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451|回复: 46

我在汉诺威大学读研二,说说中西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7 06: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想来想去还是把这篇文章,放在这个版块吧,其他版块貌似都不适合。
% r& k4 H, q2 m+ [9 r
- T+ }! D$ {3 C! d; U4 Y& n       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半小时,我还在一个外国的小群体里面胡喝海聊。在这个聚会中留给我的一些感受,十分深刻,让我有点不爽,趁着这股劲,将这篇文章写出来。( o7 x2 \1 T4 T
" p5 u, V, T: O. I3 {9 J6 _
       我在汉诺威大学读研二,第三个学期。来德国时,就自己暗自决定,要好好学习这边的优秀技术,回国报效祖国之类的雄心壮志。结果念了三个学期,觉得德国大学和中国大学学习的节奏差不多,上课没有考勤,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别来,能把考试过了就是大爷。
7 d6 n9 b7 R3 d; W9 t! X* R: Z9 n$ u2 W4 z* G7 B, e1 I* }3 Z
教授是很牛,但上课一个星期就90分钟大课(Vorlesung),45分钟习题课(übung),讲述的知识有限,要想通过考试主要还是靠自学,这和国内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德国大学的氛围很好,有很多人专心于学术,很认真的学专业,进入图书馆,或者一些自习室,明显能感觉到,坐得满满的。所以在这里,我想说,其实在国内,只要静下心来,好好自学,和在国外念个大学的效果是一样的。' x; s( t* g3 V. @! k

2 B" [+ m* v, Y$ k从这里开始我的主题吧。写这篇文章的爆发点就是来自于一个法国女孩(Pauling)。在一个文化交流的聚会上认识她的,由于本人体内明显荷尔蒙过量,一听是法国的,还是个女的,有意思,上去聊了聊。没想到对方很有礼貌,用德语和她聊了一会,会相互找话题,相互聆听对方的看法,一直聊到聚会结束,聚会后彼此添加了Facebook, 算是成为熟人关系了吧。# U4 c- E4 ^( V

! M+ A4 |( z  d  r$ Q而事情的就从这开始发生了。聚会后,她问我, 现在22点了,她要去参加一个周五的朋友介绍的Party,问我一起要不要去玩。我满口答应,求之不得呢。
! k( \) J' k7 F$ p0 b1 k8 K' @! u$ [) T9 Z% A( W
在这里我介绍下我参加的Party的规矩。去Party,最好是带上自己喝的酒水去跑趴,因为跑趴的人很多,主人家提供场地都已经很不错,不可能再提供酒水了。而且我这个Party,是个国际party(各国人都有,可惜中国人就我一个,就我一个,各位看官,是不是已经觉得些许不对了)。大部分人主人都不认识,自带酒水是比较礼貌的做法。去楼下的Kiosk(小商店)买了两瓶不知道什么牌的德国啤酒,领着啤酒就跟着她上楼去。6 D6 B3 z5 N- D( x

