3-7 10:25 编辑
- o' }7 ]4 @' o  D$ U- j: W! a: b/ C/ o
我是不吊插装阀的,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用插装阀,首先阀板加工精度要求高,镗孔,深度直径都要精度,而板式阀板在台钻上打几个眼就得。然后难以拆卸,第三成本高,那个破玩意大通径动辄一两千(山寨的两百),不就是一截棍子镶个套么,贵得毫无道理。尤其是用四个插装阀代替电液阀,25通径以下这么干简直是活傻逼——26道O形圈,四个锥阀四个盖板,两个先导电磁阀,出了问题不易排查,等等,但画图工喜欢用插装阀代替电液阀,以彰其能。电液阀不就是两个滑阀叠加么,插装换向回路仅那两个先导电磁阀就与电液阀扯平了,其它多出的都是无谓的东西。就说密封性,那两个先导电磁阀也就是滑阀的密封性,密封性哪点提高了?但画图工一到驴穷就祭出插装阀,我不是说了么,插装阀是画图工的保留节目,是穷人的原子弹,是前比例伺服时代的装逼器。
  N  K9 s* m! o5 R. L1 ~. U" E% g$ N4 g* Z: |  u8 U$ h# `& V. ^
书上也是胡扯八道,说插装阀通径大抗污染密封好,这属偷换概念,这是锥阀和滑阀的区别,而不是插装阀独有的优点,板式锥阀也通径大抗污染密封好,30通径的直角单向阀也有呀。又说插装阀集成化,那么集成化有什么优点,又说不上来,只是炫这个概念,所以说老家伙没文化,逻辑能力太差,就那敢写书。你吹插装阀集成化,我还吹板式阀模块化呢。本来插装阀可以有个优点,就是把阀芯往阀板里一插,可以省个阀壳子,但怕磨损阀板,又弄个阀套,连这个优点也没了。你插装阀有阀壳子(阀套),板式阀也有阀壳子,你没吊事乱插什么,还得掏个讲精度的孔,板式安装不就完了。
0 K" a& K  T9 h
& U" P- w8 K4 d/ f( t我认为现在缺个板式插装阀(瞧我这名称),要是拿直角单向阀代替插装阀,直角单向阀芯上有孔,我见过意特压铸机,是拿溢流阀当板式插装阀用的,但还得自制盖板,另外阀底部没有控制阀芯的外控孔,还得用明管接到盖板上。国内和台湾的有的阀厂,样本全抄北部精机,一字不差,比如海特克,久岗,久岗有阀芯不打孔的直角单向阀,有的加手柄,那就是当截止阀用的,有的不加手柄,那就是当板式插装阀用的,但你也在阀底面加个外控孔,不然还得接明管,所以这帮老哈的智商——( a+ E$ s8 a) F# x

* ]1 S9 x9 j# h$ N' i. o/ e插装阀是济南铸锻所从国外引进的,压铸机行业用插装阀还是比较早的,因为老式压铸机就是济南所设计的,当时插装阀是自制的,在老式压铸机上的插装阀,有的是标准阀,有的就是非标阀了。你比如图中这个阀,那肯定是非标的,居然在阀芯上裹道O形圈,居然行。我是不敢这样设计的,O形圈有抱紧力,弹簧反弹关闭阀芯时,可能关不动,所以这个阀的弹簧搞得长。傻大胆设计,上万台用下来没问题,这一家伙就证明了两个问题,一是O形圈用作动密封没问题,二是他这样干也行。 就济南所那帮老家伙的水平,也是不敢恭给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哪怕傻逼大胆一回都能有所突破,最平庸的应是最胆小的。象我家老头,把活塞和活塞杆车成一体都不敢,材质,喇缸这那的,这困难那困难,没法提—— 好吧你看咱的文章,设计,理论,哲学,文学,熔为一炉,你要会看。 当然还有典故,余姚为什么做插装阀的多,因为当年是替压铸机行业配的,插装阀一开始是压铸机厂自制的,但后来我家老头主张拿来主义,就让余姚做,结果厂里三千人中的两千九百二十名闲人,便又多出了些没事干。他是不考虑具体情况乱拿来的,你厂里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在吃闲饭,大量机床闲置,你还去拿来(还没吃回扣呢)——所以没文化。
; L4 j! K- a8 r" a# @4 S  D  G4 ?- J6 |5 r: {2 A0 k

