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一生 我是马来西亚的华裔商人。我的祖籍是广东海丰,我家族在马来西亚已经是第三代了。我爷爷是在一个小镇上买菜开始养活一家人。 ) i" [* J; W5 \
( p, G& {8 @$ n我的童年就是在蔡市场度过,帮家人卖菜。到了上小学上一下课就要去菜市场帮忙。我这么早就很成熟了。我不喜欢卖菜这行业。我要出人头地,不干心一辈子都在卖菜。我唯有努力读书来改变我的一生。到了中学我考进了本市最好的学校。可是我一下课还是要去菜市场帮忙。很多时间就浪费在蔡市场上。我在学校成绩就很不好。到了中四那一年我就进了职业中学选了机械这一门课程。 ! b6 p0 X- i9 e
+ e* @6 Y7 u& R6 q. P# M* I) K+ w
我在这家日本公司一干就干了八年,得了两次集团的总裁年度最优秀员工奖。跟日本公司有了意见就离开自己创业开一一家塑料挤出成型工厂。从一名学徒到总裁这一条路来得不容易。 1 M) r. L) u; Y+ M/ s8 W0 c
我的小工厂拿下了索尼公司的音响塑料手柄供应定单。我们从一家小工厂得到索尼公司最佳供应商奖把很多的外国公司都打败了。我赢了一场很漂亮的战役。
* ~! m2 Y2 ]. \/ ^$ K$ g% [, V" g r. D! i( i0 L" O( f$ W
就是因为我是索尼公司最佳供应商其他的牌子如松下,菲利普,声宝,都要我做供应商,工厂的生产线从一条到几十条,以前工厂是租来的到后来把工厂买了下来。
" e1 T/ h3 q5 s0 I3 d1 o
5 \# u2 b9 y! @5 m W! ^- J中国教育改革要解决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才”概念:“有知识的人不是人才,有创造能力的人是人才”。我自己就是帮一名索尼工程师设计一支笔一按就有一粒小钢珠跑出来,那个工程师拿了我的设计去索尼日本总公司比赛得了最佳创意奖。我只是读到高中,那个工程师是美国大学毕业。 ; x" s/ X& i/ D! H; U
; g& `9 J! P N/ l) c
我以前在一家日本企业当个小主管,公司跟日本厂家买了很多部生产线用的切割机。我们工厂是生产PVC塑料管子是装电子IC 9 Z7 x3 [& V! l* [9 S
用的管子。日本的切割机割出来的管子长度有两个MM 的长短,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我自己设计了一部切割机能割出0.10
( \8 _0 }$ y+ {- b& B: `, v0 d MM的精密度。比日本人的切割机精密度好二十倍,机器的价钱只要日本机器的十份之一.就因为这发明我得了日本老板的总裁奖。, M% n3 R6 j5 U
9 z4 }2 T& o* z1 K( |7 p3 o
我的切割机是用产品的力量去堆动一个小型的切割机就可以达到零点一米里的精密度,日本人想也想不到我会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这长短的问题。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是要动脑筋去解决问题。日本公司就因为我解决了这问题,生产线就从五条加到三十五条。接下来我把这塑料管子两边要打两个洞的工作都加在这切割机上,这部机器不止能割长短还能打两的洞,这部机器又给我赢的又一个总裁最优秀员工奖。
* O2 C# k: J$ ]% f, Y5 ?6 d- g& j
" q$ W. z) c) j- w2 }IC
8 @% [! i3 a9 y4 P) s管子的长度难以控制问题是在生产线的速度是非常快,每分钟是在十五米的高速,这世界还没有这样准确的传感器可以很准的割这管子。以0.1
