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在一个以机加工为主的工厂。加工时的首检是如何判断可以生产,这点很困扰。比如平板上钻一个孔,孔中心距边要求为10±0.1, T- G4 Y/ Z, F. o
! y: \- G: U' m" j: D" U) c0 V
1、车间师傅调机后做首件为1件,数值为10.06,判断OK可以生产。结果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巡检时发现不良,推卸责任说加工能力达不到需要工程部改善。 个人纯粹从理论上判断,假如这个时间段生产的产品此尺寸均值为10.07,即使CP为1.8,CPK因为偏离了中值而为0.72,也有3%不良率。4 s9 D6 P' F1 L* b! e. g) ?
; e9 ?) C; ]) N! N+ P' a$ J) v
2、而另外一个师傅调机做首件为3件,检测数值为10.08/10.06/10.09,做首件为1件结果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巡检时发现不良,推卸责任说加工能力达不到需要工程部改善。个人纯粹从理论上判断,假如这个时间段生产的产品此尺寸均值为10.07,即使CP为1.8,CPK因为偏离了中值而为0.72,也有3%不良率。
- Y( u" @$ X ?9 A2 P, l+ J2 A
% g4 o; b, ^$ R: |' Y实际情况比这个复杂,我只是简单举例。以上所说的有不良出现,个人认为主要是尺寸均值偏离规格中心太远造成。
5 I' i6 _3 z a, n1 J, v @
2 A" c" S7 u: @1 K' c0 d; b个人想制作一个文件规范首检的改善,所以想请教一下:* I7 @" t; r: ~* @& \4 p- Q
1、零件实际均值偏离规格中心多少可以接受,这个有没有个标准或者经验值? 有人说偏移一般在1​.​5​σ内,有人说是Ca<25%,不知道哪个准确。假如是1​.​5​σ内,这个σ不是几个零件能确认的,首检也不可能太多吧。3 f- R. r1 U! w
$ G6 ^ F" a: n: Z- v
2、首检像上面的情况,各位大侠建议为多少个,1个,3个,5个??
/ o& N0 k+ ^% P; r1 ~5 k0 g3 p4 j5 r5 G
0 Z) M' }6 }3 b- d7 k! X; e 最好不好要告诉我要使用SPC控制,或者每个工序在生产前已经测定过CPK,因为成本考虑,这个不是本厂目前能够实施的。
. ]$ }4 a, t3 Y: Z% A% n* r8 S. b9 R8 _. m& t; }- Q. X
) e3 F4 D8 h. c% b/ a2 P4 P2 Z1 g$ [/ q+ u0 c0 R& u4 w
补充内容 (2014-6-19 23:11):
$ E. E! o2 p* k: q0 ^我想说明的是生产设备的加工能力是充足的,只是调机偏离太多造成.首件检验合格我不否认。7 A1 _, p$ R, @# A1 L
0 u/ W: n. ]1 i% T: J就如简单举例,目标尺寸为10±0.1,生产设备的能力为0.25内,你首件调机为10.09,虽然合格,批量生产肯定有不良。因为你调机虽然为10.09合格,但是批量生产肯定是围绕10.09上下跳动,机器不是人,怎么能那么听话只往小的方向跳动。10.09往上跳动0.02就超差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