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677|回复: 59

工作之后,慢慢的发现自己不会的太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1 20: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刚进入工作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
  T5 R$ Y! f: [, r
  i# J) B/ j1 H8 V& C  K( e. y4 B回想读书生涯,感觉自己读书还是优哉游哉的,大学时,一半的时间在打魔兽争霸,一半的时间在学习、吃饭、睡觉,净一个瞎玩。。。曾记得为了争到班上魔兽第一人,疯狂的练习,那股奋斗劲比自己高考那年还疯狂。考研那阵,学的有点累,不过考上了。一晃,大学混下来了。然后,读研,读研也是很悠哉,晃晃悠悠的,不过师兄、师姐以及同窗人都挺好的。+ x, Y0 h- `8 b9 B* C% X$ |6 v( S
; M+ M3 _  r7 m8 ~
师兄,也是挺爱玩的一个人,不过脑子很活,没看他努力什么劲就轻松毕业了,同时包括导师、同窗、师姐等人都觉得他以后肯定会有大前途的,太懂人情世故了。师姐,挺腼腆的一人,很用功,不过最后也仅仅是勉强毕业,这读的有点累啊。同窗,人挺好,挺喜欢左右逢源的,遇到问题的时候总能找到一帮出来救场的人,牛人一个。我,在他们当中充其量一小角色,凭着学术狂人的指点,再加上同窗们的帮忙,
3 m. l8 ~# ^+ w8 a2 R. O  D5 u- L$ Z" X4 L$ z/ d' I; e2 p
毕业了。不过读研教会了我很多,用导师的话说,读研最主要不是教会你某一样软件、技能,教会你如何发论文等等;最主要教会你一个学习的方法和眼界宽了。想想读完了研,玩了3年的DOTA,练了几十个号,差不多几千场次;学会了很多软件,像matlab、mapple、patran、nastran、dytran、fatigue、abaqus、proe、ug、photoshop、python等等,典型一杂家,都是学了点皮毛;发了篇论文;学会了十来种仪器,像金相机、表面抛光机、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普通车床、剪板机、手动焊等等,也是会了点皮毛。
: i* k" o2 K; X% V- W- Z& ?工作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企业里不是像咱以前用有限元一样捣捣浆糊,咱会的那点皮毛完全派不上用场。也看到了很多“捣糨糊”,混混的,等着退休。有些人则像是捣糨糊的,其实是牛人,平时不出手,但凡出手那肯定是一般人做不了的事。
/ H) T6 N% F1 @* P- E( U5 f' n
5 B. C; y0 I: Q0 K随着工作的时间长了,发现自己不懂的太多了,说一个简单的,以前觉得钻孔挺简单的一件事,当真正自己钻孔的时候,一堆的事让自己明白自己其实就一个菜鸟。比方说,1mm的钻头钻二十几毫米的盲孔,材料是钛,就给你普通的麻花钻,你怎么弄?再比方说,一工件长的歪瓜裂枣的,打一斜孔,怎么弄,这工装咱就没想出来。小钻头钝了,怎么磨,说小一点,0.4mm;大钻头钝了,又是怎么磨,摇臂钻用的几十毫米的钻头。再比方说,车床车出来的回转体零件外圆尺寸大了一点点,这工件与另外一个工件的孔相配,关键这工件一端为有锥度的,那端不能装夹的;反正咱是没弄出来。
. @; R9 h+ m% 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1 收起 理由
xlf63 + 1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 基础|主题: 799, 订阅: 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3 1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研究生做工艺,确实有点屈材了,有没有想过三年以后做什么?五年、八年、十年后呢?
8 W( j# Y4 l9 N; s% V. x0 T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种产品可能有一套好的工艺足矣,一旦工艺稳定了、成熟了,改进的空间更小了,工艺人员还留着做什么?0 b2 W' D; k" T
社区六角车前辈是工艺人员的代表,有很多例子,但大多是一份完整的或改善工艺,为老板攻克了难关,省下不少钱,但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  g, W! u, {  ^; b) F* W3 K
又比如不做产品,只研究一种工艺,推广到各种产品上,那学的各种其它技能还有用武之地么?2 e0 R: D) L5 x% H
走来走去,总觉得不爽。
+ y/ S5 P/ u- |设计却是不同的,各种计算,通用于各类产品,产品的改进是无止境的,满足客户要求,提升性能等等。
# ?& N; Y( D0 n7 J1 q0 ~: f. F' `' K; A$ t% M  \
国内的技术落后,一方面是因为搞理论的只搞理论,搞生产的只搞生产
) r! L6 X; _  Q; [有限元同一个软件,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能有人去将原因找到,研发能力自然会上去。
' j, Q+ P! t* P0 ?2 kAVL的软件为什么厉害?不是算的好,是数据多,AVL积累了无数的发动机数据,计算可以不断修正,直到与实际情况一致。
6 p" N; Z; l1 ?! O  P8 ]/ W. |/ ?; v& i5 g' \) z  h
说了这些,有感于兄弟的精神,但也希望兄弟少走弯路,找准目标。$ g/ b* k  v" b4 e. [2 m1 T
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多东西不会也是正常的,但十年八年后,你能有哪些是别人不会的技能呢?