4 v. S) G  p2 U0 M6 L, C一上去,吓一跳,全是人,满满全是人,到处胸肌和乳沟。。。。(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社会)。上去聊了一圈,上面有意大利人,巴西人,西班牙等等,有韩国人,没有日本人和中国人。在Party里,和意大利人聊了会,和英国人聊了会,和西班牙人聊了会。因为这些人都是法国女孩圈子里的朋友,所以提供了我和他们聊天的机会。在聊的过程中也发现,普遍的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不是太多,最多的一点就是中国现在有钱了,还有雾霾。狂汗。。5 x: X( E4 o# l- B5 v
( k9 k5 \$ Y# N! |2 Q2 K4 Q
       第一次的Party就讲到这了,因为有过这么一次Party的经历,我越觉得和Pauling成为朋友很有必要,因为她可以带我去见识不同国家的人。因为她是法国人,她能会容易的和其他欧洲国家的人聊到一起,而在这点,同为亚洲人,很难做到。这也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待会再详细描述。
- X+ Z) b# e+ ?* l$ L) {7 {1 I: J- ^2 _7 c) @- w9 ]
加了她的Facebook,拿到手机号码,加了Whatsapp(微信一样的东西),就联系起来。问问有没有类似的聚会,如果有的话,我可不可以参加。
! D: `/ ?# w0 _1 c! {) m: n
$ ~) W) i5 d9 m, T" l3 E' Z" E然后就是今天。- }2 h+ @: Y4 Q3 n+ M
  D$ ^; u8 w2 ^7 g( ]0 e, \
今天刚好是我所在城市的啤酒节,在我看了一顿胡吃海喝在所难免了,可怜了我的钱包。但是为了融入他们的圈子,还是得跟上。今天是个小聚会,一共六个人,六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芬兰人,法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和中国人。在这个小群体里,中西差异完全体现出来了。首先在话题方面,聊天嘛,讲究话头,也就是主题,比如说旅游啊什么的。其中一个话题,他们就说起了,在西班牙和法国旅游的时光,马德里啊,巴塞罗那啊,巴黎啊说了一大堆。好在上过月去了爱沙尼亚的塔林,做过轮船去芬兰的赫尔辛基。一看旁边有个芬兰人,我马上挑起这个话头聊了起来,直到下一个话题。在这里悟到一点,欧洲各国太近了,有太多共同话题可以聊了,而这些点我们中国人不具备。  C* ?6 A( p, T# ^
! x7 y8 p. o0 s, s1 I0 q2 i
在谈话期间,西班牙女孩的乳沟若隐若现,真想帮她把衣服拉上。旅游的主题过了,就喝酒吃肉,和国内一样,不过我们是站着吃。。。期间,我和德国人聊了一会。他是学自动化的,而在我所在的大学,有相当多的中国学生。于是我有一句没一句的问道:2 r( Y- T* k, W% {+ z' m- P
was denkst du von Chinesen/ Welche Eindrücke hast du von Chinesen.(你对中国人有什么印象?); {5 f1 [$ }1 ~7 D* B3 m" \3 _
' [$ ]2 W5 l. s9 u4 s
他回答道,Es gibt viele chinesische Studenten an unsere Uni. Aber sie bleiben immer zusammen,nicht mit Deutschen, sondern nur mit Chinesen. Sie können während der Vorlesung den Professoren nicht verstehen. Ich bin ganz neugierig darüber, wie sie die Prüfungen bestehn können. Wenn ich sie Frage, sprechen sie schlecht Deutsch und möchten sie auch so viel mit mir sprechen. Du bist eine Ausnahme.In Vergleich dazu habe ich einige Studenten aus Taiwan kennengelernt. Sie sind viel offnener.(在我们大学有很多中国学生,但他们总呆在自己的小群体里面,也不和外国人交流,他们上课也听不懂教授讲的内容。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通过考试的。和他们搭话,觉得他们首先德语不好,并且总是躲躲闪闪的。而你是我遇到所有中国人中的例外。相比来说,我认识的一些台湾人,比他们开放多了。)。
$ b0 |# Y8 L$ q" L7 ?. G4 z  n+ q# S# {" z
这让我陷入深思,我们为什么会这个样子,一直待在自己的小群体里,我是不能理解。因为我喜欢出来和德国人聊聊,练德语也好,专业交流也好,不想让自己在外国,还整天说中文,那还不如待中国算了。聚会继续进行着, 聊着聊着,直到散场。
" i) w$ ]- W4 d' w- @, d3 h2 _0 F6 E" j4 W9 Q' B- n. S' ]+ b
我算是将我经历的两个纯外国人的聚会描述了一遍。我的得出的几个结论还有疑问:
( A3 v# v" f! i' v" H4 x! ~9 [2 U1 w7 d. v3 E& |+ Z
1,在欧洲,就老百姓来说,越开放的国家,老百姓越没有外国人的概念,无论是谁,面对面交流下,觉得不错,就能成为朋友,让人感觉很真诚。反观国内,推崇的是 防人之心不可无。- V$ C6 y# f  f$ ^5 c3 M1 k
9 h* ?' v, X. b# K+ T
2,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难很好地混进德国圈子里,我觉得是主要是文化差异问题。但详细的我分析不出来。就我来说,我长期交流的德国朋友有4个,一个语伴,一个法律博士,两个机械制造硕士,和他们聊得挺好,但真正的要成为好朋友,还有距离。在这四个朋友中,只有和我语伴成为了真正的好朋友。我觉得我也是中国人,为什么和其他中国人差异这么大,相当一大部分的人,都喜欢缩在中国人圈子里。有些极端的,来德国3年了,我的德语都完爆他(我2年不到),比如第一次的聚会,就我一个中国人,怎么会呢,这可是个国际Party。各国年轻人都来凑热闹,而中国留学生神隐了。至于日本人,日本人来德国的本身就很少,所以没有也能接受。中国人就这么格格不入吗?
$ h+ t' B8 F; {& W  l* N7 p6 M: @% e' A- m5 ]
3,欧洲人和欧洲人,能很好的相处在一起,虽然名义上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文化应该还是挺相通的。而作为中国人,难度略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明显的感觉到,在陌生的群体里面,只有我不断的找话题,才能继续聊下去,我一停,马上陷入尴尬。% ^) N! w* j. r3 [7 n

