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2011年8月在飞机上写给员工的一封信,在信中提到“您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我们一定会认真倾听,但不一定会按你说的做,也不一定会给你好脸色,因为我们也是人,我们也会生气……”同时告诫入职未满一年的员工“千万别给我写有关阿里巴巴发展战略报告”。2 v" I* G+ M" ?) {) P5 h( `
, W! U7 g2 r& M2 ]
马云为什么会发这样的信,肯定是因为新员工,天天抱怨,天天不听话,所以马云发彪了,他很清楚的告诉新员工,别给我那么多废话,公司是请你来做事情的,不是请你来发牢骚的,不然就走人。我们在冶理公司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当时也是痛下狠手,将意见太多的人,请出了公司,并且我们也做出了基层岗位只要听话的员工,不要意见很多的员工,在招聘时做出了年龄上的限制,比如说,基层员工年龄不超过25岁。原因很简单,年龄太大的人,又没做上管理层的,一般都不好管理。所以也提醒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你的基层工作时间很短,只有2-3年,如果在这2-3年中,你不努力做上管理层,那么3年后,你再找工作,很多公司是不会要你的。如果你想明白这点,你就掂量下自己还有多少日子可以混了!. v$ g6 s' x4 a2 N, n3 D7 l
; o! a6 P4 m; k; f, \ 马云在信中提到“来公司三年内,请认真按:看,信,思考,行动和分享五个步骤。”
, N. w7 }1 k; R% n- ^# z! ]2 Y; D) }. s
1丶看。 来公司先看,少发言。。观察一切你感兴趣的人和事。从看和观察中学习了解阿里。当然最好带欣赏和好奇的态度去看,因为毕竟你是因为欣赏和好奇来这公司的。* V$ |( d% }& n$ R) M
+ D4 D- h& j9 G9 K! B5 l1 v6 U (说说我们公司吧,我们公司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就开始培训公司价值观,培训老师就是各部门的主管,在培训过程中,就一直在观察每个员工,如果觉得不适合的,就会淘汰掉)
. `) l: o# W+ [1 u" S: \4 }( x p4 K; i5 O2 R$ p
2丶信。 问自己信不信这家公司的人,使命,价值观。。信不信他的未来。假如不信,选择离开,离开不适合自己的公司是对自己和别人最负责的态度。最讨厌是留在公司拿着钱占着位,毫无建树并天天抱怨并不相信这公司的人。信不信公司是否是真的做的和说的一样,是否真的在努力实施公司承诺的。当然也要判断个别和群体。* N$ u8 J* Q/ \* U" a/ h% Z4 u
5 h$ k8 S' |" s8 ?1 I# u2 N 3丶思考。假如信了,留下了就仔细想想自己可以为实现这公司的理想和使命做些啥。思考自己留在这个公司里,团队和工作有我和没有我,有啥区别?我到底该如何做好一个优秀的员工先?我们欣赏想当将军的士兵,但我坚信一个当不好士兵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将军。
% U, o% d: P7 F6 J+ n$ L& v6 H' w6 ]) e4 J
4丶行动。 这是最难的。懂道理的人很多,但能坚持按道理办事的人太少。行动是真正说明思想的。阿里的工作是单调乏味重复的,因为我们应该把新鲜快乐刺激留给客户们。行动也是要有结果的。我们是为努力鼓掌,但为结果付费的公司。
* a' e O- K/ w% o* e4 c# t. ~, V
8 n8 z2 t3 s5 `( X0 r' S 5丶分享。 经过看,信,思考和行动后,您的观点才真正珍贵,必须和新来的和以前的同事分享。。。今天很多同事来了没有几天就开始指责和批判一切。。。呵呵。。你觉得我们会喜欢吗?我是肯定不喜欢的,因为我们不是请你来批判,我们是请你来完善。。当然批判领导,批判制度和批判体制是永远站得住脚的,也是在今天社会里最能赢得喝彩掌声的。令人遗憾的是往往绝大部分满意者不会站出来说,而批判者往往誉满天下,也许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坏事多。有些发泄性的批判,除了让人不高兴外,其他意义不大。我们期待的是分享性批判。+ k! T5 I$ X% M0 W1 v; T4 K
* z' B- v" F% F! r* t
上面的每一条,老板都要看看并且理解,如果一个员工,业务能力很强,很有才华,只要不听话,至少在我们公司是呆不下去的。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套KPI考核,客服,美工,运营,我们都有KPI考核,如果考核结果几次都最后一名的,也是要被淘汰掉的,马云说过,对员工不严格,就是害了他们。( k7 |# f" a, o) A3 W& K. z/ a3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