点评

做好当前的工作。如果连当前的工作都做不好,基础打不好,何谈顺利的转型。其实大侠,不妨说下,国内985高校的学生很多出来是做工艺的,因为设计岗位早已经人满为患了、没位置了。。。  发表于 2014-2-23 14:30
哈哈,大侠,感谢您的帮助,其实您说的我一直在思考。其实,大侠,转型也需要机遇的,我现在做的只是为以后的顺利转型打基础,平时的生活中我也不断的温习读书期间的设计知识与机械设计手册,不过相比这些我得先  发表于 2014-2-23 14:2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2-21 2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圆画的越大
) u7 ], l' e3 d% v越发现,边界越广

点评

是这样道理。。。  发表于 2014-2-28 23:01
呵呵,还记得以前自信满满跟一位师父说我用有限元算算弹簧的刚度,算出来发现,就3N/mm。人家的许用值范围是7-9N/mm.咱这水平差的太远了。  发表于 2014-2-21 20:41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2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毕业那会,什么东西都想用有限元算一下,算出来的结果真的不能看了,与实际值范围差远了。。。
发表于 2014-2-21 20: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还没毕业呢,请问我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点评

哈哈,大侠,咱哪能指导别人呢,也要被人指导的,你是江苏大学读机械的吧。。。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很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路。  发表于 2014-2-21 21:43
发表于 2014-2-21 21: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楼主的话很有感概,在于读研究竟能学习多少东西。 我们这一届十几个人,每个人做的东西都不一样,互相之间基本不懂,都是听起来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 但是,现在的社会分工这么细,在学校做的课题方向和工作时的职责到底能有多大的重合度,与其花大精力做课题倒不如多花点时间多学学基础的东西,工作后上手会快些。 小弟还在研二,个人愚见,请多指导

点评

每个人选择读研都有自己的目的,最后只要研究生毕业之后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即可。东西是学不尽的,但是方法最好能在读研期间学到,这将对你一生受益,仅是个人见解,望能对你有点帮助。  发表于 2014-2-21 21:45
发表于 2014-2-21 21: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看你的回复发现都是理想的理论多,不过你出身很好,机械专业硕士出身,认真努力有机会成技术大牛的

