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lo0352 于 2013-7-7 23:45 编辑
; o1 m1 B4 ]" s9 N) Z9 L* g& K/ d1 b4 Z1 ^
什么是定量思维?很多可能会走入误区,认为就是数学,其实不完全是。人的思维里,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客观的可以沟通的定量工具,另一个就是人的感觉。如果不需要与人沟通,只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感觉就足够了。这也是98%的机械工程师聪明之处,太数学了伤脑筋,影响生活,反正只是一个谋生手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拿那点有限的薪水,能搞定工作的情况,当然选择简单的方法,无可厚菲。9 i0 D* m8 ?) D9 i! _
' P- V7 W& m8 u1 Y. x7 C9 I. R9 k# G 无论是纯数学的维度,还是感觉的维度,只要能把事情搞定,就没有必要相互指责。下面是两则故事,看看谁把谁干翻了?
+ M6 f6 ~; S# p, V+ g7 A# \
7 c6 A8 x7 B+ H8 E$ m 爱迪生年轻的时候,别人认为他缺乏科学知识,都不怎么看得起他.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毕业生阿普拉曾与爱迪生一起工作,常在卖报出身的爱迪生面前炫耀自己的学问.为了让阿普拉谦虚些,也为了让阿普拉对科学有真正的认识,爱迪生决定出个题目难难他.% l7 y) v) p5 b# Q
+ {$ M7 ~) l' _6 a
有一天,爱迪生把一只玻璃灯泡交给了阿普拉,请他算算灯泡体积是多少.在数学上,只有少数形状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能很快计算出来,像正方体、长方体、球体、锥体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体,有些物体的体积虽然能计算,但很复杂,某些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数学上是计算不出来的.阿普拉拿着那个玻璃灯泡一看,灯泡是梨形的,心想:“虽然计算起来不容易,但还是难不住我!” & m {# O! U# ~* o) k
他拿出尺子上上下下量了又量,并依照灯泡的式样画了草图,然后列出密密麻麻的计算式.他算得非常认真,脸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但是,这个灯泡的体积实在太难计算了.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也没算出来. 0 l! {/ o3 P( V" h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爱迪生来看看他计算得怎样了,只见阿普拉还低着头列算式,根本没有快要完成的样子.爱迪生不耐烦了,他拿过玻璃灯泡,沉在洗脸池的水中,将灯泡灌满了水,接着将灯泡内的水咕嘟咕嘟地倒在量杯里,一看量杯读数,对阿普拉说,就是这么多毫升,问题解决了.阿普拉这才恍然大悟,爱迪生的办法才是非常简单而准确的. ! x v# ?) I: L- p7 c5 ^5 F" p
曾经有一个女人问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是否愿意接受她为妻子, 如果他愿意,那么她将会有无限的喜悦。你们知道康德怎么做吗?在听她说完后他说:「我会想一 想。」而后他想了三年!--想出所有赞成的论点和所有反对的论点。
4 J6 U2 Q- u9 Z( v9 l, o
. O& n$ [5 e t, k& a3 U/ D8 B# O# o* w8 f 他洋洋洒 洒地写一篇论文论证结婚的优点在哪里,以及缺点在哪里。最后,他总算达到 一个非常贫乏的结论,几乎称不上是一个结论:有一个比较有力的论点,那个 论点是借着结婚你将会知道结婚是什么--无论是好或坏--你将会知道。那是比 较站得住脚的论点。
6 a; _* U: ~$ q0 E
, W" y4 ^( `2 S- h. Q7 u' V; Y3 o4 u 所以他去敲那个女人的门。她的父亲来开门并问他:「你 为什么来?」他说:「我已经决定了,因为有一个论点比较站得住脚。总共有三 百个反对的论点,三百零一个赞成的论点--所以我已经决定要结婚了。」父亲 咧嘴一笑,他说:「已经太迟了。她已经结婚了--而且不只是结婚,她也已经 生了一个小孩!你来得有点太迟了。」/ w2 R7 n. s0 \/ _+ J( M5 w
. h9 Y" m4 j J6 G- n0 k t( a
就这样,可怜的康德打了一辈子的光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