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01|回复: 8

三一裁员风波后续:灭火“培训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0 15: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一裁员风波后续:灭火“培训门”7 R- q; b+ Q# A% B: H
" t2 t" r( l% ]9 K
2012年07月10日 07:04王洁21世纪经济报道8 {2 V: ]) P2 K

: M; O3 B( f/ \8 l  经过一个短暂周末的“火线”处理,三一集团在员工反抗“变相裁员”的两大前沿阵地——沈阳三一重装研究院和上海三一重机研究院,暂时取得了“各方都满意”的处理进展。+ C6 g6 W7 o/ b7 t' L; O; G  {
  7月9日,三一重装一位高管人士向记者表示:“事情我们已经解决了,员工不愿意去培训的就不去,愿意去的保留原有待遇,总之一视同仁。我们也对大家千方百计地进行了挽留。”6 h- }9 D- x5 j; m' o- F
  上海三一重机方面亦给出了相同的承诺,不再强制员工转岗下车间。但即便如此,据记者从沈阳、上海两地了解,依旧有不少员工选择了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由公司支付相应赔偿的方式,走人。0 a" q1 ?" N. K2 J/ G
  这一场风波,令三一集团这一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巨头连日来处于风口浪尖,由于此次事件所涉人员恰占其所在系统的30%,更是令“三一裁员30%”的说法不胫而走。% j# c# m' Q1 H8 d3 f' F9 D' ~
  但三一对此坚决否认。日前,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向媒体坦言:公司今年在人力资源战略上有较大调整,同时压缩了招聘规模,导致员工人数有小幅下降,“但没有大规模裁员”。3 m7 U* g4 W1 i; ]: K; i
  70位工程师选择离开5 s' T. [% y; T: ?7 T
  “现在的心情很复杂,需要重新面试找工作了。”7月7日,一名刚刚与三一重机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的工程师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 L( f+ J) c! T6 |7 R7 |  当天下午,上海地区约有70多位同事做出了和他一样的选择——拿下1.5万元赔偿金离开三一。另外约20位工程师则同意留岗或转岗。: G: d" y# q! U/ n- J- L; }% R) e3 f) c
  本报此前报道,6月26日,上海三一重机研究院2011年入职的工程师门,接到通知需在7月2日无条件转到车间重新定岗,转至布线工、打磨工、下料工、油漆工等一些基层岗位。有工程师告诉记者,此次转岗并不保留原有的职位和待遇,收入大幅减少,因此大家极度不满发起抗议,并于7月5日诉诸上海市奉贤区劳动仲裁机构。
8 a! p$ \! u7 ~  T$ C  7月6日,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召集员工开会,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公司的政策不再强制下车间,可以留在原岗,如果都不愿意,亦可协商同意支付一定赔偿。大多数人因为对公司的信心受到影响,选择了最后一条道路。
* {5 j; V+ d" `9 W9 M  “当时劳动监察大队的人也在,公司方面表示,按照法律规定赔偿选择离开的员工一个月工资,但我们没同意。”上述工程师向记者表示,“直到7月7日上午,公司还是这个态度,而我们则坚持赔偿两个月。”
$ L% G7 i( J( ]+ W0 A4 J  员工的理由,还在于一笔未发的搬迁补偿费用。此前,该批工程师都在三一重机昆山基地上班,2011年11月搬迁至上海奉贤临港产业园。为动员搬迁,公司曾经承诺给予搬迁人员月工资20%的津贴,但迄今8个月过去了,这笔近1万元/人的补助费用并未下发。4 {; h) ]7 U+ L9 U) T
  “最后是仲裁部门的人出面,让双方直接给个数,然后1.5万元的数字被绝大多数员工所接受。”该工程师告诉记者。尽管有部分员工对此仍觉不公,但还是选择了接受、走人这一“速战速决”的方式。