点评

这点我是赞同的!lz的起点是很高的!一年下来,你就会知道了。我本科毕业之后就发现了有很多东西我都这东西为什么做!lz学的东西,在实际中只是一个工具.什么样的工具看用在谁手里。  发表于 2014-2-22 08:52
承蒙大侠看得起,咱其实经常被车间里的师傅笑话。。。不过有人说咱是以退为进。。。  发表于 2014-2-21 22:09
提到大学,那就不能提了,我走着一条奇特的路,也许今年是个机会,希望自己能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台阶。你年轻有潜力,加油了哈  发表于 2014-2-21 22:07
还有,可能让大侠大吃一惊,咱现在的身份是一名操作工人,哈哈。咱向部门申请,大轮回,从车间从新干上去。所以很多东西是我读书的理论与我自己操作相结合的,所以很多时候咱可以很有底气的说这东西咱的确知道。  发表于 2014-2-21 22:04
大侠,我是机械专业制造方向的硕士。本科、研究生都是偏向制造的。涉及不到设计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不过大侠,咱很多回复其实都是偷师学的老师傅的经验,有些东西只是理论化的表述了实践经验而已。  发表于 2014-2-21 21:59
发表于 2014-2-21 21: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软件应用的挺广啊,从疲劳到瞬态,从通用CAE到数学软件,就算都是皮毛也很厉害了" ^2 j: n% m5 v5 y, q
感觉毕业论文就是耍个软件,花花绿绿看起来很高端,谁都不管结果对不对,然后就被踢出校园了,哈哈

点评

说实在话,本科生、研究生都是过去式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就要看你在工作中努力程度,这才会决定以后的人生走向。仅是个人观点,O(∩_∩)O~  发表于 2014-2-21 22:33
确实,可能本科确实不好,用心做的人很少。没有读过研,关于研究生确实了解的不多。不过您导师的话确实是很在理儿~ 赞一下~  发表于 2014-2-21 22:17
说句实在话,毕业论文有人是用心做的,的确获得很多东西,不过工作之后发现这与读研获取的知识脱轨。读研,我还是认同我导师的话,学的是学习方法和开阔自己的眼界。  发表于 2014-2-21 22:07
大侠,其实为什么用这么多软件也是有缘由的。研一的时候,研三的师兄说疲劳这块国内做的人不多,所以我专门借了本书研究疲劳,然后学习疲劳分析,疲劳分析是后处理软件需要很多前处理软件的,所以一并学习了一些...  发表于 2014-2-21 22:02
发表于 2014-2-21 22: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下大侠,大侠上面有提到,用有限元算过弹簧,刚度差很多,没分析是什么原因么。
. K9 w1 T% `" J% u) D  o# U我一直觉得,静态结构算出来的结果有问题还是挺少见的。

点评

多谢两位大侠,有空我自己也用有限元做一下弹簧的刚度,和书上的公式结果对照一下~  发表于 2014-2-23 23:04
有限元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边界条件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更多的是没有考虑到模型的实际受力情况,弹簧实际是不均匀的,有限元划分的时候也是不均匀的,加了力之后情况就更复杂了。。。还是需要大量的经....  发表于 2014-2-23 22:52
大侠,您这样做很好,不过要想要好有限元,还需要你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知道一个结构的受力点在哪里,结构如何简化等等。。  发表于 2014-2-22 07:30
有限元基本都是自己在用,真的很少做实验来验证仿真的结果,确实是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了。现在开始学学软件背后理论,有时候算的东西,真心 心里没底...  发表于 2014-2-21 22:50
大侠,其实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发表于 2014-2-21 22:31
大侠,这个可能就是八爷说的那句关键:有限元精确建立在于其力学模型的精确性;可能我是欠缺了精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  发表于 2014-2-21 22:16
发表于 2014-2-21 22:0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研究生出来还要干机械加工的事,有点不可思议

点评

大侠,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每个人都设计好了很多条路线,当一条条路线都堵住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最终适合自己的路,然后走下去。。。  发表于 2014-2-21 22:10
发表于 2014-2-21 22: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个后进,差的更多了,努力

点评

一起努力吧,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朝着目标方向前进吧,大侠。  发表于 2014-2-21 22: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5 20:19 , Processed in 0.08718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