: A# U( ~& k; y8 `
- Q6 M1 w, S) w6 M: T
% ?& e  j/ c! Z& L$ ?' G  s3 h' I, x; w$ r' d  i0 t9 ^
" {" F5 i9 @3 \6 [" r. e+ ?' ^( _
, q1 C8 ~4 T/ y; p5 ^' K1 C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0: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往这插的,没阀套,裹道O形圈的用意,要么怕磨损阀板?那也应该裹两道呀?或以为阀芯和阀板的间隙精度达到微米级,不易保证?所以上O形圈。居然一楼的阀芯傻大胆,蒙上了,用起来没问题,并证明了某些东西。但设计还是相当傻逼的。我后来自制的插装阀,既没裹O形圈,也没加阀套,怕个毛。
+ |( d2 A& o" A* {5 {1 J6 B  s7 d: V- D* E! u+ Z7 u$ B1 ?
0 A5 A9 A0 K6 F* {0 e

' s& l. Y& J; h# I& J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第三张是意特压铸机,你看用的是板式锥阀代替电液阀。八成用的是溢流阀,自制盖板,装电磁阀上去。但溢流阀底面没连通阀板和阀芯后腔的外控孔,所以搞得外部明管多。 所以现在缺个板式锥阀,要有外控孔,能代替插装阀。当然自个捣一下也行。5 X' _/ C3 @( {$ G7 {. p

$ w! ?% L9 A# j: J" m3 D3 s3 a5 k  [
我曾自制了三个插装阀芯,楼上第二张就是其中之一。那不叫插装阀,那是插在增压活塞里的内置单向阀,反正都是锥阀,一回事。这个内置单向阀呢,行业内其它厂也有自制的,但我没图纸,搞不清热处理,硬度什么的,最后45钢车个往里一放拉倒。也试过漏,就是滴点油在上面,半小时不漏就算没问题,因为我心里有数,这个阀密封要求不高,因为在保压状态,储能器常通增压缸,这个阀漏点都没事,而且保压只有三五秒。8 `2 }8 U  q( _8 W) s6 C

  Y% \, T( ?2 d; a% L. `3 S下图是老式压铸机自制的另一种非标插装阀,油路设计有点意思,中间还插个小阀芯上去。铅笔通压力油,打火机是油箱,左端接缸的前腔。压力油推开小阀芯驱缸回程,缸在前进时,前腔油推开大阀芯回油箱(缸前进是储能器驱的,速度快排量大),图中的小阀芯是个单向阀,搞成外置的直角单向阀也行,但我觉得这样好,就抄了老式机的设计。当时说不上来我为什么要这样搞,只是本能地以为这样好,至少这个小阀芯车一个很便宜,一个直角单向阀宰我二百多。但后来我听说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压射速度过快时,这个快排插装阀在弹簧作用下会反弹,造成机器速度不稳。而我恰恰避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这个大阀芯后端没弹簧顶着。
! b/ U+ j& e0 V, r8 R; Y  S5 B) \; P5 O) H8 {) c$ w" H