+ o9 T& Y9 j2 Z! [) E8 ?) S- g2 C  灭火“培训门”
& e! ?! ^5 g2 b) Z$ L  上海三一重机裁员风波暂告段落的同时,沈阳三一重装也于7月9日获取了初步的处理进展。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当天下午,约100名研究院员工至人力资源部门,排队领取赔偿金离职。9 ?$ H$ g6 {/ \% K$ O* Y2 E
  赔偿的金额,以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资收入计算。这对此次离职人员的主体——2011届入职员工来说,相当于领取一个月的工资。8 m9 V3 U3 y4 d) q6 {4 ~
  而相比于上海的转岗,这里发生的则是一场由培训而引发的“裁员”争议。200多名重装研究院的研发工程师,在6月29日收到邮件通知,称被列入“优化30%的人员名单内”,需于7月2日前至人力资源部报到培训。
6 O$ A/ a% v& |  上述三一重装高管告诉本报记者:“本来是给员工安排了培训,但是不知道传达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受到了误读。”
; D( a4 H1 V/ p" J! _4 O  但对此说法,员工并不买账。“为什么要培训?没有任何关于目的的说明,没有人员界定标准。”有涉事工程师向记者表示,“我们反对后,又说是要进行一场考完无法查卷的‘任职资格评定考试’,不合格者才参加培训,我们视作是对我们的一场侮辱。”7 s$ Y/ H& o: B5 l3 i
  7月4日,向人力资源部门要求答复未果后,沈阳三一重装的部分员工于7月6日至沈阳市信访局投诉,这令三一方面陷入极大被动。$ Q+ z0 j; {4 C' Y
  除了重装公司老总承诺,员工可自愿选择培训,而无论参加培训还是留岗,公司都会一视同仁不会区别对待。7月6日当晚,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还特意致信安抚员工情绪,表示公司不会无理由调岗降薪。
4 w" }) d" t/ F7 r( n* s; p4 @  “现在有不少单位采用上述这些方式进行人员调整,其实有些时候涉嫌违法。”7月9日,上海君拓律师事务所主任俞敏律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比如员工参与培训学习,首先工资待遇不能有变化;如果是转岗,或其它涉及劳动合同条款内容的变更,这必须要劳资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如果是单方变更,那么必须有‘依法变岗’的理由——比如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即使如此,转岗后的岗位也得与员工的知识结构水平有一定关联性。”
) B" @( C1 O$ _  各执一词
4 Z3 H3 @. y/ Y' {2 c  2009年初,面对席卷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机,三一集团曾以“董事长梁稳根只领一元年薪、董事全体降薪90%、高管降薪50%”,但对普通员工则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接受员工降薪申请”的姿态,迎接挑战。如今却因“变相裁员”引发的风波,多少显得尴尬。
+ V4 z5 @8 @- |) w; P  7月6日,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向湖南当地媒体强调:“裁员对降低成本基本无效,以三一来说,人工成本仅占销售收入5%,即使裁员30%也收效甚微。”7 }: V% {. H" m- u
  据其人力资源副总监戈峰向媒体提供的数字:截至2011年末,三一集团的员工人数首次达到6万人,到今年6月30日,员工人数是5.7万人,减少3000多人;其中,三一重工的员工人数由5.1万人减少到5万人以下。
$ ?# m/ y5 V; o0 U, \7 @  三一方面认为,今年上半年公司正常流动减少的员工为3000人左右,与去年基本相当。只是因行业下滑导致工作机会减少,员工主动离职比例下降,而“由于考核而被动离职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使得离职员工中产生裁员风波和劳资纠纷。# ]/ |$ c3 z4 @* |, {$ f+ U6 ?
