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1-27 14: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鹏.G 发表于 2012-11-26 21:57 
3 `/ i3 R/ c% Q( |9 O* W4 `本来懒得回,看两贴子回帖还有人视废铁为宝刀的。2 `2 ~1 h: j) Q$ L/ t3 x0 x
微积分泰勒展开,学过同济那本教科书的都应该有印象的。 ...
8 {. \0 g- w _3 z* z( n难怪你会反感“之乎者也”,懂维特根斯坦语言分析的我,告诉你原因如下:
* z0 Y4 U! s U6 G# n7 g/ k; K% ?) y8 Z2 X B
) @* C- f" H5 x/ S
经文是短小的箴言、格言。过去之所以使用经文的原因就是在写作出现以前,一切都必须要被记住。你无法记住一本大书,不过你可以记住像种子一样短小的经文于是所有古老的觉醒者都用经文讲话,这样这些经文就可以通过记忆传到许多世纪以后。没有别的方式把它传递给未来的时代。所以所有古老的语言都是富有诗意的,简单的原因就是诗歌比散文更加容易记忆。你可以吟唱它……7 W. n: w8 M. T9 q4 N9 I& w) x
当没有写作方式的时候,经文就出现了。它非常简短,精炼,最多有两行——而那也是以一种诗的形式写成的,这样你就可以哼唱,背诵,吟颂并且记住它们。
' k' e# c6 E* ? v9 T: U; t3 ?所以当有了写作,经典就被写下来,即使有了竹简,也会用文言文的方式记录,如果不那样,记录会很费劲,而且也不易传递。
7 G5 c, {0 z- L% E2 Y但现在就不需要用格言的方式写了,因为用格言的方式浓缩的太厉害,极有可能被误解……
* L* b: y1 {9 ^+ s% f, ]8 r从逻辑学之父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开始,语言表达意思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确度,所有汉字也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向白话文演化,也是向精确传递信息进化,
1 I y9 \$ o! S$ ^2 o) G* }; b“之乎者也”成了老古董,已经完成在历史使命,现在应该是好好的呆在博物馆里的
- z9 a# Q) I( c0 W( t2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