2 L7 z1 m1 Y( h% p1 h! j6 R
/ R7 u+ Z! [8 H: z' ]  W) O- _
5 s4 Y3 c; ^8 K! [9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1: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的小阀芯叫菌形阀,在这个小阀芯的杆上有导向套,是分体的,我在设计时随手就设计成整体式了,就是导向套与大阀芯车成整体,减少零件数量。
2 i5 ]1 ~$ P6 m8 T( w, Q2 M7 l- o3 H+ i
下图就是我仿上图自制的快排插装阀,小阀芯还没插进去,最中间的那个孔就是插小阀芯进去的。你看导套与阀芯是不是整体的。而且这个插装阀是端面密封。
$ |) R9 M3 _  b% `5 E8 Z( a; {
7 F- b5 g1 B; o#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不用亮剑,亮图出来,把你画的阀亮出来?说了半天,我是没听明白  发表于 2015-3-7 11:27
发表于 2015-3-7 1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多谢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知灼见 于 2015-3-7 11:46 编辑
5 h- ?( u# L5 z! h9 }/ Z- X6 D7 O6 S% g( I
这是我设计的第三个插装阀,快压射插装阀,给储能器放油的,遇到困难了。 因为内置单向阀密封要求不高,所以材质什么的我没讲究,快排插装阀是端面密封,也没问题。但快压射插装阀,是锥度密封,妈的,我搞不清阀线硬度,但我只为难了几秒钟,马上想到我们机器上的浮动活塞也是锥度密封,图纸我有,去查那道阀线的热处理,说是局部淬火。 我也不懂具体是怎么淬的,因为我这道阀线是在阀板孔里,孔径56,不太好淬吧,最后把阀板氮化一下拉倒。- z' a. I7 @. ]- `! a
% I' o1 K- c7 A6 U5 \  p
结果氮化后没精加工,把插装阀孔氮变形了,阀芯在里边卡,你看阀芯上的印子。设计时,阀芯与阀板的间隙可能是一两丝,最后去它的,把阀芯车细,搞成四丝间隙拉倒。这样阀芯在关闭状态,阀芯后腔的储能器油可能会渗入储能器,反正都是储能器油,没事。3 e8 N5 f- M2 M, M! a' u% g

. r/ f& m* T0 c! }2 l" {以上说的是插装阀的导向部分。阀线也出问题了。加工厂家用大锤抡阀芯,往阀板里刻阀线,把阀线抡歪了,这不是我的责任,鬼让他刻阀线了,刻毛的阀线,油压一压阀线就出来了,如果非要刻阀线,也应该用磨研砂研磨。 结果一试机,储能器压力三秒掉光,我把储能器吊下来,拆阀拆管子,拆阀板,在阀芯头部沾研磨砂,往阀板里手工研磨,没经验,磨了一个小时,阀线都快磨成端面密封了。装上,储能器压力一小时掉1MP,反正不影响使用了,而且这台机做出来就是自用。
% j" \+ Q$ Y- Q' h7 G; N2 F# K- W; o0 ~6 B, I: i
这台机停机几小时,储能器油漏光,好事嘛,自动卸荷,安全,如果客户问,我就说故意这样设计的。使用工况,储能器20秒充一次油,然后释放。一小时掉1MP,对生产没影响,主管说五分钟漏光都没事。所以通过这件事,我思想进一步解放,不一定要追求绝对不漏油,有时内泄一点还是好事呢。 但有的工况不行,看情况,比如他们的压铸机,他们增压储能器插装阀要是内漏,那就得换阀,因为会漏进增压缸,而增压缸排油用的是液控单向阀,此阀常闭,油排不掉,会推增压活塞,增压活塞杆会抵到主缸活塞,最后把主缸前腔油压干到60MP,力劲结构全有这个安全隐患,老式机就没有,因为老式机增压缸排油用的是插装阀,常开,不怕储能器漏油。) j% a! T( {! A  Q( B3 i

