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763|回复: 52

杠杆原理之 “国粹”杆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8 09: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3-4-29 06:17 编辑
4 c6 Q: ~1 s6 K: K" i/ i. g$ T" q- ~1 q+ ]; S% f7 D
这是我许诺过的最后一个题目。许诺的原因来自那个大秤秤象。
# ^$ E3 l$ u) t, Y; u* `0 H好了,我们不讨论这个象应该怎么秤,这里根据杠杆原理讨论国粹”——杆秤。3 c8 Q; m& o  x0 z# Q/ S9 x% P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市场上小贩卖菜,你看,26两,还高高地呢!为什么“高高的”代表买家占了便宜呢? 我将通过这个帖子让你真正认识我们的国粹( K$ f. {3 ^& W
3 ]% b% m) K/ x0 g. n" J- c
首先,简单说下杠杆原理。如图。6 B: I4 Y+ F1 \$ I% }
  

0 M, }% g+ I! h杠杆原理的实质是,支撑点力平衡+支撑点力矩平衡。(注意,这里说的是一种质点分析法,理想状态。)为什么要强调力矩平衡?原因就是,在验证杠杆原理时候,支撑力是一个我们无法确认的未知数(当然,你可以说我把质点挂在弹簧秤上),因此为了确定另一个未知数,力矩平衡是唯一的解题思路。- s% P7 R/ M5 |
那么,按照杠杆理论,只要力矩平衡了,那么在适当范围呢,无论杆偏转多少,原理上不都应该平衡,即两侧力不变吗(右图)?呵呵,对于理想杠杆是这样,但是,必须要说,应用了杠杆原理的中国杆秤,其实际问题远没这么简单。; Y& h3 o, s0 w. ~1 g/ b0 @/ ?3 j4 d
+ i. _. `: f0 \
我们来说正题,杆秤。, Z+ u$ T/ h; l  f: \
1 S* h- t" {6 j1 g2 p) {- d: k
分析杆秤问题,这里我将分两个部分来讨论。
5 T" X0 b* y$ K2 U+ u, Z) M' A1。不考虑秤杆本身的重力问题。只分析最简单的两个力。(被秤物体重力G1,秤砣重力G2请看分析图。
6 v2 s# y8 ?$ s( q

$ F; @( P6 v8 A) h, ]
( k& l- x+ ]( \4 S
由分析图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M=G1*l1……(1); M=G2*l2……(2); M=M …… (3)
' x9 A9 h7 w& i" h0 e                                            推论:G1*l1=G2*l2……(4); 6 m& |0 x( P+ _% I) o; @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点,这是在水平情况下的结果。如果是不水平呢?如下图。/ m/ |  r4 {2 A; j3 \7 s+ a
7 \7 m. k& L# `# L# }( [
分析图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M=G1*(l1-l1')*cos(a)……(5); M=G2*l2"*cos(a)……(6);
; P  Q3 ?) P) m, u" c# l2 E' e. O                                                   M
=M ……(3)
% X3 k: F5 ?6 m& v3 Y2 H
                                                推论: G1=G2*l2"/(l1-l1')……(7);                              4 D. {% I  H( |1 b( u- h) L" V
                                    联立
48得:l2"=l2*(l1-l1')/l1 ; : l2"<l2) M# q8 K6 S; S9 U* t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实际读出的数值小于被秤物体重量。

' p1 D0 B( {  G* [如果换一种情况呢?秤砣位置低呢?请大家自己推理。但是我这里把结果说出来:我们实际读出的数值大于被秤物体重量。
! w0 L, W1 f& V8 {. N( A
/ ^' Y9 I* V# Y' c9 M& H
2。考虑“秤杆”本身重力问题。(新增秤杆重力G4)
% K  o/ Y9 _$ ~# a8 `同样,按照之前的方法分析。$ b, F; L3 v; {4 n6 m" K
水平态:
+ \+ T0 i# Z( }& w

' V. w( k4 U/ m7 f
                                                  M=G1*l1+G3*l3……(8); M=G2*l2+G4*l4……(9); M=M …… (3) / |' {. [3 j1 L/ e0 a/ ~
                                       推论:G1*l1=G2*l2+G4*l4……(10);                             4 ?  O% R8 x/ l4 i$ j
                                   因此有:(G1*l1-G4*l4)/G2=l2……(4.5)
4 M7 T% H* N; d5 n- P, U6 W6 E: g( p
4 X7 t% [" F  t7 \
对于非水平态:
- B* A, H  g. |# m/ g0 X" X  
  Y( |+ h8 z* {
                                                M=G1*(l1-l1')*cos(a)……(12); 2 d9 X! x' |  n
                                                M
=G2*l2"*cos(a)+G4*(l4+l4')*cos(a)……(13); M=M …… (3)      
1 d+ V) H3 k1 ]; ^! z+ H( j            联立(4)(12)(13)(3)得: l2"=(G1*l1-G4*l4)/G2-(G1*l1'+G4*l4')/G2
  x6 G5 Q, }2 t  o3 v                            结合4.5得:l2"=l2-(G1*l1'+G4*l4')/G2
: n4 e' [; L; ~2 g1 F3 F0 T
                                         即: l2"<<l2…… (14)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实际读出的数值远小于被秤物体重量。而且,杆自身重量越大,这个误差就越大;杆越粗,这个误差也越大!0 `- Z! {/ e& T' c# u& G  q  @- X

3 H; [% N! q7 L' Q- B9 y
以上,希望大家喜欢。4 \# ^) u5 t2 g

% n* O: A$ g  APS。发现里面有些过程的设定可能不大合理,做了优化,但不影响结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点评

好贴呀,精彩!的确很难见到如此专业的帖子了。中国有希望了啊!  发表于 2013-5-1 10:00
杆不是理想的杆,绳不是理想的绳  发表于 2013-4-28 13:19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52 收起 理由
老鹰 + 50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Michael0576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逍遥处士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09: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技术贴。在这个论坛现在很难看见这样的技术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疯了,每次排版都得排两三次。这个预显太不人性化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工具人 + 1 主贴不能加分了,加这儿吧,反正肉烂在锅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4-28 1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杆秤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了! 中国古人的一项伟大发明

点评

所以叫国粹  发表于 2013-4-28 10:47
发表于 2013-4-28 1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物件,大智慧。
发表于 2013-4-28 10: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天看中央10的节目,介绍一个老艺人手工制作杆秤的方法和步骤,但是随着电子秤的引入,他开的作坊最近经常一天连一把秤也卖不出去,他的儿子也不愿意学这门手艺,看来该项技艺会逐渐失传的

点评

弓箭有的啊,很nb的,可用可收藏。墙上挂一张弓,还是挺拽的。但是称就没装饰作用了  发表于 2013-5-5 13:37
如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定传承人,就能够流传下去  发表于 2013-4-28 11:00
呵呵,中国现在还有多少做弓箭的?  发表于 2013-4-28 10:58
发表于 2013-4-28 11: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个小处见大的牛人!
发表于 2013-4-28 1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   之前还没去注意这些   是这么回事哦?
发表于 2013-4-28 11: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这么细,这么到位,赞楼主一个
发表于 2013-4-28 1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此帖,明白不少。赞楼主!

点评

呵,老祖宗的东西很神的。  发表于 2013-4-28 12: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9 05:27 , Processed in 0.07074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