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2-5 12: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中国在机床机床材料上技术水平偏低 新材料的开发和运用为0 更加谈不上理论和实验数据了
: j0 M) X; p; P$ h) ~同样的东西 热处理技术也差异不小 机床操作和装配的水准还很低
2 X9 l; f" X- |: J- ^! T中国企业对数据库实践性理论的收集还没有的 对于高级有限元的运用还很低级,导致算出结果和实践的误差大
, M" T. d5 v/ m+ g) j& l. {整体从业人员心态太差 ,基本都是马马虎虎就好了 (也不怪我们的员工,工资水准实在太低了,我们的工程师才拿别人工人的工资标准) 5 D f7 V7 X' c% y T0 c. x9 U/ A
$ O9 O, [2 K8 F0 y" L
还有制造机床的机器精度太低 很多都不是母机的水准 ,且车间没恒温
: z/ G# C7 I1 ?+ ]8 r2 i! N从业的工程师很多都是吸收前辈的经验,没注重理论和实践 结合来创新( 主要是不敢承担责任和风险 ,主要是奖励制度不健全)% W* m, V A* ~* s' U
很多老企业 的用人机制 扼杀了后来者的动力 8 y3 m& t4 H% D% q9 ?% ]2 `7 S' F2 e
样机实验时间太短,数据不完全就匆忙投放市场 没邀请 社会企业参与试用和提意见的过程,一直都是自己说了算,从来没考虑使用者
: L2 w3 `+ s" o6 x& u% f
' B. X% D* v, e5 o还有就是恶性循环导致我们盲目崇拜外国货。 所以国产机床做出名堂来 50年估计都不可能,除非国家来个40%的机床补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