7 U/ [* D( u, U1 {4,这一点是我最想说的一点,有人说,科学技术不是西方文化的全部,而是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附属品。不知道中西差异这么大,中国在科学技术发面,会不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呢?正像8爷所说的,还在睡,还没醒,只有醒了,就和世界不那么格格不入了吧。
7 p! @7 K4 y: S7 Z$ k, @% @- a
0 l2 I1 E7 }2 M5 T
! Y$ t1 i7 R' ?5 i3 B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106 收起 理由
ywjianghu + 1 动脑筋了。
yinzengguang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子云绳业 + 1
好方案 + 1 跟缴
LIAOYAO + 1 跟缴
xlf63 + 1 学费
老鹰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07: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学习,听大侠讲课

点评

这也是一种经历。有些事,并不一定要亲历,但多听别人的经验也是能扩大眼界的。大侠可以多写写洋鬼子的一些情况,啥多可以写,让俺们土包子见识一下。。。呵呵  发表于 2014-6-7 16:44
狂汗,大侠算不上,只是个摇旗呐喊的小喽啰  发表于 2014-6-7 16:08
发表于 2014-6-7 07: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觉得是因为楼主有真才实学(至少语言关过了)! }  u% n) V: n/ t$ _& F/ x8 A
我英语稀烂,所以我很清楚这种状态。0 w; l. q/ q5 _' D+ e5 S
不是真的愿意神隐,躲大山里修仙
/ ~0 z# Z% e6 `7 h. G, R4 g+ `而是压根不会说,张不了口,心虚,怕被人鄙视,所以干脆躲起来8 r% {& c8 l; b5 ^  E/ Q1 S
努力学习吧,太累,回老家开开跑车,找个小姑娘啪啪啪多有意思

点评

我说的情况是只限于生活交流。工作中,要求会提高一些。  发表于 2014-6-8 02:28
我也知道这种感觉,说不好怕别人鄙视。但我是这么想的,作为中国人,说德语没德国人说那么好是很正常的,而中国人说德语说得好,外国人会很惊奇。所以结论是,说不好,不用怕,正常情况;说好了,别人加倍认可  发表于 2014-6-8 02:27
这个状态有同感!  发表于 2014-6-7 11:21
发表于 2014-6-7 08: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太大,中国一个国家的面积就包容了十几个欧洲小国家,我们在国内旅游,和其他省份的朋友也聊得起来的。 道理上应该就是这样。

点评

楼主潜伏,,呵呵  发表于 2014-6-8 23:42
对的,是这个理。我现在想解决的问题是,如果打入洋鬼子的内部,哈哈。  发表于 2014-6-8 02:30
发表于 2014-6-7 08: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们的人在外国都做什么呢?     在德国留学后有多少能留在德国工作呢?   楼主给科普下

点评

学生的话,生活简单,除了学习,也就只有聚会吃饭,有钱的话,可以出去旅游旅游。 工作的话,留在德国工作的有三分之一吧。  发表于 2014-6-7 16:06
发表于 2014-6-7 08: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老外交流,一是语言,二是爱好志趣。
发表于 2014-6-7 09: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浙科院的?

点评

不是的哦。  发表于 2014-6-7 16:10
发表于 2014-6-7 09: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差异,生活习惯,语音都有差异,这跟穷小子去上流社会差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耶稣爱子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6-7 09: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还是文化背景不同吧。
发表于 2014-6-7 10: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西方文化差异是蛮大的。去年去德国出差,遇到一个中国人。他加入了德国籍。他第一个妻子是一个德国人,但由于文化差异,最终还是离婚了。现在的妻子是一个中国人。

点评

我见到的例子,基本上是中国女人嫁给德国男人,大部分精神生活不是很美满。文化有相当大的影响吧。  发表于 2014-6-8 02: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5 22:17 , Processed in 0.09668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