  而已经、或正在经历所谓“变相裁员”之痛的三一员工,坚持认为公司是处于经营压力而试图实现“无本裁员”的意图,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大多会引用三一重工一季报中的一个数据,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高达201.23亿元。双方各执一词。
1 y  {2 Y! R' z5 w/ ~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届部分入职员工的裁员风波暂停,正逢2012届新人入职。7月10日至8月3日,三一集团的第35期入司培训班将在昆山的三一重机展开。: O, P  {8 d. E; ~
  本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新入职员工对于人力资源总部发出的培训通知中的一个细节大为不满:“全封闭式培训,在报到的当天,上交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由培训部门统一封存保管,直到培训结束归还。”这被认为是舆论高度关注下的三一,不希望员工与外界如媒体取得联系的一个信号。
" ]) w9 L# i" w) [$ m8 A/ f  “这样的条款在入职培训通知中很少见,一日内参与培训时不得使用通讯工具可以理解,但整个期间进行封存,等于剥夺了员工部分人身自由的权利。”俞敏律师评价道。
! w2 a( C* L5 R5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5: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裁员风波】# R% N) n) S1 `+ l
  三一“裁员”风波升级 员工:我们只为尊严而战
# B8 w! W* t8 m7 E5 q' b3 t$ x  “我们现在只为尊严而战,对于公司反反复复的态度,留职也好,转岗也好,我们都不愿意了,只想拿到应有赔偿,走人。”
+ ]9 H) a  _) G, Y/ _  {# k- {  这是7月6日中午,三一重装研究院的年轻工程师吴宇飞(化名)所代表的大多数人的姿态。在历经数次协调未果后,他和100多名同事一起,至沈阳市政府信访局上访,他们认为遭遇到了所在单位的“变相裁员”,权益受损。这一天,距离他们接收到最初的“被优化”通知正好一周。
; g5 l3 `2 e% A3 j" e6 ^' N  来自三一集团的“抚慰”,也在这情绪对抗最激烈的这一天到达沈阳。6日傍晚,本报记者从三一重装了解到,面对市政府相关人员和情绪激动的员工,三一重装总经理周万春宣读了一封来自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的致信:“保证在2012年12月31日前,不以考试、培训等任何形式和理由辞退员工。”# X; K; s  T2 A! {+ O2 Q
  “现在终于算是我们这几日疲惫争取的所取得一点进展吧。下一步怎么做,还需要大家商议。”6日晚间,吴宇飞这样告诉记者。( h- r$ L/ a8 p# B* \
  相同的抗争故事还发生在三一旗下其它关联企业,从沈阳到常熟、昆山、上海、长沙等地。“7月4日下午,与三一重机人力资源部门谈判破裂,我们已经诉诸劳动仲裁。解决不了或许也只能求助政府了。”上海三一重机研究院的一位工程师告诉本报记者,与其站在同一阵线的,是上海、昆山两地工业园的300名同僚。
0 Y4 v8 g- B2 I" n/ R1 b  继7月4日,三一声明“这只是正常的人员流动,三一没有、也没有必要大规模裁员”后,7月6日当天,三一集团向记者发来第二封回应信,再次强调“三一不存在大规模裁员”,并对公司人力资源相关政策进行澄清。+ a" i, o- j% q* a* Q
  愤怒员工:2011届“一刀切”( R2 D8 g* x& p* y
  此次“裁员”主要面向2011届的研究院入职者,涉及800多名人员。
6 O% J- `) P8 w) _  2012年仲夏,一年前毕业进入三一集团各地一线研究院所的800多名年轻人,带头掀起了一场反对三一“变相裁员”的斗争。吴宇飞向记者表示,大家已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证明所谓“裁员”并非空穴来风。) n( Q* b. p$ v- |. B
  “当您接到这封邮件,您已被列入优化30%的人员名单之内,请于7月2日(周一)之前到人力资源部报到和培训。”这是吴宇飞等其余200多重装研究院的研发工程师们,在6月29日(周五)收到的一则突然通知。* @. z5 j- I# p( t5 ^) |
  “没有任何关于培训目的的说明,没有人员界定标准,我们都拒绝签字参加培训,”吴宇飞告诉记者,“何况之前关于裁员30%的风声我们早已有所耳闻。”2 Q9 I) r6 }  x. |* x) G/ W, Z
  而在上海三一重机的同仁,已先于沈阳同事在6月26日接到通知,以转岗的形式“进行培训”。) S" I4 T9 V8 H/ t6 q$ _$ |7 e- B1 P" [
  “6月初,各个研究所所长就曾透露,对2011届入职的工程师”一刀切“。到了6月26日,我们接到通知要在7月2日无条件转到车间,岗位表都画出来了。”上海三一重机研究院一位机械工程师告诉记者。
. d. A! P! V0 P: L0 }  本从事研发的工程师需转岗至车间工作,重新定岗,包括打磨工、下料工、油漆工等一些基层岗位。三年一签的合同远未到期的他们,就此开始了一场权益保卫战。
9 C' B% x- q, {2 j& b9 A1 ^  7月2日,本该无条件转岗的日子,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召集昆山、上海这两大挖掘机生产基地的转岗人员开会,解释公司在“360计划”下希望培养员工的初衷,结果劝服会变成了一场争吵会。" u. w+ q. T3 [0 D
  上述工程师向记者表示:“给你一个装配车间里的工位,能实现360天360度全方位培养吗?如果是培养,又为何不保留原有工程师的职位、待遇,而是彻底转岗呢?”
