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itzek77 于 2013-7-9 15:02 编辑 : `5 }* D1 v+ m
$ ?7 D6 v, b6 f" {. e 未见其人已闻其“神” C6 b! [; o U4 T/ T6 Q
他的名字叫钟群鹏,在今天的中国,有人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情不自禁地打战发抖,眼中闪出惊恐的光;同样在今天的中国,有人听到这个名就会情不自禁地自语———大恩、大德、大恩人呀!两眼流出无限敬仰。
! S4 C5 k) P4 H. t 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3 D+ R2 l: [ 熟悉他的人会说:我们的祖国30年来发生过的非自然的大灾难中,有500多起都和钟群鹏3字连在一起!9 i* ~, \0 `# m8 E; D
大到卫星爆炸,一声响就损失2亿元人民币;
& h. g/ B! z7 Z 飞机空难,一团火中剩下的只是残骸和尸体; R# \0 h4 d* k
200兆瓦巨型发电机组的37米多长、直径1米的主轴,一声轰响断成几截;
& a, \7 x* y( | v% b 大冬天里油轮把渡轮拦腰撞成两段,100多人当场毙命江底……
" p; A/ [* n: C8 v5 h 30多年来,他有过很多很多头衔,但他的名片上只印了6项:
" u* N; g+ V8 M 中国工程院院士
3 Y" r9 T& N+ K: N4 } 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专业组长
/ m; t; S! ]+ n6 Q# n- T1 L. R( ~5 w 中国科协工程联失效分析预防中心主任
7 z/ ]+ ?/ k2 d. N" [( d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4 z% A) E( e, g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主任委员(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V! J; y+ W8 X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失效分析预测预防研究所所长/ s4 R6 B5 j" r/ @
了解他的人还会告诉你,只要他去过了灾难现场,同样的灾难在祖国的大地上就基本不会重演。: G+ E8 U6 D% e# [2 d
古人用“一字千金”来形容先贤们伟大思想的价值。今天祖国很多领域中一流科学家们,纷纷以“亿元”为单位来表达、来记录钟院士每一份调查分析报告的分量。2 v' G/ a; r% G. y0 m
那一年,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后仅70多秒,一声巨响,不仅令发射现场的官员、科学家、十几万观众和几亿电视观众惊得目瞪口呆,那响声更让全世界为之震撼的是———只因为一个小小的小型橡胶密封圈失效,竟造成几十亿美元的直接损失和7位宇航员、科学家当场殒命。人类向太空进军的步伐,也由此向后推迟了数年之多。5 W) a$ a' [" h
《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今天的世界,已成为一门运用领域最广、对人的生命安全、经济发展建设有着非凡意义的科学。钟院士就是我国《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的首席科学家。) n, m( \2 ?6 z- W) P( u. i
活到14岁还没见过火车的数学迷5 f' S1 h. J' V
近30年来,他几百次在各种灾难事故调查报告上签过自己的名字,对于那些该对事故负责的人来讲,这意味着灭顶之灾;而在那些因为他签了名从大难中得到清白,或得到巨额赔付的人心中,他真比菩萨还菩萨呀!6 G" k5 ?& V- `7 C) c) e
在一片残骸之中,他可以精确地找到造成灾难的那个破坏所需要的“力”和这个“力”从何来,这个“力”有多大。每一次调查中,他都能精确地判断哪些人的证词是诚实的,哪些人的证词是伪证。
8 ^0 a# s1 e; g* r- r. a; P 他会计算。他可以在计算中为灾难过程描绘出精确的数学模型。当然这必须要有非凡的数学功底和众多学科厚实的理论功底。
, g* N% I Q3 o" G3 f3 \& ] “我14岁时还没见过火车,只见过一辆坏的报废了开不走的汽车”。! ]) ^+ }+ N2 o5 K* g2 A9 a
1940年的假期,大哥带回了一本厚厚的精装书《微积分学》,比大哥小15岁的老三,那一年才刚刚6岁。望着哥哥手中那本写有各式各样神奇符号和数字的书,小小的老三产生了极强烈的想钻进那本书中的欲望,当时人们好奇地看到,六、七岁的娃娃手里,从早到晚抱着那本厚厚的精装书。
