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逛逛论坛

谈谈外圆磨床振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3 04: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性控制理论与消音设备中一种消音原理相通的就是能量的消耗。这并不是说完全的消除了振动,使滚动丝杆的振动为零这样的说法是伪科学的。刚性控制理论只是从减振的角度打开了另外一个视角。同时也解释了风狗浪在机械振动的含义是共振高峰值。所从偶数的沙轮与工件转数比为共振现象,奇数的沙轮与工件转数比为振动的相互消耗现象。@老鹰   
发表于 2014-7-23 09: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控磨床出现后,很多抱怨,分析的不错
发表于 2014-7-23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又,标记下
发表于 2015-3-22 13: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5-3-23 2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涨知识啦
发表于 2015-5-13 21: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对螺旋纹有没有什么见解?, J( S0 c* w& v! r

6 W) j$ v8 X$ M我们一台,单向单侧螺旋纹。
6 k3 y) A7 a4 N7 s, D  r! v& h, r
7 |3 |5 Q  G2 \( {" I精度检查过:头架尾架同轴、主轴、工作台直线度;在上海军工路呆了2个多月,无结果。
8 _: N1 @8 ~4 a
  @/ E1 {! r0 A+ Z( V望不吝赐教。
1 q+ U* |6 x' b8 M

点评

倒角是肯定有的。砂轮架下导轨是滚针的——结构上没有问题。同样结构的机床,一台1976年的磨起来OK. 进刀数控,往复液压。  发表于 2015-5-14 11:10
普通还是数控?砂轮架下导轨是滚针?砂轮两侧都有倒角?  发表于 2015-5-14 06:50
11年,床子不好拿。哈哈 75直径标准棒纵磨。新机床到我厂验收没通过,后拉回去修复。他们修了半年,无法解决。我们去人,逐项检验确认精度,最后让步接收。。。  发表于 2015-5-13 23:40
你们那边2平面平行度是怎么测量的? 画不画运动轨迹?  发表于 2015-5-13 23:32
让我现在说,很可能是导轨走起来有起伏。 如果检查2导轨平面的平行度,估计偏差会大于0.03. 这台机器,左往右运动,和右往左运动,磨削出来不一样。一侧有螺旋,另一侧无。所以我们最后才接受的。  发表于 2015-5-13 23:29
所以判断我们那台有问题。  发表于 2015-5-13 23:26
他们有台FISCHER的中心孔磨床,中心孔处理过,粗糙度和圆度我们也是认可的。没见显著变化。 另外那台STUDER S33上走了一刀,非常好。另外他们主轴车间有台1976年的外圆磨,磨的比STUDER的还要漂亮。因为这个,所...   发表于 2015-5-13 23:26
耍流氓谁不会啊。我们那次是石光拍的板,才给搞的。该搞的都搞了,最后还是没结果。 螺旋线和刚性的相关性感觉不大。刚开始我判断是系统刚性问题,主轴系统逐项排查过,无果。  发表于 2015-5-13 23:23
无旋痕检测有没具体资料。 我们工件以上MARH的圆柱度仪,有螺旋和没螺旋,圆度差不少。  发表于 2015-5-13 23:17
现在很多汽车零件有个无旋痕检测,目测是没有斜纹的,但检测照样通不过。  发表于 2015-5-13 22:47
见过磨削油缸活塞,粗,半精磨一切正常,进入光磨,直接出螺旋纹,火花忽大忽小,而且出现在靠头架侧。是纵磨。那个单位的人在这论坛上还发贴问过。最后没消息了,估计是工件中心孔的原因,未证实。  发表于 2015-5-13 22:45
这类缺陷,如果排除磨削工艺这些非设备因数外,那么原因就是机床刚性不足,如果是细长工件,同样不排除工件本身刚性不足。  发表于 2015-5-13 22:42
以前老东家买过上机的MGB1332,在我们的高级磨工的操作下还是有螺旋纹,问上机,上机直接耍牛氓:仪器检测圆度,直线度,粗糙度超标的话他们就给处理,目测的不算。  发表于 2015-5-13 22:40
你要说清楚磨削方式,是切入磨有斜纹还是纵磨有螺旋纹?  发表于 2015-5-13 22:37
是上机的设备或者拉去上机大修过?  发表于 2015-5-13 22:36
发表于 2015-5-14 15: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usher1221 发表于 2015-5-13 21:59
8 g0 T" R/ S& j不知道对螺旋纹有没有什么见解?
% p$ Q9 R) O, @- N/ m: ^$ n' C2 z6 b' ?8 U% r
我们一台,单向单侧螺旋纹。

