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29 14: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个爱读书的人啊
( r. n2 A- A7 v! g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看到了不是配合或者互换性,而是看到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t8 i4 t: a+ ?" p; ~# j$ J
首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之糟粕已夫”这是轮扁的的看法,那么你还要完完全全相信书中的东西,赵括、马谡就是例子啊,我觉得书中所言要自己懂得去辨析,去验证,才能活学活用。不记得那个人说了,要带着质疑的态度去读书。+ X# |% W0 Q0 T! i* U
其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多东西,真的需要有相同思维方式的人才能领悟,所以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才能成为千古佳话。在篮球场上、在项目讨论会上、在商场里与球友、与同事、与妻子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3 y6 h% I1 H1 D4 ]& e' o$ k
最后,书中东西固然是前人留下来的经验、教训,但是诚如扁轮所言好多还没有留下来,就要求后人重新实践之,论坛上已经有大侠们的:工程师要多到现场的的高论了。7 c) ]3 K: f! S8 r/ \) D
' \6 {: a8 I8 y) E( ?5 w/ l
_! t- d T" ?7 l 最后,中国的古文,都是浓缩过的,因此好多技术、技巧也因此需要后人从新走弯路去揣摩总结。但是另一面,这些浓缩的也确实是精华,俩三千年的古文,现在大声朗读起来还能朗朗上口,其平仄、其节奏真的完美,而且叙事条理清楚,讲道理通俗易懂。真的是宝贵财产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