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zengfangcheng

划线折弯---[请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4 08: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划线折弯---[请教]

做手板的钳工就是这么做的
发表于 2007-3-28 08: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划线折弯---[请教]

大家好,问一个很白痴的问题,折弯系数与折弯圆角系数有区别吗?
发表于 2007-3-28 08: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划线折弯---[请教]

六楼的大哥,可以说清楚点吗?
7 u8 E( q* m! Rr/t  代表什么?9 b5 s0 {9 \4 @- ?1 Z
k 又代表什么?
发表于 2007-4-7 22: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划线折弯---[请教]

由于所选用的V槽不同,板材的材质不同,材料的延伸率也不同。在精度要求不高时薄板延伸率可认为等于料厚,稍厚板可认为是1.6*料厚。如果选用的钢板厂家固定还是实测准确。折弯线位置应是外轮廓尺寸减1/2延伸率。
发表于 2007-4-8 22: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划线折弯---[请教]

   折弯是钣金中最重要的一道工艺,因为它基本决定了钣金的最终精度。即使你的激光、冲床下料精度再高,但是没有好的折弯角度保障,工件的最终精度还是不够。& s5 ]4 Y$ [+ T% o& d
  影响折弯精度有几个原因:材料回弹,材料的轧制方法,材料的公差,折弯机的挠度补偿,折弯机的角度控制方法等。
$ ]4 a( ~5 m  H+ F9 ~1 c2 I
; g8 h3 a! m$ y* I! K  好的折弯设备,有多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以保障折弯精度。所以有的时候大家可能很难想象有的供应商为什么烧钱造折弯机。一台好的折弯机价值两三百万人民币。2 d5 C5 h: w* q+ d

( l* O5 t/ O9 j+ r5 V7 ?8 Y  例如:为了解决回弹,采取测量折弯角度的办法。折弯完成后,上模向上抬起,释放掉板材的回弹后,测量折弯的角度,得出角度的误差,再进行补偿折弯,最终达到所需的角度。实际一道折弯进行了两次,中间还有一次测量,两次折弯的时间相差大约0.5秒。; F! C# j/ b* V
发表于 2007-4-8 22: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划线折弯---[请教]

板材厚回弹就更大,所以楼主说的方法可能比较难实现。用手工来保障折弯的精度始终不应该是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发表于 2008-6-4 15: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做钣金展开图时,总是在折弯线处做小切口,激光切割时也切出来。折弯时按此点对就行了。折弯时工人就不用费劲划线了,这样也不太准确。
发表于 2008-6-5 19: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挑线折弯在折少量产品或折弯机顶挡不方便才用吧,我感觉折弯不好学.
发表于 2008-9-23 16: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rumpf 于 2007-4-8 22:40 发表   Y5 K( \) Z  p8 M
板材厚回弹就更大,所以楼主说的方法可能比较难实现。用手工来保障折弯的精度始终不应该是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

3 f+ D2 k" Q" g重要的、有强度要求的场合不能做切口,非常危险
发表于 2008-9-23 19: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算展开是很麻烦,特别是折弯系数的取大取小。因为折弯系数又和上模的刀尖角R角,还有下模的开口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候即使你算的都正确,但由于在制作过程中操作者选择模具的偏差,实际值和理论值也会有偏差的。所以折弯工在选择模具的时候,最好根据不同板厚的材料,最好选择固定的上下模(比如我们公司,1.5MM的板材选择用下模开口为八的模具,2MM选择12MM的下模,3MM的选择20MM的下模,这样我们的折弯系数一般选择0.6~0.9)* ~7 B+ m* q5 t( q
对于普通R角的,九十度角的成形展开,可以选择用SOLIDWORKS或PRO/E软件,这两个软件都内置了常用的折弯系数,而且如果实际折弯尺寸有所偏差的话,还可以修改这些参数
/ j- p: K6 t/ h3 ]对于特殊的R角,比如大R角的九十角成型,或者小于八十度的成形角,最好还是用不同板材现场试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8-27 00:58 , Processed in 0.05610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