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3-13 17: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方案上的分歧往往是理念上的不同所导致的。关于电动口罩的电池我还有如下的看法:% p9 M8 g8 E9 V7 ?! ^% z
1/空气流动的能量与空气流动的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因此要想减少空气流动的能量就必须把空气流动的速度降下来。密实的过滤材料可以简单的看作允许空气通过的通道非常狭窄,因此只要密实的过滤材料的面积足够大,一定体积的空气在一定的时间里通过密实的过滤材料的速度就会足够低,驱使这些空气通过所消耗的能量就会足够小。由此可见,只要密实的过滤材料的面积足够大,人靠自主呼吸的能力也可以顺利的过滤掉PM2.5的微粒。 j+ E, J# {0 l* t% D; u: g! j
2/为什么要加一套电动风扇?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使密实的过滤材料的面积减少一些,其二是保证口罩里的气流的单向性,以使人只能吸到过滤后的新鲜空气。如果把电动机的功率和电池供电的能力简化为电池的重量,那么研制过程实际上就是寻找在密实的过滤材料的面积与电池重量之间的“可以接受”的平衡点。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里没有“最优”“最佳”的概念,只有“可以接受的“足够好”的要求,其实是各种冲突的因素妥协和平衡的结果。所以根本不用顾忌电池有多大。
$ p% Z. @9 }4 h+ k, F+ v" M) t 3/在考虑电动口罩的同时,我也考虑了一种无动力的口罩:过滤腔—输气管----单向阀---口罩:在输气管与口罩之间加一个非常简单的空气单向阀(用一个非常轻的小球做阀芯),人在吸气的时候靠人的吸力打开,呼气的时候靠小球的自重关闭。但是我觉得这个方案只适合比较强健的人,而且密实的过滤材料的面积会比较大。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在密实的过滤材料的面积与人自主呼吸的能力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点。这种口罩和现有的工业防尘口罩类似,只是密实的过滤材料的面积大一些,而且过滤材料的位置也不同,应该不会出现现在的工业防尘口罩过于憋闷的状况。9 o9 f( {# J7 z2 ^2 ^; _0 S$ w
8 M8 Q8 ^; D) d1 X4 y0 Y' G" |9 Y 今天(2013-03-12)看《新京报》在D07版上有篇文章触目惊心:《公众对肺癌认识远远不足----全国百余肺癌专家研讨肺癌解决之道》。其中“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列男性肿瘤首位,女性肿瘤第二位和第一位。近年来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四五十岁的肺癌患者越来越多……”2 i( t! m2 u. G7 r! D+ ^; S/ x
这篇文章传达了三个信息:3 I8 u5 I! m9 N* b" R$ R3 ~
肺癌的发病率已经到了需要集合全国的力量探究的程度了;5 g; r/ Q& \& E7 ?1 d- {0 D
因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不过你是风光无限的小白领还是行色匆匆的劳动者,谁也躲不过空气污染的阴影;
, ^* U( {1 O! l% k( [ 不论从市场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功德的角度来讲,空气防护用具的需求量都将是巨大的。治未病要比治病更重要。5 w. N3 L% R, T" g" L0 ?
要想创业的人为什么不到这个领域来?这才真是以小博大的行业呀!: B9 T& p, m! J'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