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过什么: 一年半普车,三年数控铣至今,从未跳槽。# T" p3 S7 M* M2 i: {/ D0 ?
能干什么: 普车的活种类不多,基本为某机械配件,半大不小,人搬吃力,行车吊不值当。精度不很高,内孔外圆内外螺纹等,两个月出徒。基本没干废过活,因为都是自己的活,差不多就能用,不多说了,都明白。7 n: S" }) t% b( z i x9 e, U3 d
. X0 y/ `& a# G/ W4 X1 c1 e: m
车床活,见得少,干得少,视野狭窄,也就半年的经验,其余基本重复,基本技能肯定没问题,新手入门。! p: m5 N4 O3 X4 Z; M3 A
1 ^4 Q+ F" ~1 X I4 V
铣床的活都是外协件,基本都是大件,50吨的有,0.5吨的也有,种类繁多,检验严格,干过国外机床床身,检验那叫一个严,超差0.005也不行,洋鬼子现场监工。国内机床关键部件也干过,也就那样,超个一丝两丝也就那样。从新手一路走来,犯的错也不少,废过活,罚过款。学的也不少。铣床主要是装夹,刀具,控制工件变形等,严格来说铣工三年也算刚出徒。
9 i6 ? W' @ F9 o$ f' G( k4 R& f 拿到图纸,能合理的安排工艺——选用刀具——编写程序——采用合理切削参数。加工出合格的产品。熟练应用Fanuc,Sinumerik,Heidenhain数控系统' Z5 V, K) P( H. l7 Y* z0 E H
0 A8 t& s: b/ n4 H6 d 不能干什么:工艺方面欠缺,除了多读书,只能日常积累 自动编程不会,学习UG中 刀具知识欠缺,刀具种类了解的少。需要多阅读商家样本 现在能干高精度是因为机床新,精度高。要考虑机床精度降低后怎么保证工件精度,机床精度如何调整。2 R4 K4 _7 Y' _, K0 R/ L
2 i2 ^% a8 f! }0 S+ A 现状: 普通本科毕业,横向比较无压力。英语,理论,操作远超过其他人,包括相关技术人员。结果是公司给了两次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 u8 r; f! g4 w x1 C" h, c0 [
5 M' u9 U2 O! I4 P* l. U- |
公司没有自己的产品,当年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贷款上了近1亿的设备,号称某地区领先。完全靠外加工,依赖别的企业。现在看来是否有点盲目跟风的意思,利润够还贷款利息的,当年的高端设备现在几乎成了地区企业标配,普及了。而我们的人员配置都是问题,优势损失殆尽,步履维艰,度日如年。& |0 S: p# o4 h5 h# I
) }$ n( @2 r2 W# I& B 各种制度不完善,高层不改善。中层都是关系户,正常拖欠工资半年以上,人员流失严重,有画饼现象“以后好了咋样咋样。。。。。”。领导抱怨效率低,不赚钱,最后基本都是操作工的错。以前技术员编程错误导致加工问题基本上都会赖员工干活不仔细不检查程序。员工基本都是新手,压力较大,技术水平低。新人无上升空间,找你来就是操作的。外来和尚会念经,自己人永不提拔。想当领导除非你有关系,否则只能干活。+ K6 v, `9 b* A7 b5 {9 W
* x4 ?! V" R9 t+ c) ^( ]) H4 T% f# N
感觉就是个作坊,经济形势不好,越来越难受,不改善,更难受。
; n4 a0 _, J0 X! f/ q
( F1 D! d, w- R3 e) H# }) G* k2 U 计划: 干好工作,有欠缺的及时学习。都学会了,半年或一年后考虑跳槽,或转型。
! e2 c5 u: `/ X' R [& i总结: 没啥核心技术,不光能干操作,也能干别的。 ! B4 ?2 N; ?0 t+ W5 t C9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