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处士 发表于 2013-9-5 16:11 
3 S3 O F6 g2 ?3 Q我认为有几种方法:
6 e9 E5 b! ]4 w1 m0 X# E, _' ?第一种是做试验,测定冲击时间t,然后假设冲击力恒定,可算出F。4 ?8 v3 V0 g5 b( X
第二种是测冲击行 ... 5 E& ?0 Y0 f7 S' [4 i! e( n2 |0 D
前段时间我看一个讲解材料力学的视频,里面讲了冲击力和零位冲击,提供了一个公式,但我不知道是怎么推理出来的。) x) o$ W( p) F- D% g6 H$ p/ i. b
) P! w( e* J; n8 O! h1 Z
大致是这样的:, I9 j6 p" E5 Z4 C1 h2 h: H
- Q( o0 E5 d" i. O, U# S将冲击当做动载荷来处理,被冲击物的变形能,等于冲击物的动能+势能2 F+ M8 M# b# u' Z9 @, `
( u/ e- @, U' }7 ~4 Y7 pV+T=Vc/ O( z1 x7 ?) K Z Y
V 冲击物的动能+ C- s3 Z4 x7 ^" I8 x
T 冲击物的势能
' W1 w# z4 C* ?' B7 n. t, ZVc 被冲击物的变形能* P$ b, P1 `$ L" S; J; Y3 t
. ~$ J! v4 z0 M; D* D
可是最后抛出一个公式,说冲击的动载荷大于静载荷,给出了一个“冲击动荷因数”,说是载荷放大倍数,我不知道这个怎么推导出来的。
: g& x6 ]0 z9 g3 c
? n, q/ t P& ]* }& v: e动荷因数公式如下:
, i7 B. T( s# t9 ^& N9 H, OKd=1+sqrt(1+2h/DETAst)3 n% o- i$ {/ y; v% Y+ Y# y7 T
2 d) S# p8 V7 D" a1 x
h 冲击高度6 O* p3 h( g, B# B/ D+ ~7 h
DETAst 静位移,就是冲击物的重量,当成一个力,静止地加载到被冲击物上,所产生的变形量
3 R; L2 _/ u+ `& X: _4 z8 u" D2 g' _) y
一个桌子上的物体,手将其拿起,让其恰好离开桌面,再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对桌面有个突加载荷,此时冲击高度h=0,计算出动荷因数Kd=2,也就是说,最小载荷也是物体重力的两倍,这个称为“零位冲击”
0 {- P* L8 U7 {/ u/ ]
0 H+ @7 A6 b8 \8 y9 _0 V+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