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11|回复: 9

机械工程师向往自由的逃亡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8 09: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潜水艇”逃亡
+ b: D7 |0 D7 w8 ?1968年,一位东德青年利用河流潜水到达西德。大家心目中的潜水是什么样的?潜水服?潜水镜?总之他一个人能有多大本事,还一切都必须自己造,最多是一点粗糙的个人潜水工具罢?这位青年自己造的是潜艇!他用的是摩托车马达,配上自己组装的钢板,还有导航,压缩气体等系统。硬是在家造出了一个个人用的小潜水艇。质量如何?我看可以通过ISO9002 国际认证。这潜水艇在水下航行了超过5 个小时,才从西德那边冒出来,其中没有发生任何事故。有同学说了,5 个小时是不是太长了一点,那是没办法的事情,你试试拿个小摩托的马达去潜水看。这小潜水艇当然是一个奇迹,该青年的逃亡过程使他立刻在西德找到了工作,各大机械公司竞相聘用该青年为 设计师 。听说后来他还真在机械设计上大有成就。* E6 @  S7 J: A# E
% J& |- V- B- z0 d

/ e$ A$ n6 y1 Q+ y/ M$ S* |热气球逃亡% w6 x5 \& V: k& U6 J2 g
1979年某夜晚,从东德一个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篮里装著两个家庭--两对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这个气球完全由这两个家庭手工制成,花了数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两个家庭自学成才,从材料学,工程学,气体动力学,气象学……一直到建立家庭实验室,最后成功的在家庭的后院里制作完成了这个高达28米的热气球!经调查,此热气球是 欧洲历史 上最大的热气球,被记入 吉尼斯 世界记录!这个热气球在通过柏林墙的时候,被警察发现了。警察目瞪口呆之余,还算记得开枪射击。这一射击,该气球良好的工艺水准就发挥了出来。逃亡者操纵热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不但枪打不到,连探照灯都照不到!警察只好紧急呼叫空军支援,寻找一个热气球,把它打下来。苏联空军"苏","米"战机立刻出动,但是热气球在28分钟的飞行以后,已经完成了使命,安全落地。问题是,当气球被发现以后,两家人决定立刻降落,以避免被战机击落。这一“紧急降落”,就谁也摸不准方向了,降落的地点无法确定。到底是已经到了西德,还是被迫降在东德,谁也不知道。面对未知的前景,8 个人都失去了验证的勇气。他们根本不敢走出这个气球,就这样躲在吊篮里长达24小时之久。他们已经没有勇气亲自揭晓自己的命运了。他们唯一能作的,就是祈祷。降落整整24小时以后,军人来了,揭开了气球。他们对这8 个逃亡者说出了他们盼望了多少年的话。"你们自由了,这里是西德领土。+ q+ y1 G# p( E% b

# S1 m) P$ b  z# _# P' U5 U. r跳楼逃亡
5 ?7 ~/ F1 t7 o在香港 电影 里,警察或者匪徒经常从人行天桥上一跃而下,正好落在驶过的汽车顶上。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电影,对于柏林人却是生活的一部分。' m" T% m, p, M* m9 j+ ^
凡靠近柏林墙的高楼,都成了东德人“跳楼”的场所。不必担心,这里的跳楼可不是求死,而是求生。只要有东德人爬到楼上,表示出逃亡的意图,西柏林的同胞们就抬着床单被子蜂拥前来接应。逃亡者只要并且把握准方向一跃而下,就可以在空中逾越柏林墙,落到床单上。这可真正是名符其实的“飞越柏林墙”。1 Y. U) {7 ^1 t- T. l$ s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么高的“运动天赋”。曾经有一家三口一起跳楼,六岁的孩子成功了,父亲和母亲却摔到了地面,一个摔伤了内脏,一个摔断了脊椎。在短短的“跳楼时代”,有四个人因跳楼而死亡。0 B1 q2 S4 J& ~
年纪最大的跳楼者是一位77岁的老太太。她站到窗口往下一望,吓得瘫倒在地上。就在西柏林人失望地准备撤退时,东柏林的警察发现情况,冲进了大楼。警察破门的声音给了老太太无穷的动力,她冲向窗口,飞身而下……她成功了!" D( x' W0 u! h* x) s
前面我说过,柏林墙西侧的一段空地仍属于东德,东德一再抗议西德群众侵犯了东德领土,接应的西德人只好换了一种方式。每当有东德的跳楼者表现出逃亡意向后,便会有一辆顶部放有海绵垫的汽车突然起动冲向柏林墙,跳楼者就把握这一刹那,裹着被子跳向汽车顶部。汽车又马上退回西柏林境内。直到东德痛下决心,把柏林墙东侧几百米内的高楼全部夷为平地后,居然还有人延续了这个“跳楼逃亡法”:一位德国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强力弹射装置,他从东柏林市内的高楼上借助这个强力弹射装置起跳,“弹”了数百米到达西柏林上空,然后利用自己制造的降落伞缓缓落地——德国人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一出空中飞人的好戏,也成为“跳楼逃亡法”的落幕绝唱。
6 M8 o# m3 W5 F! z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野嘉森 + 1 好材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8 09: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
发表于 2013-7-28 09: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变,技术在进步
9 i3 n( e& V' \
发表于 2013-7-28 09: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知识几是力量啊
发表于 2013-7-28 10: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机械师哪那么容易的
发表于 2013-7-28 11: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设计制造的东西,和自己性命攸关的时候,质量绝对不会差了5 F/ R7 q, I; H* u5 L
5 Q9 k6 l- Y: R5 N
美国空军的逃生弹射装置的供应商,需要自己真人测试,摔死摔伤都是自己的,测试通过后,美国军方才会采购8 }0 K" b1 ]% d! C. _2 c
2 ~6 L0 c4 q0 E1 E$ U; y
日本制作海豚的厨师,需要在专门的厨师学校学习十年,毕业的时候自己制作的河豚要自己吃掉,没有被毒死的,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
发表于 2013-7-28 1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这个是有优良传统的!
发表于 2013-7-28 12: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机械师都是被逼出来的
发表于 2013-7-28 15: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我知道我设计的东西是我将来自己可能会用到的,那质量绝对是相当好。
发表于 2013-7-28 15: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说的这些 我在NHK 的纪录片中看到一些。6 r; L; a  u4 A7 e) J5 A+ s
70多岁的老太太 奋力一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6 11:56 , Processed in 0.07634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