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时间,上网查阅了一下美国一些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对照我国高校的培养方案,从中找到了答案。 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培养标准- q$ u1 F2 m- k9 P( ?# M
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标准是与其“培养具有自由思想、健全人格、遵守法纪、自食其力的公民“办学理念一脉相承的。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教育战略计划委员会”对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生提出的标准包含十二项内容: 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2.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5.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6.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7.具有判断什么意谓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8.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二、我国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方案! Q, [. m; U7 d: ?
中国大学数量众多,类型复杂,各个院校、专业的培养方案虽千差万别,但侧重理论、重视知识、忽视能力是其共同特征。这里,选择某政法大学法学本科的培养方案加以说明。 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党、国家的法规政策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领导法学实践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5 b) j6 s! U9 y! [1、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2、熟悉法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3、具有一定的法律执法的基本能力;4、掌握法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5、了解法学的前沿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运用并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水平。 三、中美培养方案的对比分析 N7 Y. `) y4 i2 `/ |9 ^
1、美国本科生培养侧重重能力、中国则侧重理论、知识,因此,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都属于学究型人才,脱离了科研院所、垄断国企、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就业范围,就很难生存,属于温室花朵型的培养模式; 2、中国本科生培养方案虽然也提到能力,但这种能努力局限于专业范围,美国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则比较强调社会生存能力。因此,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改行,与初中生、高中生同台竞争,往往不具备优势,属于生态位极其狭小的“窄布种”; 3、中国大学的本科生培养方案重心偏高,很显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一个本科生,是很难把握学科的前沿理论及其研究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教学、科学研究能力的。美国大学的培养方案重心偏低,更多地考虑一个公民在社会上独立生存、自食其力所需的各种能力。中美大学培养方案的差异,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我国许多高学历人员不会谈婚论嫁、不会处理夫妻关系、生存能力极为低下现象。 点评:
( Y+ n; [3 U* R% h, l( Q5 F. k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文凭泛滥、海龟回国的今天,从功能上讲,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退化成了一种人生经历,学历高低与人生命运、专业知识与就业岗位的关联度越来越低。在这种国情背景下,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可能比文凭的获取、专业知识的形成更为重要。对于这一点,高等教育者、被教育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