" B( R/ s" Z( q- {5 ?* S+ Y秒的公差就会长六到七个里米。可以这管子非常弱小,要用管子去推切割机必需把切割机迷你化。要设计这部机器我用了不少心思。我从来没有放弃我的理想才能把这部机器完成。马来西亚的电子工业一个月就要用到三千万根的IC管子。我发明了世界第一部IC管子全自动切割和打洞机,这部机器能全自动切割和打洞只用三秒钟的速度来完成切割和打洞的动作。一天可以生产四万根IC管子。我做了二十台这样的机器在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八十万根IC管。这部机器是我人生最得意的作品。 5 m: l8 f) M0 g1 K* U
我的机器的控制系统是我自己设计的,我要懂得机器设计,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绘图才能一个人完成整部机器的发明。现在年轻人就只懂一个专业就很了不起了。要**不同的专业才能发明一部机器。不懂其他的东西就是不能一个人发明一部机器。我只读到高中二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很多时候我的专业是靠自己去上课程去学回来的。我要感谢我以前的日本公司给我一个宝贵的机会派我去日本学习。在日本我学到日本日的敬业的精神和对工作上要求完美主意。我觉的上天对我不薄给我机会去学习。我会讲的语言 & c7 |: a/ s* j/ C4 C: e/ K
日语 英语 马来语 普通话 广东话 潮洲话 闽南话. 我上过的一些课程 :-; ?$ @ y& e3 @
6 J' M( z# P' z' n- q德国 FESTO PLC 电脑的管理德国 FESTO $ x0 i$ w" _( y9 v0 A, ^: U* ^, a
气压自动化的设挤德国 FESTO 电子化的应用.
- K2 _2 E9 |+ G# v4 h2 O. l) E我觉得大陆现在的教育的体系下培养不到像我这样的人材,只要学生照着课本去读死书以分数来定好与坏学生,不让学生有自几的想法,没有鼓励学生有自己的创意.我是从机件加工的技工开始,学习加工零件再去学电脑绘图之后再去学怎样做自动化的控制的系统. ' ]6 q; S X: f2 `
我从不放弃我的理想.我要成功我不要去让人家帮我,我要全部由自几去完成.
; L% Z# {% A) w. X9 ?我开第一家手柄塑料挤出的工厂住要是因为有很高的利润.一公斤的塑料才马币四块钱成品可以卖十二块钱。
! s. H, R2 L" d/ A4 ` M! x; z$ w# k3 ?) e7 u1 v( k6 F) ~8 f1 k
sony ( p5 h& J2 @ a) o5 e8 @
一个月就要用六十万根就有一百万的生意了。我买了料一倒进机器出来的产品就可以卖三倍原料的价钱了。可是客户的要求是每根手柄的洞的精密度是0。05 mm / ^& m+ m2 x/ u; d8 U" A2 i
的公差。挤出机不是很精密的机器。我想出一个方法来控制产品的精密度就上用重量来控制产品的精密度。我买了很精密的电子秤来做品管来把我的品牌搞好。不久我就得了
/ c5 n6 B" X; ^SONY 的最佳供应商奖。/ U" z. H: F5 M$ |* ` a1 m1 R3 q
7 U& w$ h) J, b- ?( f
我发明了世界第一部IC管子全自动切割和打洞机,这部机器能全自动切割和打洞只用三秒钟的速度来完成切割和打洞的动作。一天可以生产四万根IC管子。我做了二十台这样的机器在生产线。每天可以生产八十万根IC管。这部机器是我人生最得意的作品。
$ U# U c- }& g& u! `# A; i8 W7 X
" U/ |; h* G- L$ F5 P我的机器的控制系统是我自己设计的,我要懂得机器设计,电子控制系统和机械绘图才能一个人完成整部机器的发明。现在年轻人就只懂一个专业就很了不起了。要**不同的专业才能发明一部机器。不懂其他的东西就是不能一个人发明一部机
" _. G% g7 ^% p4 Z# z8 k) P% y& a" K7 Z