+ D  p$ K. z: X+ o  据了解,由于工厂车间以计件制结算工资,目前行业淡季订单并不多,月收入1000余元,这和三一重机的工程师现有六七千元的月收入相差甚远。“这其实就是逼我们自己提出走人。”他说。- k. V& T* R4 f
  据沈阳、上海两地相关工程师的透露,此次“裁员”主要面向2011届的研究院入职者,涉及800多名人员,其中,沈阳三一重装200人、三一重机300人、泵送事业部300多人。基本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参加工作才一年多。* M3 u3 C( O' e
  信任危机:从内部到市场& ?6 i8 E3 I1 ?6 G, _
  近100名上海三一重机的研发工程师集体向当地监察、仲裁部门讨要说法。+ C. Y8 g+ a" \  E! @
  在沈阳,接到邮件的吴宇飞们迅速团结到一起商议对策。7月2日,事先约好的100多人来到人事部门,非为培训,而是提出两项申请:请公司答复培训的具体目的、计划、安排;延期一场目的不明的考试。
5 Z/ U( J8 D1 t0 {! a8 e" z  “可能是觉得无法解释,7月2日公司又出了一个关于”任职资格评定考试“的通知,不合格的才参加培训。”吴宇飞向记者表示,“为什么发出培训通知后,又突然要我们考试?怎么评定考试合格与否?是不是要制造(裁员的)书面证据?我们只能理解,公司一开始定了一批人员名单,最终目标是裁员。”- u) l& S) o* q/ R$ K
  此间发生的一些细节,亦更令他愤懑。7月4日,公司突然封锁了研发人员必须使用的、如“研发域”等一些工作工具。于是,从拒绝服从的抗议,到走上信访部门,一周之间在三一的一线公司呈“接力式”爆发。
$ E& w& o- \7 u+ v  7月4日,吴宇飞他们从早上8点到7月5日凌晨2点,再度堵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前,等待公司明确答复。  o! j7 m4 y  f+ K
  7月5日,上午8点半,近100名上海三一重机的研发工程师,齐聚奉贤区四团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要求当地劳动监察、仲裁部门给个说法。
( U3 R" Z# \0 r; L: U( I, p" q0 q  7月6日,沈阳三一重装100余研发人员走向市政府求助,上海员工表示或将效仿。
. f3 O% R3 K) W5 U: o0 S' e  作为一个研究人员,吴宇飞向记者分析认为:“我们认为导致企业变相裁员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形势太差,工程机械产品堆积严重,竞争激烈。所以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来精简成本。”
& r. e' }) r* z9 y  今年以来,受房地产业调整、工程建设趋缓等因素影响,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低迷。不久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表示,2012年上半年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可能出现接近20%的下降。2 V7 t' ?% o4 _
  资金紧张亦成为“裁员风波”的最佳注脚。根据2012年一季报,三一重工 (6000031)实现净利润28.04亿元,同比增5.3%。但截至一季度末,三一重工应收账款高达201.23亿元,较年初增加88.18亿元,增幅达78%;账面货币资金则为68.9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0.29%。  [1 s% L6 D1 y9 ^- p  A- o' `: g* I
  三一的回应与“安抚”. z- u8 s. ^- S" O1 U- U% f
  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在信中承诺年底前不裁员,并为“公司工作不到位深表歉意”。
# i7 c4 q9 t2 I3 ~) s0 p  “一年前入职的时候我充满自豪,三一这么知名的企业,梁总(梁稳根 )是首富,包括承诺的一系列考核晋升标准,让人期望非常高。但经历了现在的反复,我极其失望。”吴宇飞向记者坦言这一年前后的心态变化。) t; N2 ?. y/ U5 W/ c
  他所身处的重装研究院,集中了众多煤炭机械行业内最优秀的工程师。为达世界一流水平,三一重装承诺每年将销售收入的8%用于研发。
8 m6 u+ `' k" j) ~* E" a  对于市场的质疑和员工的失望,7月6日晚,三一集团在发给本报一则《关于三一人力资源相关政策的澄清》中再度表示,“三一不存在大规模裁员”。
3 A9 H! l9 O- M; `0 ~' ]  澄清文件指出:三一目前经营状况健康,利润过百亿,6月底公司账户现金超过160亿,没有必要裁员;收购普茨迈斯特后,5月份PM公司实现500万欧元利润,相当于收购前的PM公司2011年的全年利润;三一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大吨位起重机已跃升行业第二,长臂架泵车供不应求;三一产品出口额同比提升超过100%。
- v+ F3 D4 N& x, m6 s  在上述澄清声明中,三一还表示:“公司将建立指标,严格考核各单位因目前离司导致明年初又要招聘的情况。要将机会优先留给自己的员工。”
4 [6 `* [% i3 c- E0 \7 T  而三一集团总裁唐修国在7月6日致员工的信中则承诺今年底前不以任何理由裁员,唐修国在信中称,了解沈阳重装发生的情况后,为“公司工作不到位深表歉意”。
6 [% W" O0 y9 L  沈阳重装亦已承诺,员工或回原岗、或接受培训,回原岗者不会区别对待,培训者也不会请辞或转岗。+ y6 _4 R/ q# q) v  E0 J; |! w& k
  “但公司没有考虑我们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给出赔偿、我们走人。”吴宇飞表示,经此一事,很多同事已无心留恋。7月9日,他们将重回公司,与领导就这一新方案的可能性和操作性展开新的谈判。# {  A3 L! C9 m; O- s5 q
  一位长期观察三一的资深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此轮是宏观环境变化造成的制造业整体增长放缓,对三一这样快速做大的企业来说,在外部市场不好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挖潜增效和队伍升级,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长期的粗放式管理,也是酿成这次风波扩大化的其中一个原因。”(21世纪经济报道)
7 @9 u" R/ z$ u4 d' N  k% z* |( ?