% R. ]* Z  S, I) B下一台这里搞成端面密封好了,当时这个阀为什么没搞成端面密封,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二是端面密封是我现学现卖,学得有点晚了,三是我这个阀芯直径为什么只有56,阀线直径50,相当于63通径插装阀,63通径是阀芯直径63,油口(阀线直径)只有50,所以我阀芯比标准阀细,是为了此阀打开快点,事关活塞加速性能。 你看一楼的阀芯,弄个大屁股(可能为了不用在阀板内镗内槽),阀芯运动慢,阀芯不就是个活塞嘛,这个活塞大,相当于缸大,运动会慢。
( n  I5 H8 a9 T4 }. O+ Z4 |$ S4 L2 O
2 D5 F" w6 _& _: }9 |9 e
5 W. q* N/ J2 R3 G( 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自制的第四个锥阀,是一快插装阀,我一上来就说我讨厌插装阀,除非万不得已才用。而16通径我搞毛的插装阀,我就用直角单向阀代替了。 我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阀板还没设计,后来我那阀板就方便面桶这么大一点,也没地方插装了。  但直角单向阀,阀芯有孔,插装阀芯上没孔,久岗有那种直角单向阀,阀芯不打孔的,但小孩非从海特克买个阀,阀芯有孔,自个又能重车了个阀芯装上去。) X+ I7 m( m4 G0 n
7 `+ s7 g1 @$ A% e+ ]
我这个阀要顶杆调开口量,但被图上的管接头占住位置了,就没弄顶杆,好在这个开口量很少调,做做样子吧,如果要调,把直角单向阀的盖子拆下,往阀芯屁股垫点东西好了。久岗的这种阀也是,虽阀芯上没打孔,但盖子上有管接头就没顶杆,有顶杆就没管接头,因为并列不下。
/ m# d. k1 Q8 m/ F: P: ?) l' W, N( x% b" ~
你看我上面这个图,阀芯屁股为什么搞成那样? 也是因为顶杆和盖板上的油孔并不下,因为我没阀套,所以盖板小,并不下。我阀芯后腔的控制油是从阀板里接出来的,而没从盖板上接出来,所以阀芯屁股搞成那样。" W# u( ^& Q/ V6 T+ @% B
! E/ l) Y  I! _5 r, F
本来我的阀板上一个工艺孔没有的,就为了把这个插装阀的控制油从阀板里接出来,出现了两个工艺孔。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2: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知灼见 于 2015-3-7 12:32 编辑 7 A5 F. H' E9 F2 [1 p
, H6 m& V9 V6 R/ S1 p# m) c8 n
你看我的盖板,上面没油孔,插装阀控制油是从阀板里接出去的,并列不下了,盖板上的台阶直径就是插装阀直径。5 D) Z& B" U, H3 r% m9 |0 _7 q

0 i" f$ j: [7 O# 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发表于 2015-3-7 12: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我感觉这老头肯定是有货,东西在那摆着呢,虽然我不明白产品性能,我只懂机加工,但是我感觉研究就是一种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1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真知灼见 于 2015-3-7 12:34 编辑
1 w) f: Q% N  k* K( x  L, {  Q  ?( Y4 k; e) D( H
这个顶杆比我那个缸的设计难度还大,几天搞不定,后来我跑到街,花三块五买了个自来水龙头,看人家的手柄是怎么设计的,才搞定,咱就是擅于现学现卖。 还有手轮和顶杆的连接不好,手轮既不能从顶杆上被拔掉,又得让顶杆转,还不能干复杂(比如搞个键之类的增加零件),这块没设计好,我的手轮能被拔掉。 后来看他们是怎么设计的,很简单,用镙丝把手轮和顶杆钉一块得了。 我也不是搞不定,因为我的手轮是外购件,上面带表的那种,而不是自制件,要是我设计,当然又值得你们学一把。" k, o: h2 {: n- ?0 o" S$ B( @- L

& V5 \  l6 @' e- G$ S) }' r台阶防顶杆被旋出来,那还得了。这个台阶一定要有的。他们的顶杆是分体的(怕扭矩大,把顶杆扭断),他们的顶杆倒没崩出来(有台阶),只是手轮崩出来了。
# o- G6 C5 n' C6 x' q' d% ~' T, u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21 13:28 , Processed in 0.07813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