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柠檬色 于 2014-8-21 15:39 编辑 ) u' `- W& g, t9 ~5 X* Z" \3 Y7 y
. E, }7 R# s7 O9 E
刚从网上扒了了盗版《变形金刚4》,听着擎天柱翁声翁气的声音,忽然有个错觉,传说中未来的机器人不就是酱紫么:比人灵活,有智慧,有情感,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太五大三粗了点,如果他们都像小汤哥、吴彦祖、冯绍峰,嘿嘿,就十全十美了。只是,他们不属于现在,而是属于未来,并从过去逐渐变形而来。机器人的演变,其实就是一步步从笨拙到轻巧灵活的进化。
1 o/ R+ n. I: ^- ?, m' D5 Y/ K4 }; @7 X- b: u& e+ a
最早的机器人来自中国,西周偃师研制的能歌善舞的伶人,鲁班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的木鸟,张衡每行十里击钟一下的计里鼓车,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说它们是机器人还是有点牵强,中国造的伪机器人动作太缓慢了点,十里才能敲一下钟,这效率,没得评论。 ; A) Z9 T; J0 g7 U) [8 `# X1 w
偃师伶人模型,感觉如何?
, \: O+ B, E& e 机器人变形记还是以国外为主,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演变的吧。 2 E3 R: O5 V- ^$ a' Z5 b7 K2 S; {
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外形有点像坦克炮塔,基座上有一个大机械臂,大臂可绕轴在基座上转动,大臂上又伸出一个小机械臂,它相对大臂可以伸出或缩回。小臂顶有一个腕子,可绕小臂转动,进行俯仰和侧摇。腕子前头是手,即操作器。机械臂形状为以后工业机器人奠定了雏形,但其笨重、笨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用性太差。 / i! }9 o* Y4 Y" b' @: ]4 R9 p
9 i9 I& }4 }4 v2 v! \" p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发展,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兴起研究第二代带传感器、“有感觉”的机器人,并向人工智能进发。1968年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不过控制它的计算机有一个房间那么大。 ' s% x4 \- m( `" O8 X; P' U7 A
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控制它的计算机是不是有一个房间大?
, F2 y" [6 z: \8 B/ {, l 随着1973年机器人第一次和小型计算机携手合作,工业机器人真正蓬勃民展,并真正走上了轻巧灵活之路。
2 _+ G* e, m0 c$ P9 w 2003年,UniversalRobots (优傲机器人)在丹麦诞生,摒弃了大型、昂贵且笨拙的传统机器人,研发出具备成本效益高、高度灵活、且使用方便安全等特点的机器人。其人机同合,无需安全围栏和特殊防护就可以直接与人协同工作,使人与UR机器人在有限空间内的安全合作得以实现。优傲机器人虽然没有电影中机器人那种灵敏、迅捷,但同样可以很灵活,不需要固定式的基座,且重量很轻,因此可在生产流程中灵活性地实现多点布置。到优傲,机器人才真正做到轻巧灵活如人,并能广泛运用于家电、汽车零部件、消费品、喷漆、机床、电镀、微电机、医疗、教育、视觉和自动导航等各个领域。 9 ?) t' s) e7 R# l. ?: W0 V. a
1 K( o9 K4 A. Q' i, R优傲机器人,与第一台机器人相比简直太轻巧灵活了。 9 m' C5 [3 y0 |* H; ]% F
此后,可以照顾老残人士的机器人、手机机器人、有1500多个传感器的机器人等等,逐渐演变,机器人算是拥有了一定智慧,但没有情感。未来,能不能把感情输入机器人,或者不如给有情感的人植入芯片,有了感情,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发生机器人战争? ! [; t! R" W5 I' H
未来,他们都是机器人? : b' T. A; }!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