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冷水大虾的那个帖子就挺有意思,
8 L) `3 L @* X. [8 P( R, ?0 M/ F& Z' P' X0 `0 e2 _
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5953&extra=&page=1+ e0 v. q, U. U- b' @
5 H' c/ c% Q8 U# z6 R先不谈其设计的合理性与加工的可行性,就说单玩这么一个东西是否可以玩到精度很高,这就是问题,假如精度玩不上去了?为什么?是材料限制还是工艺限制?假如替换为进口材料与刀具,又会是什么效果?
$ b/ C; I: U& a2 i b
! N4 K& S' f( f1 X- W" U/ P 国产的钢材打深孔就是容易偏,用进口刀具就好一些,但把材料也替换成进口的,效果就比较好,有多少家伙捉摸过为什么?
7 C6 n9 b% K2 a2 V, F7 D8 m# U5 F6 e$ a2 F9 F! @3 I
螺旋大虾说到精镗是为了保障‘底子’,这个概念非常重要,玩精加工,85%是‘玩底子’,无论是齿轮、深孔,玩精密了,其实都是玩底子,底子玩不好,就全虾米了,这与盖高楼是一个概念,你100层以上再盖的富丽堂皇,但没有‘底子’,就什么都不是,不可能是世界知名建筑,因为随时就倒塌了,0 N% Z7 Z, W& E1 v. n h; S/ N
: V& _5 P* n$ K# ]( w1 G0 i
制造业,是一个环节,为什么玩不过德国与米国?这就是‘底子’的问题,你看人家一个简单的东西摆在那里,是很简单,你山寨一个,最多是个样子,为什么寿命上不去?因为不是一个人努力一下就可以上去的,
6 o' o. m2 Z6 I, b, u9 u: F( x- x
" m9 l! J8 Z" w! S7 ?% [. I- G 阿拉处理各种‘大型的故障’,跑各个现场,见各种东西,无论是大齿轮箱,大轴,大设备,各种大东西,你见多了,就发现其损坏模式是完全不同的,阿拉处理这些对象久了,有具体的案例,有图册,有各种东西,你觉得俺看到那个东西就能说这东西怎么了,实际是以前见过多个这种‘怎么了’,
# ]; u2 g. ?' s- P! O8 d4 N9 `" Q
+ d1 b( i x0 G$ y0 k0 `& R 你说用瑞典齿轮钢做的齿轮就不断齿?也断,出事故它也赔钱,但模式不同,瑞典材料断齿,断一个,而不会像国产材料像被剔过一样,你会看到典型的氧化物,典型的形态分布,呈现一种‘偶然性’,鬼子在现场看过断面,也马上就承认是他的问题,没有可以争辩的区间,这个与国产设备制造商就不同,无论是人家的材料或人家的工程师,都有一种‘底子’,' g" u& Z9 n8 x! u9 F$ R
: M- ~3 l* X5 N2 z# F( y9 _ 另外一种底子是‘鞋底子’,国人以前穿布鞋,后来有了橡胶的底子,现在是聚氨酯的,阿拉玩化工,知道作为鞋底子的材料是意大利的好,做筛板的是德国或米国的好,为什么意大利的好,先不说原料合成方面的问题,就说混炼捏合的过程,意大利的设备不错,工艺过程也完备,但你把设备引进过来以后,产品依然不耐磨,这就纯粹是人的‘底子’问题,
5 d( O" L1 S4 i9 X( M9 m' j& q5 D
萧条了,大家在忙着跳槽,跳槽这个东西,实际也是一个‘底子’的问题,底子深厚,基本就随便跳,完全没有障碍,你跳过去了,比那个公司的总工还厉害5倍,谁敢小看你?再萧条的社会也是运转的,巴西萧条吧?但其航空工业一直都不错,虽然不能与米国、欧洲比,但在世界上也是盈利的,
" D. ^; v9 f! t; V; p2 I5 H& W4 e z2 _& @9 K9 h
有人就与俺讨论过国产材料打深孔的问题,到底差在哪里了?首先材料的非金属氧化物的控制就不好,形态分布也有问题,而热加工过程形成的材料在各个方向的硬度差比较大,有时非常大,这种材料,即使你用进口刀具打孔,也是要偏的,
/ V% m! l" `0 P9 { A! x. i, k* a1 Q; U( q# X
再有,许多合金钢材料都可能有‘硬球状’杂质,这种‘硬球’在轧制状态下得到改变的可能性不大,会一种存在下来并保留到最终的产品状态,其对刀具刃部的磨损非常厉害,刀具磨损了,自然其加工状态就好不了,
$ `: b: x! x- d+ N# v6 S7 d. | D9 F4 ~/ Z
谈产品,谈加工,绝不能从一个方面探讨这些,这样是完全没有效果的,我们给人家公司做技术管理,深入讨论一个典型对象,都花费大量的时间,从一个基础东西开始说,一直说到最终形态,否则,就不可能解决一个问题,/ k% C% y- Z& c
3 o6 b- w6 s+ D- k4 l4 }. W% a 有人有兴趣讨论一个深潜器的制造过程,讨论其金属材料的来源,‘外压看稳定,内压看应力’,这是全世界都懂的问题,但控制外压的稳定性就非常难,你材料就不稳定,其它都是白扯了,
- Z1 R! X1 }; s. d
" w9 k1 t) X4 D5 F/ b 你看英国的钢板是怎么撕裂的?看米国的轴是怎么断的?看德国的大油缸是怎么被压‘爆破’的?看其断口,看日本的钢板是怎么烧穿的?都与国产材料有着本质区别,就说弹簧材料,先不说德国的、米国的,你就说南非的弹簧丝,你觉得不比你的强吗,$ x" l8 K" @7 \" G
# S J& \" \1 w. G! I4 {
这个‘底子’的形成,应该是有民族性的问题,尽管大家极力否认这个东西,阿拉还是觉得有,我们与米国的小学生一个年纪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但怎么就最终把水平拉开了呢?
3 P7 \, m# _* L7 H% H7 ?2 w: \9 b; p. ]( k4 z7 {
阿拉20多岁与他们一起踢球,一起画图,就琢磨这个问题,应当承认是有些问题,比如体力问题,阿拉承认有差距,不能否认,但其它问题就比较令人费解,你承认比他们笨?比他们愚蠢?但最终的事实是人家把与你的距离拉开了,阿拉是因为每天都想着这个问题,就是不要被他们落下,
' R& h6 m7 Q; J6 T9 V
" K9 p# Y b8 D3 B 同样一个家伙,你5岁与他们没有差距,到25岁就有差距了,很明显,到45岁就有很大的差距了,并且在‘底子’上就有差距了,这个差距就体现在国家的技术差距上了,
2 Q2 b% u* C* Z* Y4 U4 \; j q2 M+ g" m! q
阿拉总觉得不该有差距,起码阿拉自己觉得,俺不应该与鬼子有差距 - l% G: M7 p, @& r3 T2 q
) D y, M Z( j a& ?0 A5 G& h1 b. t' \& v8 \, b" f
& L# [# h! f7 O/ r2 V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