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平时的生产中,工装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大到大型飞机壁板的的成形工装,大型钢结构件的焊接工装;小到我们经常见到的三爪卡盘、钻夹头,这些都是工装。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工装的理解不同。
; w; w J0 {" A) ^6 v* v# ?* `* T0 E* k- @0 ?- H9 M5 n9 k2 J
我对工装的理解是:1.简单,设计尽量简单;2.通用,尽量增强其通用性,这里可以说三爪卡盘是伟大的工装;3.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4.便于安装拆卸。
. q+ h4 j, d4 Y( g, T* g x- h& N* Z
/ }" `: N( K1 b) n5 Z) k, r 首先,如何保证设计尽量简单。打个比方,回转体零件精加工内孔或外圆,通常我们的做法用镗刀镗三爪,用镗好的三爪夹持工件。这样做,首先三爪卡盘是现成的,节约成本;其次,三爪是通用的夹具;再次,三爪的内孔是车床配合工件外圆尺寸镗出的,可以保证加工精度;最后,对于常年使用车床的操作人员来说,安装拆卸工件比较方便,毕竟三爪只要松一点就可以取出工件,然后继续安装工件了。! V& Y6 J; e" X/ }
/ T' q. d d( I( y! U+ }, G 其次,如何增强其通用性。能用平口虎钳、三爪卡盘、钻夹头等通用的工装夹具装夹的,尽量用这些装夹,精度要求不高的复杂工件也可以采用组合夹具装夹。
& Y1 z1 X; G" o8 F0 n/ n" V& m4 @% K) V9 z v) f( p
7 u3 a* o5 }! B 再次,如何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这个首先你得明白加工定位基准的概念,得明白累积误差的产生,明白装配误差的产生,如何减小装配误差、定位误差等等。打个比方,一个方形工件、中间挖腔体,光写出每一道工序是什么、每一道工步是什么,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这么说,这只是一个套路,经常看别人写工艺文件,就可以随便写出这些套路了。问题是如何保证工件的加工尺寸才是一个工艺文件的精髓所在,保证工件加工尺寸的常用方法是通过设计工装夹具。
8 G$ d6 F' L* M2 U8 d5 U0 b6 z7 i/ ~, L. |- |( b
2 L' e! B9 r6 t/ T 最后,便于安装拆卸。说到这,经常操作机床的人对此深有感触。其实,如果工厂想提高产能的话,可以从改进某些工装的安装拆卸角度考虑,减少装夹时间。7 e" w# `! G& s1 g( M; M' [
# g; C' z9 Y, j2 H q& `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其实工装夹持工件的过程也是一个装配的过程,好的工装可以尽量保证装配的可控性,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3 I e' F, `0 T$ q
" K* s( N+ b3 _ 闲聊了这么多,希望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多聊聊。其实工装这玩意,一线的操作者最有感触了,因为他们是使用者,同时大部分工装思路也是源自那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