/ M0 P( ?! @* P) N; a* k+ E9 ?" d单向走刀有?是不是往右走刀没有,往左有?如果低速双向不爬行,那么问题不在工作台上。) b* w& r9 h6 y' o4 ~
假如是我说的这种情况,那问题出在砂轮箱上。上机的静压砂轮箱轴向只能单向受力。这个问题我们遇到了,磨曲轴,要双边靠端面,靠左端面没问题,靠右端面就不行了。开始客户不验收,后来给他们分析了原因,接受了。没花更换砂轮箱的钱就只能是这个结果。  v% r0 n3 m! z4 ^0 U5 f
无旋痕检测的要求是对油封处的要求,否则会渗油,以前国内不重视这个问题,渗就渗吧。美国和德国是要求这个指标的。现在国内也开始要求了。万能的度娘大概还不了解这回事情。
1 B) C3 r8 s! C6 h+ R6 {检测手段是挂线实验,用印度长绒棉线(客户是从德国进口的,品牌不详),长度按直径计算,挂一定重量的砝码套在检测部位。检测部位清洁后,滴10号二甲基硅油(也有用美孚5号)在棉线上。双顶,分别正,反转60秒,转速60转/分。棉线左右移动距离不超过3.5毫米为合格。
! u# A6 s: Z6 f6 E: e$ p福特采用另一种方式,用圆度仪爬,非常耗时间,看条纹的角度,倾斜15秒(还是15分,忘了)以内为合格。7 W7 h+ u: c8 Z8 K, F; b& p
市面上的设备,主要的问题是不稳定,合格率不高。包括KC33。' {7 t. E$ g8 q+ ~5 {& d1 |' x
津上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滚轮成型修整,这是个解决办法,但局限性和成本都有问题。$ x) Q# Q0 d$ W
从磨削工艺上,据说长城是用质量好的砂轮(其实就是磨料均匀,孔隙率一致)然后根据刀尖来计算修整速度,据说有效果。但同样稳定性和成本上有问题。而且,一般要求这个指标的还会要求光洁度,是有范围的。比如RZ1。6到RZ4,高了,低了都不行。采用修整的速度来解决无旋痕会与光洁度冲突。通常会是光洁度太好了,于是要增加一道工序,用砂纸砂一下,以降低光洁度。
+ i1 y) g9 ]% L0 o% b+ t  n+ A* M另外,在通用柴油机的曲轴上的油封处,美国要求单方向移动,不动,和反方向均为不合格。5 `( o8 g" h/ @3 v
实验结果是,这个旋痕方向和修整方向,工件的旋转方向均无联系。客户就差让砂轮反着转了,他们摸索了1年多,无果。
. n; |; `( ~& |* S# A, T* h
; V( N- N  s' w( T/ y( J: X
: b) j$ K  S# ?+ ]; j  f

点评

大师你说的挂线方法我不是很理解,既然有砝码作为压载正反转60秒,那砝码岂不是跟着一起飞呀?  发表于 2016-8-1 23:29
单向走刀有?是不是往右走刀没有,往左有?如果低速双向不爬行,那么问题不在工作台上。 时间长,有点忘记了。但是应该是往右走刀好一些。 低速爬行,更换液压油后无明显爬行。活塞杆和工作台运动轴线的平行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14 21:17
发表于 2015-5-14 2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usher1221 于 2015-5-14 21:21 编辑 ! m& I* Q3 R, M
螺旋线 发表于 2015-5-14 15:33   g# m4 b7 @6 E2 h7 l' y0 M
单向走刀有?是不是往右走刀没有,往左有?如果低速双向不爬行,那么问题不在工作台上。  T, y6 L, x2 q( \
假如是我说的这 ...
; O3 T2 q  r' i9 O& U
时间长,有点忘记了。但是应该是往右走刀好一些。
& H! K' R' s' ]$ H, B
5 Z* r! I4 C: p# r. n8 a: O6 K( ?+ a低速爬行(主要症状是双向慢速时,可以观察到较为明显的运动速度差异)。6 B3 t7 n+ v3 f

, L$ x" C0 t5 e; y# V3 B) [更换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后明显改善。我们判断活塞杆和工作台运动轴线的平行度不是很好。( q8 k. m" P  r% e: p5 B
( F7 u; Q* k. \( Z4 X! k, ?
问题是出在砂轮箱和轴套的配合上,还是出在轴套内部的动静压轴承上?; o! r; r/ u% s

, |' i, \- I+ K* z7 Y: Y! [6 m无旋痕检测,油封处,一般粗糙度在Ra0.4左右吧?是怕螺旋线形成导油槽?
, h' I7 {' t0 g" X2 t. S6 N1 G; h* F& [6 c5 e
KC33和津上,我都有接触,但是对螺旋线的解决方案不了解。
. J# X8 S2 y% m2 G  s5 s- r0 u/ ?" T' {, j! a* s
一般磨削工件的粗糙度要求较低,我们要求Ra0.1以内,如果粗糙度要求降低,这个螺旋线很难看判断出来。& u5 w1 G5 \" e9 L+ z

. y2 A6 G/ l+ i+ U% e话说,你昵称是螺旋线,是不是有典故啊?  x9 f8 w7 F- Z3 f

. G3 K: b0 A  E, n# t& J哈哈哈,下周末在不在?有时间打你电话,碰个面?
& ^9 N& G8 [# O, Y* \; i" n

点评

哈哈,俺第一次调的设备是台MG,结果有螺旋线,印象深刻,哈哈。  发表于 2015-5-16 09:16
发表于 2015-5-14 21: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大侠
发表于 2015-5-19 1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开过几年外圆磨,我们磨的都是镀铬的大辊轴,都是磨成镜面的,当时就出现螺旋振文了,现在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4 03:46 , Processed in 0.07627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