4 l! f( u) R5 X) H3 o  ~! R, I
发表于 2012-7-10 15: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企业应当有所担当,别搞得小家子气。眼光放远一些。
发表于 2012-7-10 15: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企业应当有所担当,别搞得小家子气。眼光放远一些。
发表于 2012-7-10 15: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1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届部分入职员工的裁员风波暂停,正逢2012届新人入职。7月10日至8月3日,三一集团的第35期入司培训班将在昆山的三一重机展开。& N$ _7 A8 u/ I: M% d0 V/ @. q/ X
  本报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新入职员工对于人力资源总部发出的培训通知中的一个细节大为不满:“全封闭式培训,在报到的当天,上交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由培训部门统一封存保管,直到培训结束归还。”这被认为是舆论高度关注下的三一,不希望员工与外界如媒体取得联系的一个信号。
( i4 ^' O  w7 K- N  `  “这样的条款在入职培训通知中很少见,一日内参与培训时不得使用通讯工具可以理解,但整个期间进行封存,等于剥夺了员工部分人身自由的权利。”俞敏律师评价道。
6 B& M! }  b+ L0 V5 c  u$ U! M: f1 |  k) R6 }
================0 ?9 W$ C2 {7 K8 D, }  H* F# |+ d/ ~

: [) }- h5 |! ]6 S8 c0 \% b4 D; k传销团伙常用这种招式。
0 R$ h; X$ P. H4 j  R# m4 r$ a

点评

游客
  发表于 2012-7-10 19:16
人家老板己经优则仕,流氓算什么。  发表于 2012-7-10 19:16
流氓乍富,不知所以。  发表于 2012-7-10 16:12
作企业,要正规作,不能耍流氓,做老板的刷流氓,以后谁信你?没有信了,以后怎么卖产品,人家怎么相信你的设备可以用?是不是逢什么问题都耍流氓?人家就怕你了,再不敢用你东西了,  发表于 2012-7-10 16:02
看样子还想变本加厉。  发表于 2012-7-10 16:00
原罪还是不想清洗啊  发表于 2012-7-10 15:57
发表于 2012-7-10 16: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曾经承诺给予搬迁人员月工资20%的津贴,但迄今8个月过去了,这笔近1万元/人的补助费用并未下发。
. Y) @6 q8 b3 c
额滴神那……人均月工资50K, 口水死我了!

点评

游客
  发表于 2012-7-10 17:54
是“8个月”,依此计算人均月工资6至7K  发表于 2012-7-10 17:54
发表于 2012-7-18 16: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一真是一个垃圾的企业。。。还好当时稳住了,没被高薪诱惑过去,其实三一给的也不是特多,说的多拿的少,水分太大。
发表于 2012-7-19 11: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动员搬迁,公司曾经承诺给予搬迁人员月工资20%的津贴,但迄今8个月过去了,这笔近1万元/人的补助费用并未下发。”
6 j3 h. G. `; y6 u7 Q6 r3 r/ D& _求搬迁人员工资' M& M4 t. ]3 U3 n5 Q" r  U7 L. 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4 22:29 , Processed in 0.06849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