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没有幽默感,而是我幽默不起来啊。如果帖子中禅师换成哲学家倒是合适的,但是在真正禅修的法师面前,那就不合适了。
" B6 S1 M- S" b v$ {, l1 J0 J/ F) F; T
为什么呢?因为大能力大智慧的法师他会知道那青年在想什么。不管那青年什么知识结构,也不管他是什么专家学者,他肚子里有多少水,那大智慧法师就能知道他什么,所以不会出现这种举例子却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 |' X, I7 ^0 U& u% t
1 n' {- K! W8 ]! z; F4 v过去的小说比如《封神演义》等中经常写到这样的情景,说有人在山中禅修,忽然一天”心血来潮“,掐指一算,“某某人要来找我了”,然后出去迎接。现代很多人收唯物史观的误导,说那是一种文学手法,甚至说那是幻想出来的,其实不是的。《逝去的武林》中写到一位形意拳高手,即使他睡着了,别人一注意他,他马上就能醒过来。过去在道家和佛家禅修的人很多都具备这样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他心通”。
0 e1 c" h6 m" N0 s. H; h5 n2 g9 P5 G; I, b, j2 E, r
所以在大智慧的法师那里,那青年一想:“我要找某某禅师给我解惑”。他这么一想的时候,那法师已经知道了。当那青年出现在面前时,那法师一瞅他就知道他有什么花花肠子,无论他是什么专家学者,他的知识结构就像画卷一样展现在面前。其实在真正佛道智者面前,人的想法就像电波一样发射,没有秘密。有句话“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b. Y1 F- t( v2 ]8 ^
, S* r5 f1 I( U9 [; X很多人受唯物史观的误导,把禅师当成“哲学家”,把禅修当作“哲学思辨”之类的东西,其实不是的。当然有的禅师不一定具备这样的本事,但他有另外的智慧,所以帖子中说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的。也有的禅师具备了这样的本事,但是他没有兴趣探测人的想法。当然也有的和尚是混日子的,像某名寺的“CEO”,那就另当别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