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有一段时间没有对现在的工作进行总结了,每次有些感受,习惯分享到社区,希望能引起一些共鸣。。。
' M- Y1 C4 I8 `* T' F
6 l% P, w* e* F6 }7 y; ? F 最近在学习工艺编制,我们公司的工艺编制在我刚开始学习看来,不过就是把一个零件的加工过程列出来,挺简单的,完全可以用个模板来编!往往觉得事情越是简单,真正工作起来就越困难!首先,工艺没有涉及的部分比较多,比如,很少会在工艺里安排每道工序的定位,问题就出来了,对于我们公司的工艺来讲,一句话就把这道工序描述完了,而我在编的时候,会想这个零件要怎麽去定位,车一根阶梯轴,每段如果有些要求,我怎么来保证?# y8 E6 X6 P2 b) J0 b$ g$ S, ]
. J/ v8 @) c9 }0 _; M 其二,对于加工余量,我们的工艺里基本就固定在几个值,而让我困惑的是,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我如果把余量留多了,肯定会影响下道工序加工人员的工时增加/浪费,如果少了,肯定又会招来一顿批;其三,毛坯尺寸的确定,材料的选择,我们用的材料就几种,而且对热处理的要求也没多少,选择毛坯也是按照一个模式确定,这个比较局限,或许我应该在这种局限中把现有的材料掌握好!然后,对于工艺顺序的确定,基本上我们的零件在公司现有的机床上都能加工出来,所以安排工艺顺序相对挺简单的,但是现在想到,零件虽然能做出来,但是能否保证合格,这是个未知!加工师傅是按工艺来加工的,他只要保证自己这道工序不出问题,可能就不会管上道工序怎麽来的,对下道工序有何影响。。。
* ] k- j; I W9 N3 D6 a1 r! Q
1 g/ ^& Y! ]7 s8 e- P" H& ] 以上的零零散散,可能已经偏了主题-_-||扭转一下^_^首先,在一个公司里,很多工作已经有既定的模式,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很容易陷入固定思维,不愿尝试新的思路;其次,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因为缺乏对事情的一个全局把握,按照固定的方法可能(很多公司基本就是有一套套的做事准则)也可以将工作完成,因为缺乏对此方法“为什么这么做?”的探究,最终只是学会了“做事”,而不是“做事情”;最后是撇开工作的感受,在论坛中,经常看到许多问问题者,完全抱着一种“拿来主义”的心态,总希望能马上得到大神的答案,不经过思考来问问题!
$ G# ^, B. @1 y( K+ t* ^
% j1 _$ H4 _# H ~2 r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从接收信息,到处理信息,再到吸收信息,如何能做到转化信息,甚至传递信息,过于依赖别人直接给你的信息,你永远就停留在接收信息的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