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应用于蔬菜、果树、花卉以及垄向作物的滴灌系统,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ffice ffice" /> 6 x: g: I0 a% U5 O% F _
一、 一次性投资过大,尤其是小面积实施更是使人望而却步;
: b5 G5 r: ^, _8 e二、 管路容易堵塞,不但是物理堵塞,还有生物堵塞和化学堵塞; 4 G$ ^! `2 Z2 V) y8 t0 ]. e$ c
三、 管路埋入地下更容易堵塞,不埋入地下容易受太阳辐射加速老化和人为破坏;
* T: M4 `2 c7 }' c9 U- l' ]" {四、 系统过于复杂和专业化,不易操作;
& S F8 _. c K! `' w9 o6 v9 a五、 尤其是目前我国生产的滴灌系统普遍质量低下,滴灌工程效益不佳,管理落后。
' l7 |3 ?: p" {$ E/ [# N- |" A6 m8 Q 现在国家对农村农业投入极大地热情和资金,国家的关注是进入农村尤其是西部及北部地区农村的巨大商机,我国广阔的干旱面积需要一种先进的滴灌技术来满足生产。
4 {8 @' c* J f+ e" |, B 本人探讨的微滴灌技术希望具有如下特征:
6 |* J/ `4 D- s一、 可以任一选择水塔供水、水泵供水或二次利用自来水管网供水,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一次性投资略大于现有滴灌系统;
4 y8 t' V! v3 l二、 管路基本不堵塞,大大减少失效灌溉和维护; ; G# t6 M% V, b# g3 K1 `# R& `
三、 管路可以埋入地下,不受太阳辐射,不易老化,不受人为破坏,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7 I/ H7 V8 z, O. A7 c6 ~/ z/ t
四、 适宜采用微机控制,设定季节、昼夜、植物的变化参数,并利用传感器获取温度、湿度、天气、环境信息,自动控制启闭时间,实现高效无人操作。
: Q& |) E' ^0 {4 ?; _降低滴灌系统的造价和运行费用,使滴灌技术容易被农民接受,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4 c5 |7 z* v' a4 N" z3 A . D4 K1 R' Z B; h- S
! `8 O9 e0 a3 A3 A; I4 A |