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见一社友的帖,是一串数字,所以没记住他的名字,只记住了头像。受启发基本理顺了车包络蜗杆的思路,只是我没机会去实践,有2个原因:
. E# U9 L m4 w6 v. c. ^
# V* J U5 P; X. D, n- `" r1、在我们车间,由于玩普车的越来越少了,我大多是玩玩普车,数车只有在工友请假时我才去顶岗,就是一替补。所以不方便动别人的床子。
! \3 N- S/ X* h4 p+ q t, ]+ j) ^' }. l) J9 [: z# L w
2、床子上都安装着专用夹具。
; X" q! K, o: U9 _' Y' M- M; p' B
. P# R# U7 U& y3 x( p2 b% o2 W L# ?虽然没实践,但是我感觉我的思路是正确的,我也没打算向你印证是否正确。有个疑问始终在脑海,可以说我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你经常做这个,所以特来向你请教:
]0 ~- J& h$ v2 G3 F
1 L( N0 W' K! v! y1、包络蜗杆的检测方法。这个我百度了下,好像要专用检测设备。我估计这个检测设备并不是人人都有的,那么假如在没有这个设备的情况下,你是怎样保证蜗杆的精度的?
1 l _- b- P% |4 Y5 T5 t# ~- s
. N* U3 J7 J- y7 V/ z2、按我的思路加工的话要涉及到一些函数计算,而很多函数计算结果其实都是近似数,当这些计算误差累计到最后必然会造成牙型角误差和模数误差。这样做出的蜗杆如果只是用来传递动力估计可以使用,但是如果用在对传动比要求比较严格的地方,比如分度头,一定是不能使用了。
! k9 E c2 L! j1 y$ J. L- p/ |4 |" @2 ^; M8 ]
所以为了保证消除这些误差就需要不断的检测,然后修改程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 W$ Q$ K7 _5 A6 [* J$ T) l7 C# I1 O" V
上面其实是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我的思路是否和你一样,如果不一样,我可以发出来和社友共享。我想请你在不涉及到自己利益或机密的情况下简单的谈一下,望赐教!~: a! ]: ~) L, H9 U, a- h- m( y(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