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正处理了事情,生产线一个消息抖过来说线上的曲轴,在上下箱体合成装配之后卡死,叫下去看看。
) Z ]9 X3 z0 d1 j$ g# d- e0 ?3 y/ m" M; W$ E
哥于是先发下手上的活,跑下去,毕竟技术部第一要务就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跑下去一看,确实轴卡了,(此结构为上下两个箱体合箱加工轴承孔,铝合金机体)二话不说抬一个机体过去品管部量量轴承孔的尺寸再说。结果就是轴孔有点椭圆了,横向轴承孔尺寸比轴的尺寸要小个10丝左右。再一下看,轴承孔的滑动轴承,上下两瓣的半圆错位了一些。想想这是上下箱体合箱加工的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拆开上下机体,看下上下箱体结合面的定位销。一看定位销,日,都歪得不成样了。先交代下这个定位销是个空心结构的,可想而知,强度肯定没有同尺寸的圆柱销强。
# b, f# N2 n8 h; `5 S$ U/ G# H, r* S0 E2 x$ p" x
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以下方面:7 w* p6 I6 u2 s2 N5 j! ~
, A; c5 K, m& j刚好这时有个x工在旁边,工作二十几年了,他说这种情况下,定位销应该做实心的,加强强度,这样子工人在用螺栓锁紧上下箱体的时候不至于把定位销压变形。哥当时直接说不是这样的,工人应该按照我们的装配工艺进行,应先将上下箱体的结合面完全贴合才能用螺栓锁紧。这时候定位销也不受径向力所以也不可能把定位销压弯,导致定位不准。像你说的这种情况下,工人已经是属于违规操作了。于是x工便说我太理论化了:生产是不可能保证生产装配的时候不会出错的,工人不可能百分百按理论执行。 9 q- {& Q5 X$ ~
# q0 O! C0 Z5 V& t( |2 T
其实我觉得这种情况没什么理论不理论的,这是装配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我们编写的装配工艺,工人这都没法执行,还怎么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这是一道很基本的规定,又不涉及任何理论脱离实践的环节 ,所以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知道对错呢?
/ ?& R j( \2 U
: I) C- m: e" b明天去看看是工人非法操作导致销变形,还是厂家出厂的时候销就变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