) ?+ f+ s" t- d$ p; { 初中时代,钟先生数学从来第一名,从来都是100分。高中时代,钟先生的数学还是从来第一,考得最差的一回是99分。初三那年,家乡来了解放军,两个哥哥和姐姐都参军干了革命。
$ m' A% }( X9 |+ `) U7 o 1951年3月,16岁的钟先生,做了家乡最好的中学———浙江金华中学高中部的团支部书记。第二年被团中央以优秀团干部的名义调入中央团校学习。5 `% y6 B3 c$ V
在中央团校毕业之后,他以高分考入了当时最难考的清华航空系学习飞机制造,他成了学得最好的学生。1955年11月,他成了苏联专家的研究生;1957年11月以优等成绩通过答辩,留校做了助教。7 A8 Q8 q5 r. B: ?! a
断了一指而迷上断口2 L* S9 f5 L' q9 Z% ]- `2 ~
年轻的助教被分配做了实验室主任。他被任命担任绝密的原子能材料的教研室主任时只有24岁。在一次机床的验收中,他的手指不幸被机床咬去了一截。后来钟先生迷上了“断口”,他认为断口中有很多记录……$ {) H1 _2 N; s. C" K; T
有人说,也许是年轻时那次事故在自己手上留下了“断口”,钟先生才会成为断口机理分析、大事故分析与预测预防首席科学家。
9 d0 p" k6 \6 \7 b# Q* c 1958年,被认为在设计、制造、材料上都万无一失的美国北极星导弹,在发射时爆炸,震惊了世界科学界,由此“断裂分析”、“失效分析”及预防预测成为了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领域越来越大,失效造成的灾难越来越巨大。5 [2 o6 w- z1 T9 l& P. K
中国有一位被称为“铁人”的科学家名叫陈迟,从1970年开始对断裂力学进行规模研究,1971年大力传播断裂力学。钟先生从陈迟那里学到了很多。) w& r; B1 j$ Y
1973年,当第一届工农兵学员进校时,钟先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那些学生搞断口。从此,钟先生走上了他的断口研究道路。( ?+ @( p6 [0 b; a0 d/ P2 Z6 R1 h
从工艺断口检查、走向了搞断裂分析、再到断口机理研究、再从断口机理研究分析去搞大事故分析、从大事故分析再到断裂的预测预防研究。
4 ^! i2 y8 Q# x( l7 d$ Z/ N7 A 在我们的共和国中,对断口和失效分析重要性的认识,也是随着经济、科技、军事建设发展中,从不断出现的灾难造成的惨痛教训中一步步深化的。
) b$ @ y. q B( ^: g3 x! K ]3 H 为共和国第一次颁发“首届安全科技进步奖”时,在163个参评项目中,只有两个得到一等奖,在这两项一等奖中,钟先生的成果得到了排名第一的评价。
. n8 d2 B, K5 R1 v2 n. U* I8 D 1998年12月25日至28日,由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两个全国性学会共同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机电装备失效预测预防战备研讨会。大会出版一部厚达800页的论文集。钟先生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这个有14名院士参加、对人类防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大会。0 d8 E) X3 z, u- u. N- a- X+ ^5 a4 ?
他从对断口产生兴趣开始,经过30年中500起灾难事故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的失效分析与大事故预测预防的完整学术体系雏形。0 x6 g# F& U7 _( G1 ]+ x7 K1 q3 P# y
针对每一起灾难而提出的预防措施在众多领域中的被采用,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效益(就单项而言)短期内就可超亿、超10亿!; f$ M/ [6 v; |3 ~
他的众多建议,不仅对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而且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都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 {% E: p- P. V8 z& s r- m3 @- Q, `0 J" N( K5 z1 e/ H
| | 钟院士为恩师、“两院”主席团成员师昌绪捶背 |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7月19日第十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