我读完书就在新加坡一家香港人开的塑料注射模具厂从一名机械加工学徒从头做起。这段日子干的很辛苦,工资很少,赚的钱还不够日常开销只有拼命的做加班来补贴收入。一个月就干个一百小时的加班的工时。我只用三年的时间就成为一名机械技工。这时刚好有一家日本财团要开一家剂出成型工厂要派干部到日本去学习生产IC 电子包装管子。 有四百多个人去应聘,我就是这四百多人里挑出来的四个干部派到日本一年受训。3 k! y0 k" Z$ {1 R" c; J7 R1 x
我在日本学到很多日本人的敬业和对工作上的完美的要求。 我读完书就在新加坡一家香港人开的塑料注射模具厂从一名机械加工学徒从头做起。这段日子干的很辛苦,工资很少,赚的钱还不够日常开销只有拼命的做加班来补贴收入。一个月就干个一百小时的加班的工时。我只用三年的时间就成为一名机械技工。这时刚好有一家日本财团要开一家剂出成型工厂要派干部到日本去学习生产IC 电子包装管子。 有四百多个人去应聘,我就是这四百多人里挑出来的四个干部派到日本一年受训。3 h0 q4 E0 F, p* n4 L4 F' a% W
我在日本学到很多日本人的敬业和对工作上的完美的要求。
( T$ e! \, j: S) B; }0 R& W2 T1 \/ m. `8 k
我在日本主要是学习挤出模具的设计和加工的技术,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回到马来西亚就开始要把日本学到的技术用在工作上。一开始生产这IC电子管就遇上很多的技术问题。日本人保证一条生产线能生产二十五公斤的IC电子管但是真正生产时只能够生产五公斤的IC电子管。这样的产量使工厂亏了几百万马币。是我把机器和模具。产量才可以达到二十五公斤。当速度跑快时问题又来了,这是管子的长度不稳定有很多的废品。$ B7 ^" ?/ S' q+ _2 y- Q2 Q0 O
; d6 O( z" g O, m7 }; a+ w% c我的手柄挤出成型工厂成功后,我的一些股东们就开始要争权利了,我的股东诬告我贪污公司的钱。这些指控都是无中生有的。发生这样的事使我心灰意冷,刚开始公司在亏钱时没有股东要理赚大钱时一个个露出真面目来。我下定决心卖掉全部股份离开我一手创立的公司,这时刚好有一家新加坡企业要请一名挤出成型生产部经理派到他们上海的工厂去管理那里的生产部。要从一个老板的身份再去打工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的。公司给我很好的待遇和一年可以回三次家。我们的上海工厂是生产剂出成型PVC发泡门板供应给新加坡政府的建屋局。我要管理一百名员工。我要面对的是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加工方法又要从新学起。 从小型的产品要改去生产大型的产品是有很大的转变。对我来说我又要从头学习怎样去生产这产品。第一是PVC 料的配方的认识,以前原料是做好的跟厂家买来就可以生产了,现在要自己配出好的配方对我是从零开始学习整个过程。我从每块八公斤重的发泡门板开始改良我公司以前老外给我们的配方。到最后我成功的以五公斤的重量生产一快发泡门板。我一年就可以为公司省了三万公斤的PVC 原料0 b1 a, |$ l& s9 c
' r0 |# w5 L) o- v9 v% e1 C
在上海的工厂我也经历了很苦的的日子,刚开始什么都要从头开始,有时整个晚上都要在生产线过尤其是试新的配方要清楚配方的长时间的效果就整个晚上就在工厂里过。刚开始门板的生产很不稳定很多的废品,工作的压力很大。老板从新加坡打 告诉我人家的房子已经建好了就是卫生间没有门不能交房子。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我开始能掌握生产发泡门板的技术。我发明了用电镀的技术来修理磨损的模具。这套门板馍具价值一百万人民币是从在意大利进口的。我老板只放心让我修理罢了,其他人就不准修理这谟具。* w; a& O* N# N! R: Z) y, B+ h!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